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先秦圣贤和诸子百家奠定了国学根基,自此,中国古典文化有了可依附之苑,各种思想,各种理论在此发展疯长。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对中国少年做出解读,告诉了世人少年应负起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天,一个科技感愈发厚重的时代,少年与国学,被联系在了一起,在我看来,少年之于国学,即是国学发扬复兴的希望。
今天是我们上课的第一天,我是给初中部的同学们上了第一节课,我觉得很开心,他们愿意去了解这些属于课本之外,可能不能帮助他们提升分数的东西,我看见的不是痴迷于手机游戏的麻木的神情,而是渴求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目光,微风吹拂过窗帘,阳光悄悄挤进来,照在他们的脊背上。不禁让我让想起了“民族脊梁”这个词。少年之于国学,犹如雨露之于枯枝,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国学像是一株被逐渐遗忘的古树,少年郎,翩若手执琼浆,自可令枯木逢春,万旧迎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不应该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是为了在谈笑间引经据典,以此哗众取宠,国学是国人对文化自信感的认同,不论是在飞速发展的欧洲,还是在贫苦落后的非洲,我们都可以保持一个平和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不骄不卑不亢,这是中国自古起对华夏人民的期待,我们讲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就必须依靠历史,我们的历史是书写在经、史、子集四部和蒙学之中的,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学,即,国学!
三下乡的第一节课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news/967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