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历尽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赓续不断地孕育出了各色各样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丰厚富足的自然资源、传统淳朴的民俗风情,又为泰州文化锦上添花,培育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为更加透彻深刻地了解并铭记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泰州非遗文化,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凤城·记忆”暑期实践团队齐聚泰州,收集资料,实地采访,调研,围绕泰州非遗文化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感知。
文化赋予一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力量,打破地域之间封闭的隔墙,融入城市的血液中,不属于这座城市的人同样能感受到故乡的熟悉感。人类共存于自然,因而自然的艺术更带来一种真切的归属感。2018年7月7日,实践团队走访高港文化中心,采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港根雕的第四代传承人袁永亮先生。在袁永亮先生的工作室里陈列着奇异丰富的根雕作品。他饱含丰富渊博的知识,又热情纯朴,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简洁又幽默的语言为队员们讲述他蕴含在作品里的匠心独运。他坚守自然。袁永亮先生说:“我们做根雕,贵在自然,自然的成分取决于根雕它的欣赏点。以前不是讲“文章本天成”嘛,就是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到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界的自然成型的这些形状,所以说“天成”寓意着“自然”。”他用高超的技艺将大自然的相同与不同灵活翻变成想象中的感觉。他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作品背后又蕴含着特别的正能量的寓意。他又有一双追寻美的眼睛。“我们出去寻找根材的时候,每个地方的都要找,只要它具备“美”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去选。”他还说“用你的眼睛、视角去审视美,就连斑驳的石灰都是一个图案,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审美越来越高,根雕艺术既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还要符合传统的创作理念,要有一种年代感。袁永亮先生也表达了他的观点“现在在大的环境这一块,工艺品没有以前那样辉煌,但是在这几年的沉淀下来,我总体感觉现在的艺术品行业在向现代发展,有个人的思维和理念在里面。”在自然与美的指引下,队员们又了解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7月8日,实践团队马不停蹄,又来到泰州博物馆,从泰州历史文化的陈列到明代服饰的展示,再到保存完好的不腐尸,每一处都体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队员们身临其境,感受泰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前世今生的历史渊源。
活动第三天,实践团队分成三组走访泰州老街,队员们以放松的心情穿梭于老街各店面之间,积极地采访店员,了解泰州的早茶文化。接着,实践团队来到稻河古街,采访国家级非遗项目扬派盆景传承人曹季德先生。琳琅满目的盆景作品摆满了曹季德先生的工作室。队员们如同大自然的精灵,自由地地汲取着这里的天地灵气,寻求知识,曹先生更是积极激动地向我们展示他创造的杰作。曹先生的工作室里、泰州盆景园里所有出自他手的盆景作品都是由他倾注的耐心与恒心灌溉成长的。“盆景创作这项工作,它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除了有一定的悟性意外,还要耐得住寂寞。刚开始的时候,这项工作是比较单一的。首先,要对植物的类型和品种要有很深的了解。其次,在过程中,讲究它的养护和管理,然后再研究怎么进行造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从光秃的一株植物到成熟的一盆盆景,作成精品,大概需要八年到十年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有耐心,耐得住寂寞”。他与寂寞同行,又有成功相伴。他余下的年岁都将全心投入盆景艺术,就算创作了再多的作品,他也永远寄存着最初的那份成就感。他追随着时代的脚步,既能坚守住传统,又可创新出自然。
7月10日,烈日当空,实践队员们早早起床,乘车去靖江拜访省级非遗项目孤山泥狗子传承人钱伯平先生。泥狗子虽制作简单,但他却用一方黄泥,捏出了人生,捏出了朴素与平和。制作泥狗子,对他来说是宿命,亦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个狗呢,本身是最忠的,它讲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制作上面就知道,制成狗,然后把它烧出来,上松香,就会变成黑颜色,这是道家的文化,玄色。然后狗很忠心,松香来源的松树呢,又很有气节,说的就是忠孝气节,这是儒家文化。泥,水,火,以及能吹响代表的风,是佛家文化,所以它是道家,儒家,佛家文化的一种载体。”文化与文化的结合,创造出了新的文化。钱伯平先生坚定地说:“我要传承它,也出去做过很多别的事情,但是转来转去好像还是命中注定要做它,将来我也想把它做成产业化,真的是注定要传承它,发扬光大。”传承是对文化的尊重,传承亦使文化成为永恒。
实践团队也走访了泰州凤城河景区,这是一个被水环绕的世界,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领略凤城河景区各处风光,晓悟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江淮第一楼”望海楼坚挺屹立于景区中央,亦是为这个水的世界增添一份秀美。
7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了泰州华艺宫灯厂,一览宫灯的雍容华贵与宫廷气派。宫灯也属省级非遗项目,三角、四角、六角、多层吊灯等各色各样的宫灯,工序繁琐,在精致华美的外形背后又蕴藏着手工艺人执着的深情。宫灯厂负责人刘阿姨不止一次说道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宫灯,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因为宫灯呢,它不是我们创造的,当初是我老公在的时候他做的,后来身体不好,人走了。而宫灯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所以我现在想着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期望将它传承下去是对前人的悼念与回忆。队员们都被这种精神感染,怀着敬意参观,采访,记录。
13日,队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拜访民间风筝艺人71岁高龄的朱万元先生。风筝意味着童年,朱万元先生做出来的各色各样的风筝都栩栩如生,他的内心一定藏着一颗未泯的童心。队员们围坐成一圈,听着朱老先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短暂的时刻却又融洽的氛围使他看起来更加和蔼亲切。他在讲述做风筝的经历和成就时,眼里藏不住的自豪与傲气。对风筝的痴迷使他追求更精益的技术,“我对于风筝可以说是痴迷了,痴迷到菜烧焦了也没察觉。因为你做风筝就要静心,每一个部分都有很高的要求,追求严格的理念。”他又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我今年七十一岁了,我的风筝从不会在市场上卖。如果是工艺培训,我大力支持,只要她们需要,我都会去教的。卖的话,就使风筝商品化,这个我是不提倡的。”他用废塑料袋作为风筝材料,既方便又环保,每个环节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又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想象。
活动结束以后,热情和蔼的朱老先生还亲自送团队队员们到楼下,目送队员们离开,是如此的亲切。
每位非文化物质遗产传承人心中都坚守着要将手工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念,每部作品都诠释着每位手工艺人的匠心与血性,既与时俱进,又坚守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积极努力地继承,发扬并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传统,为未来的社会保留一份传统的美。
http://www.dxsbao.com/news/128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