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逐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轨迹,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7月20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赴河南开展“追逐历史”中原古文化调查研究,对主要是河南境内的历史文化的现状展开调查行动,并与当地有关的文化人士就历史文化传播进行深入探讨。
7月20日下午,实践队到达开封。首先参观了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有被誉为“河大美女楼”的博雅楼,现在为历史学院的办公楼,有东西斋房,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中西结合的礼堂,其重檐歇山顶下有斗拱,斗拱下用西方的爱奥尼式柱子支撑,底部为高起的台基,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西古典建筑间的融合与碰撞。
接着,实践队到了包公祠。这是为纪念宋代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纪念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由主展区、园容展区和功能服务区主成,大殿内有高3米,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身浩然正气,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身的真实写照。两旁陈列反映包公生平事迹与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其中铡美案的蜡像,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包拯不畏强权的正直品行。所展现出的故事吸情节引着每个实践队员的目光,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体现出来的廉洁正义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
21日上午实践队去了开封博物馆,虽然里面文物展出不多,但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器具,对我们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见证,也深深地触动每个实践队员热爱历史文化的心灵。在感叹开封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我们也将利用陶瓷大学的特色将开封的历史文化融于我们平日的学习研究中。
紧接着实践队来到中国翰园,这是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向我们展示了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
7月 21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河南博物院开展“追逐历史”陶瓷的历史文化调查研究,对主要是河南境内的出土的陶器瓷器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解分析,并与博物院有关的文化人士就陶瓷文物进行深入探讨有关于陶瓷文物的历史文化以及文物保护。
河南博物院展出的有在河南出土的从夏商周到清朝的陶瓷。展厅由陶瓷生产时间进程布展,从夏商周的粗陶到清朝精美的瓷器,清晰的展现每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文化,触动着每一个实践者的心房,更是感叹古人的智慧,值得每一个人的学习。
7月22日,实践队奔往古都洛阳。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挖掘洛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前往洛阳博物馆进行调查研究。洛阳博物馆既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通史馆,也有单独的书法陈列馆、唐三彩馆、珍宝馆、汉唐陶俑馆、石刻馆等专题馆。是我国少有的集通史陈列与专题陈列于一馆的博物馆,在这里实践队员即能感受我国古代器物制作技术的传承、发展、变化,又能针对自己喜欢的唐三彩、石刻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
7月23日,实践队前往龙门石窟进行考察。龙门石窟是北魏年间继大同云冈石窟后,在洛阳开凿的石窟群,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明代都有开凿和续作。从石窟中佛像的造型、衣着、以及面貌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佛教从北魏开始到明代逐渐汉化的过程,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通过参观石窟造像,实践队员们感受到北魏时期宾阳洞中以瘦为美的主佛释迦牟尼佛造像以及唐代奉先寺面形丰肥、形态圆满的卢舍那大佛等不同时期的佛像所反映出的独特的风格。在整个石窟中有许多因灭佛运动、战争、外国掠夺等被破坏的佛造像,看到许多有人为破坏痕迹的残缺佛像,队员们表示深深的惋惜。在今天虽然国家很重视文物保护,重视文物的传承与发展,但仍然有许多潜因素威胁文物的安全,通过此次调查,希望可以加深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范围,并且将来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中。
7月24日,实践队满心热血地来到汝州市汝瓷博物馆。该馆做了文物征集、收藏、陈列、研究和文物保护,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陈列古今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出的还有汝州三宝:汝瓷、汝石和汝帖。馆内藏品丰富,有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瓷片资料,有名贵的宫廷汝瓷和艺术汝瓷。馆藏文物1638件,分陶瓷、石器、瓷器铜器、杂项等。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每个实践队员真正深入到河南历史古文化,了解到河南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古人鬼斧神工的匠心和令人叹服的智慧。河南历史悠长的古文化深深的震撼了每个实践队员的心,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实践队员们感叹不虚此行。
(文/刘能丽、徐炎、张巧图片/王春雨、刘斯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