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乡村生活,也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探索互联网时代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传承与实践,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皂角树下文化创意中心社会实践团队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黔东南地区是一个以苗侗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黔东南璀璨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黔东南有39项53个保护点,是我国公认的非遗文化聚集地。
古老蜡染 坚守匠心
7月14日实践团队从济南出发,历经31个小时,于7月15下午到达贵州省丹寨县。7月16日,实践团队对丹寨县展开了走访与调研,了解了丹寨县的地理情况、自然风光、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等的基本概况。次日,实践团队来到了丹寨县彩云间蜡染坊,参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作品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是艺术与乡土文化的结合。蜡染作品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却需要娴熟的手艺。蜂蜡温度的掌握、蜡油穿越蜡刀时流速的控制、线与粗布的接触以及精准涂制,都要经过专业的学习、练习后才能掌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将现代绘画元素,使蜡染作品更具创意。在这一过程中,大家更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蜡染独特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还发现,蜡染技艺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目的的主观印象转化为艺术与实用兼备的审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当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已经实现了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我们在与与彩云间蜡染坊负责人进行交谈后了解到:现在掌握蜡染这项技艺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妇女,很少有年轻人去主动学习、传承这项技艺。负责人还表示非常希望能够与我们长期合作,将蜡染技艺传播到更多青年人中去,为蜡染注入更多活力,使蜡染更具生命力、创造力。随后,我们与彩云间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确定了长期合作意向,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非遗传承与保护,说到底就是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此次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活动拉近青年学生与非遗的距离,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培育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丰厚土壤。
人情苗寨 传承非遗
19日,实践团队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和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和“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令成员们感受到传统歌谣的魅力,深深陶醉其中。参观古法造纸时,团队成员们为古法造纸技艺之精巧、成品之精美所感叹的同时,也了解到这项技艺即将面临消亡,亟需更多的人去保护与传承。高尔基说过:“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这句话印证了我国非遗文化残酷的现实。大量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商业浪潮轮番地冲击和侵蚀,瓦解、流失、消亡的速度非常惊人。随着生活生产方式的发展,手工类非遗技艺已经很难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以古法造纸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机器所代替,几近湮没在市场的大潮中。我们意识到,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联合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力量,传承和保护非遗。
7月20日,实践团队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西江千户苗寨。只为了赶赴当地盛大的节日——“六月六”吃新节。苗族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苗寨浓郁的人文风情与自然美景相辅相成,让人忘掉城市的喧嚣烦扰。如此大朴无华的世界,难怪拥有那么多璀璨的非遗文化。实践团队通过调研了解到,寨子里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留守在寨子。谁能想到田园牧歌、世外桃源般的村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传统与落后的现实问题。尽管如此,苗族人勤勤恳恳、坚守初心,对祖宗先辈遗留的技艺永葆热爱,令人敬佩。但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应该藏于深山、失落乡野。我们应秉持些“活态传承非遗”的态度,以达到非遗产业化的理想境界。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用非遗延续民族与自然的联系。
21日上午,实践团队踏上了回家的归途。此次“互联网时代——非遗的多元化传承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这次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非遗保护的道路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与丹寨县当地社区、政府签署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设立了非遗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社区学习非遗技艺,并在教学基地开展“艺术介入乡村”实践。我们还完成了此次活动的一部宣传片和一份调研报告,为互联网时代非遗的传承与实践贡献一份力量。并且实践团队后期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非遗文化做宣传,将现代因素融入进传统非遗文化中,制作一些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的苗族非遗文化创意产品——使传统工艺注入时代文化气息和元素。
行走的越远,责任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明的骄傲,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为维护民族文化血脉而努力。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流失,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不落后,是当今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牢记的文化使命。当我们让这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就一定能在对器物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2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