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老态龙钟,心如明镜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帆启航实践队 作者:陈秋霞

调研小组第二次“出征”,不再像首次那般战战兢兢了。清早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初阳一路相随,乡村的风貌是美入人心的。

我们在乡间小道上“拦截”了一位拉着一头大黄牛的“牧童”,请他为我们填写一份问卷并向他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事情。“噗噗噗”,一位满头白发的大爷带着好奇再我们身边停下来了。了解到我们正在宣传的事情,热心的大爷很愿意跟我们一起完成一份问卷。这种“访客上门”的事对于我们出去常吃“闭门羹”的调研队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

(中职“牧童”认真填写问卷)

在于大爷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位大爷应该是属于山头村里知识渊博的人了,看三国懂水浒,谈高铁道中国。这山头村交通不是很好,大多数的老人家不会用智能机,甚至没有手机,这位常年耕作于田间的大爷大爷能够高谈论阔中国高铁在世界的地位,实在让我这个没看过三国水浒的大学生心生佩服。

微信图片_20180719180225.jpg

(与大叔大婶依依送别)

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化爷”,我们还遇到一位“辫子爷”,在与他交谈的一个多小时中,我们可能让他了解了国家政策,而他却让我们懂得了很对人生道理,特别是礼仪的重要性。

这位老爷爷脑袋背后扎了一个马尾,乍一看还以为是艺术家。我们刚向他打招呼,他们就搬出凳子邀请我们进屋里做,让我们吃龙眼,大婶还给我们倒茶,感受到了满满的热情。老爷爷文化不高,但懂得的还道理真不少,他们夫妻俩乐观的心态总是能在他们的笑容中感受到。老爷爷填完问卷,离我们喝了茶,还给我们这些刚出社会的我大学生很多道理,非常受用。临别时,夫妻俩还一直送我们到门口,甚至想留我们吃饭。他们的真诚与热情,真的是打动到我了。

“文化爷”和“辫子爷”,让我意识到,不管是什么年纪的人,只要愿意,就能学习很多知识充实自己。年纪大,也不是整日自怨自艾什么都干不了,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开明包容的心。即使外在老了,但那颗心依旧是通红通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81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调研济南 ,就业大使在路上
随着日程的不断推进,就业大使团队于济南站的走访调研工作也不断深入。截止至今天,我们的调研团队已经走访了济南一建、山东三箭、济南二建,北京万科物业等二十七家公司。济南的调研工作仍在继续。…
《三生有幸,在此相遇》
今天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第五天,五天的生活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就快过半了,在这次三下乡中,可谓是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
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共同交流感悟体会
今天是实践的最后一天,华水外语卫东团委实践队的队员们都圆满完成了自己分配的任务,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坐在一起,交流自己这几天以来实践的深刻感悟和切身体会。申楼街道办事处王云斐书记首先对申 …
纵观改革,铭记历史
认识到海外华侨们的努力以及奋斗,清朝末年,我们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沿海地区的人民也积极反抗。在博物馆里这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眼前,使得我们在博物馆的每一个人都记得,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陈嘉庚先生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
外语青春三下乡,鹰城实践不散场
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到今天就要告一段落了,实践队员们的平顶山之旅也要结束,对于在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小伙伴们来说这十天是幸运的,他们能在工作中与书为伍,携书同行,得到满满的收获。实践队员们选择了远方 …
“医心扶贫青春行”社会实践队——走进高船村贫困户
7月13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医心扶贫青春行”社会实践队的五名成员跟随大木厂镇卫生院的钞院长、张主任及该村的欧阳书记和一同前往高船村两户精准扶贫户家里进行走访,了解家庭基本情况,近年来的身体状况。 …
走访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018年7月20日上午,为了增强实践队队员们对基层机关单位的了解,平顶山卫东区团委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走访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卫东区东苑社区,学习东苑社区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社区工作人 …
探访宋、郝氏两祠堂,追寻历史中的德与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习总书记的理想,更是人民的热切希望。作为见证地方历史、承载地方精神文化的历史遗迹,宋氏、郝氏两祠堂历经风雨沧桑,仍顽强屹立于杨香村这片乡土之上。7月16日,河南 …
携手走进烔炀镇:他们永远不会是“剩下”的老人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情感凝聚力,尊重和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人在夕阳,朝阳添其彩,我们团队为此准备在烔炀镇开展,“爱在夕阳,知识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深入孝女故里,拜访杨香墓
孝女杨香扼虎救父为人传颂,杨香芳名流传千古。为深入学习领会杨香扼虎救父的精神, 领会德孝文化内在魅力,7月16日,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传承忠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后杨香村,并在村德孝建设指导小组成员、义工团团长宋志龙的带领下拜访了杨香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