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建筑大学皂角树下“互联网时代——非遗的多元化传承与实践”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皂角树下文化创意中心 作者:文/张丽阳 王慧彧 图/毛竹青

1.jpg

当今世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乡村生活,也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探索互联网时代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传承与实践,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皂角树下文化创意中心社会实践团队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黔东南地区是一个以苗侗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黔东南璀璨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黔东南有39项53个保护点,是我国公认的非遗文化聚集地。

古老蜡染 坚守匠心

7月14日实践团队从济南出发,历经31个小时,于7月15下午到达贵州省丹寨县。7月16日,实践团队对丹寨县展开了走访与调研,了解了丹寨县的地理情况、自然风光、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等的基本概况。次日,实践团队来到了丹寨县彩云间蜡染坊,参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作品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是艺术与乡土文化的结合。蜡染作品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却需要娴熟的手艺。蜂蜡温度的掌握、蜡油穿越蜡刀时流速的控制、线与粗布的接触以及精准涂制,都要经过专业的学习、练习后才能掌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将现代绘画元素,使蜡染作品更具创意。在这一过程中,大家更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蜡染独特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还发现,蜡染技艺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目的的主观印象转化为艺术与实用兼备的审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当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已经实现了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3.jpg

我们在与与彩云间蜡染坊负责人进行交谈后了解到:现在掌握蜡染这项技艺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妇女,很少有年轻人去主动学习、传承这项技艺。负责人还表示非常希望能够与我们长期合作,将蜡染技艺传播到更多青年人中去,为蜡染注入更多活力,使蜡染更具生命力、创造力。随后,我们与彩云间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确定了长期合作意向,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非遗传承与保护,说到底就是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此次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活动拉近青年学生与非遗的距离,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培育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丰厚土壤。

1.jpg

人情苗寨 传承非遗

19日,实践团队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和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和“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令成员们感受到传统歌谣的魅力,深深陶醉其中。参观古法造纸时,团队成员们为古法造纸技艺之精巧、成品之精美所感叹的同时,也了解到这项技艺即将面临消亡,亟需更多的人去保护与传承。高尔基说过:“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这句话印证了我国非遗文化残酷的现实。大量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商业浪潮轮番地冲击和侵蚀,瓦解、流失、消亡的速度非常惊人。随着生活生产方式的发展,手工类非遗技艺已经很难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以古法造纸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机器所代替,几近湮没在市场的大潮中。我们意识到,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联合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力量,传承和保护非遗。

4.jpg

7月20日,实践团队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西江千户苗寨。只为了赶赴当地盛大的节日——“六月六”吃新节。苗族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苗寨浓郁的人文风情与自然美景相辅相成,让人忘掉城市的喧嚣烦扰。如此大朴无华的世界,难怪拥有那么多璀璨的非遗文化。实践团队通过调研了解到,寨子里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留守在寨子。谁能想到田园牧歌、世外桃源般的村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传统与落后的现实问题。尽管如此,苗族人勤勤恳恳、坚守初心,对祖宗先辈遗留的技艺永葆热爱,令人敬佩。但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应该藏于深山、失落乡野。我们应秉持些“活态传承非遗”的态度,以达到非遗产业化的理想境界。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用非遗延续民族与自然的联系。

2.jpg

21日上午,实践团队踏上了回家的归途。此次“互联网时代——非遗的多元化传承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这次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非遗保护的道路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与丹寨县当地社区、政府签署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设立了非遗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社区学习非遗技艺,并在教学基地开展“艺术介入乡村”实践。我们还完成了此次活动的一部宣传片和一份调研报告,为互联网时代非遗的传承与实践贡献一份力量。并且实践团队后期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非遗文化做宣传,将现代因素融入进传统非遗文化中,制作一些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的苗族非遗文化创意产品——使传统工艺注入时代文化气息和元素。

行走的越远,责任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明的骄傲,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为维护民族文化血脉而努力。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流失,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不落后,是当今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牢记的文化使命。当我们让这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就一定能在对器物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2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后勤也有心酸

今天大家讨论哪个组最辛苦,每组都有自己的说法,现在谈谈我们后勤的苦楚。在后勤组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采购了,虽然有人帮我们代采购了部分食材,但是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和外出拿物资的事情……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独特的纯真和美好

