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时代的大师:沃尔特·克朗凯特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原创作品 作者:陈锦兴

时代的大师:沃尔特·克朗凯特

文/陈锦兴

“他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人再也不会像当年信任克朗凯特那样去信任一个新闻记者。没有一个主持人,没有一个新闻记者,能再次拥有那样的公信力”。

——《华盛顿邮报》那个“最值得信任”的人去了

2009年7月17日的晚上,92岁的沃尔特·克朗凯特平静的躺在曼哈顿家中,做与世人最后的告别。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得走了……”少了平时播报的铿锵有力,但没有显出挣扎和痛苦,平静得一如他在电视节目时的结束语那样:“事实就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这位享誉全球的美国“主持人之父”、美国新闻界的传奇和偶像级人物、“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在这一天与世长辞。

克朗凯特逝世次日,奥巴马称赞他:“像家人一样,让我们相信他,而且他从未让我们失望。”影星乔治·克鲁尼则表示:“我恨没有克朗凯特的世界。”

“他今年身体一直不好,5月就进入了弥留状态。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早晚要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副总裁皮特·赫福德这样说道。赫福德与克朗凯特共事十多年,一直保持着私人友谊。对于他,赫福德的评价是:“对于美国观众而言,克朗凯特就是最温馨的回忆。”伟人终要逝去,温馨的回忆最终也会停止,如同克朗凯特的声音,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逝世之前,克朗凯特偶尔会从乔治亚或缅因州的海岸出发,坐上他的Wyntje号游艇吹吹海风……这是克朗凯特向往的生活的一部分:“在夕阳落山前,将小艇停靠在无人的港湾……躺在摇摆的船上,倒满一杯红酒,看着星空,然后安静的等待夜幕的降临。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事了。”他说自己每天渴望做的一个白日梦就是:能驾驶他的船,离开这个“每天充斥着痛苦的世界。

事实就是这样,克朗凯特代表着美国一个时代的声音。他用一生来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使得美国人民的心与他连在一起。作为上个世纪对美国新闻界影响最大的传奇人物,克朗凯特的播报成为与“公正、客观、诚实”播报的典范。

事实就是这样,他曾带领自己的团队站在胜利的顶峰:在1962至1981年间,克朗凯特主持的《晚间新闻》收视率在同类节目中首屈一指,收视率居美国电视业榜首长达21年。每晚约有2000万人观看他的节目。电视新闻主持人“anchor”一词,也从1962年克朗凯特出任《晚间新闻》主播后开始使用。

事实就是这样,他是那个时代“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在1972年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克朗凯特超越总统,获评“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人们即使不信任总统,也要选择相信克朗凯特。从炮火连天的二战,到“肯尼迪总统遇刺”、“宇航员登月”再到抨击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揭穿尼克松政府“水门事件”丑闻和满是谎言和腐败的“越南战争”……他几乎曾报道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有的重大事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记者生涯之中,克朗凯特树立了一般记者难以企及的典范。

美国人说:“他是那个不安定年代里最让民众感到安定的声音,是最可信赖的人。”

踏上那条“投递一生”的线路

克朗凯特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约瑟夫市,6岁时便在街头卖报纸,中学时曾在《休斯顿邮报》打过临时工,那时候他的任务是每天在上学时给沿路的邻居送报,那是一条专属于他的报纸投递线路。克朗凯特曾说过:“那也是一份印着自己文章的报纸”。而正是这样的一条投递线路,他在上面走过了自己的一生。1930年,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加入梦寐以求的《休斯顿新闻报》,年仅14岁的他从得州大学辍学,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被KCMO电台看中,开始在电台解说橄榄球比赛并展露天赋。而KCMO的操守是克朗凯特所不能忍受的,年轻的克朗凯特最终选择离开电台,并于1937年投奔合众通讯社。

