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是福音还是梦魇
文/陈锦兴
12月19日,一个名为“员工互扇耳光”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在南昌一家美容机构的周年庆活动上,十多名女性员工身穿工作服,两两面对面跪着,大力扇着对方耳光,视频中能清晰听到噼里啪啦的巴掌声,背后的屏幕上大字写着“狼性团队”。该美容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在事后声称,这是“一个特意试的过程,不是说扇耳光”,仅仅只是为了培养员工的“狼性”。
“狼性”文化从何而来
国人自古就有托物言志的情结,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今的企业家。用一种动物的特征,形象地表达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企业通行的做法。企业文化只有被员工接受、认同才有可能转为实际的力量,企业文化的“狼性”倾向,正体现了企业家“让员工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心态。
华为和《狼图腾》加速了“狼性”文化的传播。《狼图腾》自2004年出版至今,已经发行300万册。该书由十几个连贯的“狼故事”组成,对“狼文化”做出了描述和定义。狼文化:自由、顽强、永不屈服、绝不投降的精神。该书出版发行后,备受好评。尤其是得到企业家的赞许。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就无比推崇《狼图腾》,认为“狼精神”是对企业文化无与伦比的超前认识。
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将狼的性格融入管理文化之中的做法,致使众多企业纷纷效仿。推崇华为的“狼性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嗅觉敏锐,善于捕捉机会。在大草原上,狼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它们的主要目标——羊或羊群,窥视着羊的活动规律甚至牧羊者的状况,一有机会,马上出击。从行业的发展到战略的制订,从价格的变动到竞争者的动静,企业无时无刻不需要这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狼性。
其次,富于进取心和攻击性,且不轻言失败。狼袭击羊时,常常是死死咬住,不会轻易放弃。而且狼并不是咬死一只便善罢甘休,而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这种富有攻击性、贪婪、执著的精神反映了许多中国企业为争取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心态。
最后是团队精神。狼很少单独出没,总是团队作战,所以才有“猛虎还怕群狼”之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团队精神的威力越来越受重视,这是众多企业尊崇狼性文化的又一个缘由。
华为的“狼性文化”
而一些企业完全无视劳动法对员工的保护,无视员工的个人尊严,居然让员工做出互扇耳光、学狗爬、当街裸奔等匪夷所思的行为。但华为的“狼文化”,并非强调残忍和反人性,而是狼的其他一些品质和秉性。
1998年,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首次提出狼文化主张:
狼有三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饶、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
要像狼一样嗅觉敏锐。狼文化的首要之义是敏锐的嗅觉,指的是危机感、远见与设计感。华为25年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面对危机、解决危机的过程。
华为狼文化的第二个定义,就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前些年华为倡导“薇甘菊战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贸易的频繁往来,薇甘菊的种子通过货运从南美洲到了深圳,它被称作“疯狂成长的恐怖野草”,可以从一个节点上,一年内延展到一千多英里,仅需要极少水分、极少营养就可以迅速地扩张。华为倡导的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与市场战略。
群体奋斗精神是任正非关于狼文化的第三条定义。华为最初十年中,由于既缺资本,又缺技术,更缺人才,所以倡导一种绝地逢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谁能让这个组织活下来,谁就能够分到更多的蛋糕。而如今,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将早期的个人英雄文化加以改造,使之演化成为群体英雄文化,成为具有凝聚力、类似于军队的族群。
而部分企业早已将“狼性文化”曲解成为奴化员工,唯命是从,不择手段的代名词。“员工互扇耳光”的视频曾在优酷上创造了250万次的播放量,这让外媒触目惊心。标题直接用“感到困惑”表达出西方媒体竭尽全力的思考。
“这太刺激了,不可思议。”
“满足了我围观女士打架的喜好,真想看她们扯头发。”
“我敢肯定,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美学。”
更有我们熟知的“员工晨练”,员工们重复喊着口号,一遍又一遍的赞美公司,跺脚直到气喘吁吁。
这种形式在团建策略中属于“操练型”模式。除此之外还有“表演型”团建模式。员工间互相拉扯,把自己反复撞到在布绳上,象征着冲破困难与障碍。“游戏型”团建,某公司在女员工胸前挂一串葡萄让男员工吃。是为了让员工身心愉悦。最为激烈的团建模式就是“惩罚型”,让员工跪地爬行。
除了“扇巴掌”、“爬行”之外,某银行直接使用“打屁屁”惩罚。某视频记录了培训师严厉的发问:“为什么你今天排在最低位?”
某员工铿锵地回答道:“因为我没有超越自己!”
“啪!”培训师的戒尺狠狠地落在了他的屁股上,响声越大员工的心里越激荡。
对于这些用力过猛的企业团建,他们往往会给与自己一个响亮的名号“狼性团队”。
“我们将狼的野蛮、残酷、贪婪和暴力的四个特征注入管理和日常运作。通过狼性精神,员工将提高自身的标准,并且永远不止步于前。在一家公司里,员工应该像狼一样充满血性。”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样解释他们的运作模式。
“狼性文化”何去何从
“员工互扇耳光”视频曝光后,也引起了网友对于“狼性文化”的思考。“狼性”究竟是该“去”还是该“留”?
@东北新闻网张莹:一个有狼性的团队,它的成员必然是懂得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狼性团队的成员做事有底线、有原则,他们可以为了团队奋斗拼搏,却不能为了团队违背自我意愿。他们知道,尊严是一切荣誉的基础,拥有自尊才能换来尊重。
而奴性则是一个人无条件的服从,是暴力恐吓、利益诱惑和思想禁锢下产生的无底线的选择。有“奴性”的人内心缺乏独立平等的思想,总会有低人一头的感觉,他们对于权力无条件的服从、追求,这类人在团队中是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任何团队领导人要想培养一个狼性团队,都要积极奉行人权主义,充分尊重团队成员的尊严和人格,给每位成员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培养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广西新闻网康伟:打造“狼性团队”,也应取精髓弃糟粕。所谓“狼性”,本身也不全是褒义。其恃强凌弱、自相残杀、群起攻之等兽性也是常常展露无遗的。我们今天向往“狼性”,还要去粗取精,有选择地吸收,如其嗅觉敏锐、不屈不挠、齐心团结、同甘共苦等,这些积极方面可以借鉴。但对于“互虐凶残”等糟粕面则应坚决摒弃,不能以丑为美、以错为对,防止“走火入魔”。
但也有人表示不该对“狼性文化”抱有幻想。一个叫做天外伺郎的人,曾经戳破过狼性文化的肥皂泡泡。天外伺郎是索尼前常务董事,他在一次采访中,将索尼的江河日下归结于“狼性文化下的绩效主义”。他认为索尼狼性文化下的绩效主义带来了如下恶果。
从1995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但最终,战斗力也消减了,挑战精神也消失了,团队精神也瓦解了。虽然“狼性”倡导人初衷是好的,但客观上却会给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凶恶、冷酷、残忍、嗜血、野蛮、无情之感,容易给人以错觉和误导,特别是当这样的狼性文化被片面强调时。毕竟企业要管理的是人,而不是狼。
http://www.dxsbao.com/news/84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