时间真的过的好快啊,今天已经是三下乡最后一天了,明天我们就将收拾行装回学校了,想想还真的是很舍不得啊!今天的文艺汇演,是在圆满的欢声中结束的。早上,经历了总结班会,看到了小…… 谢敏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历练,同时也是一次成长

今天我们星火燎原三下乡实践队来到豆村小学的第十天了。也是最后一天。明天一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不禁有些许伤感与不舍。回想刚开始来到这里,还在惆怅未来的十一天要怎么度过才好。…… 姚铭羽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艰辛的也是充满收获的

真的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眨眼,已经过去了十天,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很多事情都只是昨天发生一样。今天是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明天早上十点就即将启程回学校了。感觉时间…… 郑妙迪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未来有缘相聚

真的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眨眼,已经过去了十天,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很多事情都只是昨天发生一样。今天是支教的最后一天,上午的时候给学生们颁发了这十天回答问题,表现的最好…… 陈巧玲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忆里珍贵的日子

时间总是在悄然间逝去,不知不觉,今天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了,天气依然炎热,和我们刚来的第一天一样。早上我们开始为下午的文艺汇演做准备,同学们各自积极认真地练习着自己的节目。下…… 陈晓霞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希望以后的我变得更加优秀

时间悄然逝去,真的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眨眼,已经过去了十天,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很多事情都只是昨天发生一样,有怀念,有不舍,更多的是伤感吧,虽然这次三下乡只是短短的十…… 赖澄朗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充满快乐的回忆

天是我们来到豆村小学支教的第十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了,一转眼我们明天已经要回去了,当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的时候真的会发现辛苦并快乐着的日子过得好快。原本以为每次离别都会充满伤感…… 李倩欣 岭南师范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最新发布

扬帆起航——记校团委国情观察社会实践队
在经过近一个学期密锣紧鼓的积极筹备后,校团委国情观察社会实践队的下乡之旅正式拉开序幕。团队由指导老师刘佳兴和15位来自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组成,这是他们第二次来到茂名市化州市南盛街道蒲山村,开展为期13 …
青岛科技大学“精确扶贫”调研小组赴宋庄 实地考察新农业发展模式
社会实践队员们来到宋庄观摩考察学习,宋庄经过一系列扶贫项目的投入,逐步形成了多种项目共同扶贫。在这些扶贫项目的共同作用下,宋庄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青岛科技大学“精确扶贫”调研小组 实地考察光伏板的安装情况
青岛科技大学赴菏泽市定陶区光伏发电助“精准扶贫”调研小组经过对当地村民的走访后,调研小组分别来到光伏板村民家中的安装现场和田间的安装现场,来了解安装过程。…
法治扶贫进校园,星火感动永相传
  在去年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我们分析总结调查数据,发现当地群众的法制意识尤其薄弱,这也是阻碍当地扶贫政策推进的重要原因。今年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在当地小学进行了一系列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与生动的宣 …
“安得广厦千万间”——华中科技大学经纶济世调研队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通讯稿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纶济世”调研队于2018年8月3日正式完成了其全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任务。在调研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和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地过程中,调研队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热情接洽与积极配合,同时调研队也取得了丰厚的调研成果。…
“药”治吾水,“药”对你说
  为宣传五水共治,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7月17日,温医大药学院“药”你成长夏令营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药’治吾水”以及“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两节课。  上午,志愿者将与“五水共治”相关的知识 …
温医大药学院实践团员代表参加陶山镇河南村党建活动日
  每月16日是陶山镇的党建活动日,党员活动日旨在搭建党员活动经常化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来自陶山镇河南村的李成林书记的带领下,7月16日晚,温医大药学院“绿水清食,药爱传承”暑期社会实践 …
最美邂逅:安徽师大学子携手退休老教师相遇互联网+
在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的同时,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学识丰厚,著字百万;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与时代脱节。为了帮助这些老教师们使用智能手机,关心他们退休后的生活,给他们带去温暖与支持,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夕阳e路”爱老敬老社会实…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寻休闲农业特色发展之路
安师大学子拜访退休老教师:夕阳e路,师生共勉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无论生活的路有多远,学子的身后,总有老师注视的双眼。生活在知识的丰富中多彩,岁月在老师辛勤的汗水中盛满。为了不忘老一辈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也为了更好的传承师大精神,暑假期间,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夕阳e路”爱老敬老实践团队的志愿者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