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但是感觉我好像还沉浸在古村落文化的调研中,无法自拔。这几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付出了很多,同时也有了很大的收获,追海草•游石屋,使我充分领略了古村落的文化底蕴。
第一站,淄川区太和镇上端士村的石头屋。古人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端士村的村民们利用当地的地形进行生活,生产。石头房便是他们的智慧的体现之一,利用山上的石头还有树木来建造房屋,解决住的问题。石头房可以帮助人们遮风挡雨。但也有它的缺点:由于建筑本身的阴湿性,人们在夏天时会感觉凉爽,而冬天时却会感到寒冷。所以,虽然石头房还会有人住,但只是在夏天,到冬天当地村民会选择搬离。
第二站,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的海草房。东楮岛陆域面积125公顷,为一长条型岛屿,已与陆地连通。岛上气候宜人,属典型的暖温带海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天温暖,秋季凉爽。东楮岛最大的招牌和卖点还是其独一无二的胶东特色民居——海草房。据李凤晓主任介绍道,海草房以石为墙,以草为顶,百年不腐,由于其独特的材料和精心的院落布局,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凝聚着古老胶东人的智慧,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她还说道,东楮岛村现存海草房144户,650间,总建筑面积9065平方米。这些海草房保存比较完整,较好地保持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儿,能够体现胶东海滨民居特色,也是国内难得的生态民居活标本。因此,保护古村落建筑变成了眼下最重要的课题,作为一名测绘的学生,我认为首先应该掌握该村现有的海草房的规划图,对这些海草房进行细致的碎部测量,制作出一幅完整的CASS图,然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保护。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一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学习不是局限于书本,而是要对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掌握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7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