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凤城·记忆”团队寻访泰州非遗文化

来源:大学生网报 作者:刘盈 王妍

  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无数文化遗产。

  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凤城·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泰州,拜访“非遗”艺术家,通过对“高港根雕”、“风筝”、“孤山泥狗子”、“泰州盆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了解了泰州“非遗”文化的发展以及今后的传承。

  化朽为奇,禅意升香

  “高港根雕”,泰州市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作为高港根雕的第四代传承人,袁永亮先生醉心根雕二十余年,他凭借一双灵巧的手讲述着每一块树根一生的沧桑。

  根雕工艺讲究“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先生说:“‘天成’那就是自然,做根雕艺术就贵在自然,以前有这样的说法:文章本天成,那就是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取材于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这些自然之美。”

  在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袁永亮先生的“禅意升香”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银奖”。袁永亮先生告诉队员们其实每一个根雕作品背后都有寓意,“禅意升香”这个作品做的是香插,袁永亮先生利用红木的边角料,在叶子上做了一个蚕宝宝,还有一个鸣叫的蝉,跟佛教上的“禅”也是同音,在焚香的过程中就有了禅意升香的寓意。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袁永亮先生跟队员们讲了讲他觉得改革开放以来根雕艺术的发展。先生说:“从艺术品上面来讲,它的品味越来越高,因为人的审美越来越高,我们不光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还要符合传统的创作理念。工艺品虽然没有像以前那样辉煌,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沉淀下来,总体感觉现在的艺术品行业在向现代发展,有艺术家个人的思维和理念在里面。当人们能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审美,善于发现美,那么我们就可以赋予艺术品生命力,赋予根雕艺术新的活力,让根雕走得更远。”

  纸鸢升天,凤城腾飞

  “海陵风筝制作技艺”是泰州市海陵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朱万元先生作为家族里的第三代传人,是风筝这一技艺的传承人。

  朱万元退休后重新接触风筝制作,比起小时候多了几分不同,小时候在泰州城区里制作的风筝一般都比较简单,样式单一。现在做的风筝,光品种就有将近七十种,样式更是五花八门。朱万元先生自豪的说:“我做的这些风筝都有它的特色,分为大型风筝、中型风筝、微型风筝和掌中宝,它们都有相应的规格和理论数据,我只要出去放风筝别人都会感到稀奇。”

  朱万元先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视作珍宝,他说:“我的风筝从不会在市场上卖,如果是工艺培训,我大力支持,只要他们需要,我都会去教的。如果拿去卖,就会使风筝商品化,这个我是不提倡的。”朱万元先生希望大家可以全心全意的欣赏风筝而不要为其商业价值而左右所左右。

  对于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朱万元先生也提出了自己期望:“我要将这些手工的民间传统的艺术传承下去,最起码要让人们了解,不能让它失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国家更是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关注。风筝制作的技艺传承了两千多年,愿以后也能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

  靖江泥哨,清亮悠扬

  “孤山泥狗子”2016年入选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名录。被当地人誉为“泥狗王”的钱伯平先生则是“孤山泥狗子”的传承人。

  “孤山泥狗子”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先生这样说道:“说狗是最忠诚的,烧制后需要镀上松香,松香的来源松树又是很有气节,狗与松树代表了忠孝节义,是儒家文化的体现;能吹响意味着空气的流动(风)和制作材料中用到的水、泥、火恰恰契合佛教中的地水火风四大,是为佛教的代表;上好松香的泥狗子呈现玄色,道门亦称玄门可见玄色为道教的代表色。至此,儒家,佛教,道教在泥狗子身上合为一体。泥狗子成了文化融合的象征,成了孤山文化的代表。”

  泥狗子是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说起自己对泥狗子传承,钱伯平先生语气中透露出一股宿命的味道:“注定我要传承,即便有机会出去做空调生意,转来转去还是要做这门家传的技艺。上面一代代人传下来,我也必须要传承它,发扬光大它,才对得起祖上做出来的东西”。

  一盆一景,半农半艺

  “扬派盆景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季德先生是这一技艺的传承人,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泰州扬派盆景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之理,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蓝空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工笔细描装饰美。

  曹季德先生告诉我们盆景艺术营造的不仅是外在的统一的美的环境,更是一种能沁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氛围。他说:“盆、景、几(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统一成型,构成“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盆景艺人发现美,裹住瞬间的灵感,创造美,成就天地的芳华。绿色点缀自然,自然融入心境,心境自成永恒。”

  盆景技艺古老、精致为永恒。曹季德先生说:“他们所坚持的保持耐心与恒心,已如烙印被刻在心里,越抹越深刻,深刻到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一丝不苟在他们的眼里是本职与操守,是对自然最美的回馈。盆景艺人更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灵活变通,传统的更加精致,现代的更加自然、便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8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博山琉璃之行——烟大流云漓彩实践感悟
曾在一年前的夏天,我们被告知这可能是我们某种意义上最后的一次暑假,被告知大学后的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暑假完成。…
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深入探访移村:参观农产品种植基地,探索成功经验
烟台大学药学院流云漓彩之初始篇
转眼间一年就那么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中的第一个暑假。在学校的号召下,我们开始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铭记泰州文化,传承万颗匠心
  泰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历尽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赓续不断地孕育出了各色各样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丰厚富足的自然资源、传统淳朴的民俗风情,又为泰州文化锦上添花,培育了 …
资环学院赴周至开展农村饮水水质调研活动
为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减少水污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陈小寨村农村饮水水质调研服务队来到该村进行水质的调查。…
丝路古韵,探寻长安
大唐芙蓉园的规模以及景点组成…
山东大学生三下乡:青少年性教育调研
(通讯员 杜春燕)7月27日至8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谈人说性调研队开展了关于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调研队在线上发放了匿名调查问卷,同时线下实地调研中,队员们来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几所 …
白衣进乡村,义诊送健康 --携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义诊组的人气非常的高老奶奶洋溢着动人的笑容志愿者在为牙齿不好的伯伯检查口腔长沙医学院志愿者在给风湿关节炎的伯伯艾灸志愿者在给村民量血压 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让阳光洒满角落;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村民 …
节水护水,始于足下 ——华水环工院水环境社会调查郑州龙子湖篇
【筑梦三下乡·信院千村行】——老党员专访||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史
火热的太阳虽然还未直射,但是路上的沙土仿佛已在闪烁生光。在“信笺”社会实践团队住处不远的的马路旁边的台阶上,坐着一位老爷爷,他用朴实方言在不断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村子里的变化,其中不乏“共产党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