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青海之味,享丝韵之情—武汉大学“踏丝绸之路新征程,寻中华文化新符号”赴青海分队

来源:武汉大学 作者:何坤/张欢

  自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七月上旬,由武汉大学的各学院学子组成的实践队伍走出校门,走进青海,进行以“踏丝绸之路新征程,寻中华文化新符号”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以传统美食文化为切入点、发掘民族文化、探究地域符号,以此深刻解读新时代中国文化新形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驼铃千年,东西变迁

  青海在古今丝路之上都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而实践队伍选择通过美食文化的方式调查研究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上文化的变迁。青海丝绸之路是平行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古代通往西域的丝绸南路。此道在魏晋南北朝和宋朝是中西交通的主干道,沿途不少军事据点、宗教史迹、遗迹至今尚存。如今,这条丝绸之路沿线已修建了宽阔的公路,为考察古迹、游览风光提供了方便。在这伟大的丝绸之路上也包含了当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美食文化,而其中的面食更是青海美食无以复加的宝藏。青海多草原,饮食中包含草原牧民的底蕴,同时又有宁夏乃至新疆的面食精髓。一路上,同学们通过富有特色的面食中,体会到了青海牧民的豪爽还有那高原上的那份豪情。

  古韵长存,新景灿烂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还积淀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鲜元素的涌入,而饮食文化也有了不小的改变。武汉大学的实践团队采用走访、问卷的形式开展了一份调研。在街头的采访中,一位同学说到:“这次的实践虽然是以美食为题,但是我们更多感受到了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一份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不过当地的美食还是最让人留恋往返的。”随着采访的进行,队员也感同身受,不禁陶醉在美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而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当地居民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之情,同学们一边走访当地居民,一边记下具有特色的文化故事。

  思韵之情,面食文化

  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对这一次暑期实践活动都高度重视。而这次,同学们认真考察了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的面食文化。“我对面条毫无抵抗力,一天不吃面条就难受,总感觉没吃饱。”正在找面馆的一位先生告诉记者,家里全家人都爱吃面食,每天都会做上一两顿,不然大人小孩总喊饿。他还说,青海受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从来不产稻米,以小麦、大豆、青稞等为主要农作物,由于这些农作物的广泛种植,各种面食大量出现,青海人渐渐养成了吃面食的习惯,不管是心理还是肠胃消化系统已经习惯接受面食,把面食当做一日三餐的主食。而且青海冬天苦寒,身体需要大量的热量,而面食能够快速满足身体的需要,增强体质。了解了青海饮食文化底蕴后,同学们也放松下来,开始细心品尝,体会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随着实践活动进入尾声,同学也感受颇多。一个地区的文化中,饮食文化虽然不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但是因为贴近百姓生活,或者说就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在品鉴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是体会当地的文化,而这就是美食文化最具特色的地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56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深入学习十九大,凝心聚力谋发展;慰问党员暖人心,脱贫致富迎未来
  (通讯员夏照亮)7月25日上午八点,广东海洋大学兴乡青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墩文村“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讲习所是墩文村村委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 …
支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7月16日,青岛农业大学“花儿与少年”支教团来到青州是庙子镇南富旺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身体力行的实践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三下乡”的号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豫见宛丘,水木清华”社会实践队-节水护水行,宛丘水更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豫见宛丘,水木清华”暑期社会实践队我们都知道,水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都是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水在不停地运动,在人体里,在农田,在工厂,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 …
安徽学子走进芜湖烈士陵园 重温革命峥嵘岁月
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夕阳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烈士陵园,进行了以“踏寻红色革命征程,感受烈士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实践队员在芜湖烈士陵园入口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冉 摄 …
牵手同相拥,共享美丽地球
2018年7月10日上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物流161班源泉暑期实践分队在各自家乡就此拉开这支分队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7月10日上午九点,源泉小分队在附近的常青二社区和常青十四社区,开展环保宣传及调研活 …
湖南一师三下乡:弘扬皮影戏传统国粹 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上海社会实践:体遇品种保护制度,实践品种DUS测试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社会实践小队,于2018年7月16日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以期全面了解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有个全新的认识。…
与学生亲近,与家长共话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家长携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支教组决定开展一次家访活动,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家长共话,深入挖掘学生的性格特点。经过前期对家长工作时间了解,7月26日 …
探寻土家多彩文化 焕发龙山民族魅力
2018年7月31日下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西小分队来到了龙山县洗车河镇和惹巴拉村,在当地村民的陪同下领略了朴实而神秘的土家文化,在参观与访谈中感受土家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都在谈创新,而长坑“只论坚持”——长坑小学校长访谈录
为取获此殊荣的刘校长的“真经”,行知人针对当下热议话题进行深度采访,以求走进这位“只论坚持”的乡村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