合众社是他的归宿。在这里,克朗凯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且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这让他学会了怎样准确报道、精炼写作、快速发稿。这些都给他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克朗凯特报名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登上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号战舰。他拿着摄像机,来回穿越在炮弹横行的交火线间,时刻在枪林弹雨间找准机会,向电视机前的美国人民发回最真实的现场报道。即便背后是炮火连天的战场,他也仍旧保持着一贯干练的报道风格:真实、精炼、沉稳,很快,他便成为二战最有名气的战地记者之一。当时新闻界的大师爱德华·默罗,一直默默把目光放在这位年轻的战地记者身上:“他能够去任何地方,从事任何报道,即使是需要搭乘一架战斗机去做现场报道。”爱德华曾邀请过克朗凯特加入自己的团队。但克朗凯特拒绝了这位CBS(哥伦比亚公司)传奇人物的邀请,并表示将潜心服务于合众社。直到战争结束后,克朗凯特报道了“纽伦堡审判”并从莫斯科报道了“冷战”的开始,再度受到业界关注。爱德华·默罗再次邀请他加盟全新的电视行业,克朗凯特才最终选择了加入。

1951年,在选择加入CBS的电视业后,克朗凯特首先在华盛顿新成立的WTOP电视台担任首席记者,并同时主持节目《目击现场》在此期间,他的播报才华展露无疑,被称做台里的“万事通”,并报道了赫鲁晓夫访美、原子弹爆炸等重大事件。

在1962年,CBS的另一档节目《你就在那儿》令克朗凯特的名声再次得到了井喷式的张扬。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节目结尾他那令人熟悉的结束语:“这是怎样的一天啊?这一天和所有的日子一样,充斥着改变和所有照亮我们时代的事,而你就在那。”

作为节目的当家人,他的要求一向严格,甚至于到了苛刻的程度。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信源可靠吗?你核查过几次?”几乎所有与他共事过的记者都被他这样追问过。 “每条消息都应该得到再次证实,最好是三次。”赫福德形容克朗凯特是生逢其时“那真是美国电视新闻业的黄金时代”。所有的这些,在为46岁的克朗凯特迎来事业高峰的同时,也为克朗凯特赢得了巨大的威信

见证时代,目击世界六十年

克朗凯特最满意的报道莫过于1963年11月22日,对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报道,当年这场最大的难点便在于,在当时大家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处理这样一场突发事件。

消息传来时,CBS新闻部没有一个人,那时正值午饭时间。当克朗凯特赶回新闻室时,丹·拉瑟已经在线上了“嗯……嗯……嗯……”半天,陆续赶来的同事们全都心急如焚的等待着最新的消息……

“这是一条突发新闻,我们可能要做连续的报道。”丹·拉瑟转过身说。

“要持续报道多久?”克朗凯特问。

“说不准,可能会持续很久”拉瑟回答。

中午1点40分,克朗凯特戴着眼镜,穿着衬衣,打断正在播出的肥皂剧《世界在转变》,向全美国人民报道了约翰·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遇刺的消息,在这一时段,几乎整个美国电视台都是克朗凯特的画面。他坐在新闻台前,持续不断的更新着这一报道。在这一历史性的画面中,人们能看到有一只手不断的将一篇篇新的报道,或者是照片递到克朗凯特的手中。

报道持续了几个小时,克朗凯特压下一切未经证实的消息,镇定的坐在台前不断宣读着手中接过的材料,更新着实况。他频繁的摘下眼镜,看着钟,似乎在压抑着心中掀起的情感巨浪。直到下午2时38分,克朗凯特悲痛的向世人宣布:“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之后他沉默片刻,摘下眼镜,轻拭眼角的泪水,望了望墙上的钟……此时此刻,他沉痛的心情和所有美国人民的一样。

