“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从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改革开放四十年,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对周边村落的影响却鲜为人知。为寻访高速公路背后的故事,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交通的变迁,8月5日,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改革开放看交通”实践团走进湖南省湘西吉首市泸溪县洗溪镇峒头寨村,对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杭瑞高速进行了深入地调研。
图1符老师与实践团成员一起观看杭瑞高速林琼摄
冲破发展屏障,石板路变公路
“我们以前上下山只有一条石板路,只能靠走,车根本开不上山来,坐车也要从山里走到山下去,一直走很远才能坐到车,也是为了方便修建杭瑞高速运送材料,工程师们才修建了从村内到山脚的公路,我们村才开始有了汽车,才能在服务站就可以坐大巴出大山,才有了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更多的人外出谋生。”实践团成员和符老师一起走在上山的公路上时,符老师对实践团成员说。
山上山下的公路建成,冲破了这个封闭小村的发展屏障,越来越多的村外人了解到峒头寨村、帮助村民,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走出大山,外出谋生、求学。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杭瑞高速的修建也为村里人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不仅是参与高速公路的修建,现在村里还有一些人一边在服务区上班,一边照顾家庭,而不是在大山外辛劳,跋山涉水才能见到家人一面。实践团成员深刻地体会到高速公路的建成对这个封闭小村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图2村民走在从村内到山脚的公路上林琼摄
解放封闭落后,点亮万家灯火
对于城市里的灯火璀璨,城市人早已习以为常,但对于峒头寨的村民来说,直到2008年杭瑞高速在他们那里建成以后才点亮村里的万家灯火。符老师指着村里的信号塔对实践团成员讲到:“当时为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程师们在村内修建了信号塔,我们村才通了电。高速公路建成之前,我们只能点蜡烛,还要节省着使用,天一黑就要休息,与通电之后的生活相比,真的很不方便。”
图3工程师在峒头寨村修建了信号塔,从此村里通了电林琼摄
尊重风俗习惯,携手共建未来
高速公路的修建不能仅仅关注技术上的创新,为周边村民考虑也尤为重要,有了村民的支持与帮助,修建高速公路才会更加顺利。在这一点上,杭瑞高速就做得很好。杭瑞高速修建的地方是沟壑,为了尊重当地的风水,工程师们耗费精力填平了地势,相对村子较远的高速公路比较近的公路修建得高,在村民的意识里,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从外围对村里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符老师对实践团成员说:“来这修路的工程师真的很好,在修路的同时还考虑到了我们这边的风俗,尊重我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做这样的工程师。”这也是符老师对交通学子的期许。
图4工程师为了尊重当地风俗修建了两条高低不同的高速公路林琼摄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前往高速公路建设维护一线,见证了高速公路的变迁;深入基层,了解了高速公路背后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公路人,要建设的不仅是通达四方的路网,更是能真正惠及民生的工程。在创造奇迹的四十年里,中国道路建设人不忘初心,以“弯道超车”的勇气和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公路故事。
作者:马雨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2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