1968年,克朗凯特在越南战争中,乘坐美国战机做战况直播。在1分30秒的现场直播中,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美国已陷入越战泥潭,我们在打一场赢不了的战争”并称越南战争充满了“谎言和腐败”。美国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在听到克朗凯特的言论后,沮丧而悲伤的对自己助手说:“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美国的中间阶层。毕竟,这不是一位年轻鲁莽的记者,而是一个资深的二战记者,一个无可厚非的爱国主义者。”

整整一年多,约翰逊都在为自己那场“赢不了的战争”而付出代价:失去美国民众的支持。当约翰逊声明不会再参加总统连任竞选并提前终止越南战争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克朗凯特的影响。而当克朗凯特抨击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时,同样也几乎没有人质疑他的真实性。

“下课喽!”然后静待夜幕降临

克朗凯特的声名鹊起也为他赢来了更多的名利。赫福德说:“他身上有一种魔力,普通人喜欢他,有钱人以邀他出场为荣誉。”克朗凯特最拿手的一个游戏,是和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总能逗得他们哈哈大笑,但在公众场合,他却总是慎言慎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1980年2月14日,64岁的克朗凯特在节目《晚间新闻》中播报了自己退休的消息。“对于这一刻,我准备了好久,但当它真正来临时,我又有些惆怅”。所有美国的观众无不大吃一惊。《新共和国》杂志评论道:“这就好比把乔治·华盛顿的头像从美元上撕下来一样。”

当时CBS给出的解释是:“所有员工必须在65岁时退休。”但据赫福德透露,公司是为了留住合同到期的新人拉瑟,才做出让拉瑟顶替克朗凯特,接手《晚间新闻》的决定。并且当时的拉瑟,在业界已小有名气,早已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

于是CBS找到克朗凯特,表明了意见。“老实说,克朗凯特不太喜欢拉瑟,认为他太过于急功近利。当然,拉瑟也没喜欢过克朗凯特。在他认为,克朗凯特早已过气。这是圈内人都知道的事。”赫福德说。

最终,克朗凯特选择尊重CBS的决定,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但作为补偿,台里认命他为董事。克朗凯特认为,这将使他拥有更大的权力为CBS做出决策。他开始着手为CBS打造一系列全新的纪录片。赫福德说:“事实上,克朗凯特从未真正考虑过退出。”然而,令人感到无奈的是,不久后CBS进行大规模人事调动。为了力捧新人拉瑟,避免产生竞争。CBS做出决定:禁止克朗凯特在任何节目中出镜。大受打击的克朗凯特愤然离职,决定永远的离开CBS。

之后的几十年间,新闻界内风起云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些重大的事件和变化背后,观众再看不到克朗凯特熟悉的身影。

克朗凯特曾在2006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感慨:“在我告诉自己将在65岁时离开CBS的消息时,此后的24个小时里,我便开始后悔,此后我天天后悔。”

“关于这个决定,我想他肯定后悔到死前的最后一天”赫福德回忆到。

“下课喽!老先生将手中的稿纸一丢,开心的大喊到”采访过克朗凯特的杨澜,在她的博客中这样描写他的最后一次播报。

http://www.dxsbao.com/news/739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祝福拨出温情,温情送上心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教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为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充分利用教师节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弘扬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激励全校教师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热爱教育事业;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 茶语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指尖传情,礼献师恩”——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节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为了让同学们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尊重,促进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强教师与学生、社会的联系,并推动师生的学习成长,2023年9月28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指尖传情,礼献…… 茶语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寻民生问题,助文化发展——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闻民三

为更加了解民生问题,明晰居民经济发展,2020年12月19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来到合川区文峰古街,就古街环境及旅游经济进行了详细调查。文峰古街自2014年因其蕴含的独特文化…… 印真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动动指尖,绿色环保——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绿色指尖”

虽寒风凌厉,志愿服务仍在继续。为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营造节能环保的校园氛围,2020年12月16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齐聚第四教学楼,展开新一期的“绿色指…… 周广川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关爱儿童,温暖如煦——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太阳花课堂

为了让社区双职工子女更好地学习成长,感受志愿服务的温暖,2020年12月13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与智能工程学院“智造时代,自动乐园”科普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志愿者们一同来到了…… 程书鸿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情暖紫荆,关爱敬老——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幸福来敲门

为了进一步弘扬无私奉献、敬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2020年12月12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的成员们来到了紫荆园社区,开展了以“情暖紫荆,感恩敬老”为主题的志愿…… 王治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探索汉字,助力成长——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白鹿课堂”

为充实社区留守儿童课余生活,提高他们汉字文化的传承意识,2020年12月7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白鹿山社区,与白鹿课堂的小朋友们度过新的一周。为更好地将汉字传承意识渗…… 胡俊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两院交流促发展,合作互助共奋进——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组织工作,2020年12月6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学生干部与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的学生干部开展了工作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主要对两学院的活动特…… 吴依琳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大实习队助力中学课堂:公开课磨课进行时

5月6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的吴婷玉同学,在2302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讲授。此次课程内容为初中…

矿大学子赴徐州“五一”之约,文旅志愿谱青春华章

矿大学子赴徐州“五一”之约,文旅志愿谱青春华章当五一的暖风拂过彭城大地,徐州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崭新的文旅姿…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长者学院4月第二期智能手机讲座活动圆满完成

为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第十周、第十一周举办长者学院第二期智…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座谈会

为推动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4月3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B505教室开展了…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大学课堂前移’名师和你聊专业”服务活动

为深化高校与基础教育衔接,搭建中学与大学的知识桥梁,让中学生近距离感受大学专业魅力,近日,传媒技术学院影视编导与技术…

最新发布

青春建功传精神,寓教于牌践使命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青年团员勇担时代使命,推己及人服务群众的思想,11月5日,福州大学信息管理于信息系统一班团支部成员立足团员岗位,从实际出发开展了楼号牌助力传精神活动。…
“心系埠子,情系留守”筑梦青年志愿系列报道(二)——乐于奉献,传递温暖
2017年10月21日下午一点整,文理学院团总支逐梦青年志愿者满怀热情地来到埠子镇,帮助那里的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进行辅导。…
携程虐童事件下,谁为“宝”而“保”
对携程虐童事件中网友的言论判断进行舆情分析。…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墨传计划”活动顺利完成
12月1日上午,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历时八天的“墨传计划”赠书活动在兴隆山欣园西门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分为捐书和领书两个部分,实现了书香的传递,为旧书赋予了新的意义。 …
德州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举办汉字听写大会
德州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于12月1日晚在求真楼3009教室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 …
行笃之旅,践行发扬绿色道德
为增强青少年儿童环保意识,2017年12月1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5级教育学班团支部携手校绿色环保协会环教部及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福州市晋安区长河路小学开展了主题为“行笃之旅,践行发扬绿色道德——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的团日活动。…
山东大学机械16.3集体聚餐
机械16 3集体聚餐 2017年11月23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6 3集体聚餐在上善坊成功举行。除了已转去工业设计的三个女生和一个受伤住院的男生,其他人都参加了。此次聚餐是自机械16 3成立以来第一次集体去校外 …
“美好青春我做主”2017红丝带青春校园行走进湖南师范大学
(通讯员 程菲 赵翘楚) 11月30日下午,“美好青春我做主”2017红丝带青春校园行于湖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正式举行。此次活动以“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为主题,旨在普及艾滋病的 …
福州大学2015级经济学团支部开展“学习十九大·全面促成长”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同学们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引导大家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2015级经济学团支部于11月30日开展了“学习十九大·全面促成长 …
农业工程学院男子篮球队于“迎新杯”篮球联赛中再创佳绩
农业工程学院男子篮球队于“迎新杯”篮球联赛中再创佳绩  本网讯(通讯员宁冰玉 文刘江峰 图)11月29日晚,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男子篮球队于学校中区体育馆迎来了南阳师范学院“迎新杯”篮球赛的关键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