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深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激发新时代青年力量

来源: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 作者:程丹 杨迪

近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2024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贵科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专题讲座,共200余名学生干部参加。

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持续每年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贵科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旨在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深厚、实践能力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凝聚青春力量创新举措培养马克思主义者。

“这一创新性举措紧密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现实需要,努力在显隐结合、知行结合中滋养学子心灵,涵育学子德行,大力传承优良校风,培育严谨学风,弘扬时代新风,推动主旋律更加高扬、正能量更加强劲。”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唐传淳说,目前该培训班已吸引了近千名青年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何确保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的培养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集中学习阶段,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或学者进行授课,课程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同时,组织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成员和学生党员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猴场等地,让青年学生在红色文化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自学阶段,鼓励学员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唐传淳介绍,学校为学员提供了图书馆藏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的自学资源和平台,确保学员能够在自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提升多维度能力,让青年融入地方发展

除了扎实的理论学习,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而“贵科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便是多维度的能力提升路径,通过开展领导力训练营、团队建设项目等活动,让学员在实践中锤炼自我,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具体来说,就是积极引导广大学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参与支教、扶贫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积极与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花溪如家敬老院、惠水县敬老院、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惠水县岗度镇、雅水镇等开展共建活动,组织学生就近开展特殊学校义务支教、关爱环卫工人、交通协管员、社区志愿者等公益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16万小时。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反哺家乡·我与家乡共发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长才干,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其中,“科院情·励志行·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中心队连续六年荣获团中央“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优秀课题”“优秀团队”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丰富校园文化,培育时代新青年。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潘婧怡说,学校始终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校园文化,让广大学子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学校依托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系统,建立第二课堂学生成长评价体系,构建了以活力科院运动篇、书香科院文化篇、暖心科院爱心篇、多彩科院文艺篇、创新科院专业篇、奋进科院实践篇等 6 个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近五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了 13 项专业赛事,“青年大学习”始终保持100%,在全省高校“青年大学习”排名始终保持在前十,获2022年黔南州“全 州五四红旗团委”、2023年度“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贵科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取得了显著成效。”潘婧怡介绍,近千名青年学生干部在培训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

未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将继续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实践平台,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http://www.dxsbao.com/news/6735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三月春风送温暖,追“锋”少年志愿行
60年前,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后的今天,雷锋事迹仍在传颂,雷锋精神仍为当代青年的指路明灯,其包含的理想信念、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焕发着无穷生机。…
学事迹悟初心,绽放青春光彩
“心怀天下担道义,寻访雷锋续新功。”为了深化支部成员对雷锋精神与红医精神的体悟与传承,福建医科大学2022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第一团支部展开了主题为“七十五载逢盛世,奉献青春正当时”的系列主…
传雷锋薪火,承志愿青春 2
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61年里,在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成为全国亿万人民的生动实践,以广大青少年为生力军的活动蓬勃开展。为了…
你是听不完的一首歌
你是听不完的一首歌“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要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第一次听这首《是妈妈是女儿》时,心中的爱意与酸涩仿佛找到了突破口,似泉涌一般。就同歌词一样,我的妈妈是第一次…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 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一名党员,传递党的声音是我光荣的使命。我会加强学习,用让师生能够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的方式开展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实、讲精、讲透。”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师罗琴说。自“理论宣传二人…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陆劲松: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陆劲松:副教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学、伦理学等。“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全力推进思政教学创新,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新体系。打磨思政“金课”,构建思政大课主阵地。“如何将…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坚持守正创新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健全“大思政课”工作机制,真正使思政课成为育人“金课”。自2019年以来,贵州黔南科学院坚持守…
“雷锋精神铸心间,无私奉献伴我行”主题团日活动
时间:2024年3月16日地点:A座112及湖南省雷锋纪念馆本次雷锋月,城地2202、城地2203、城地2101团支部开展了以“雷锋精神铸心间,无私奉献伴我行”为主题的班级团日活动。活动包括开展班会活动和雷锋纪念馆参观,激…
阴影里的花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阴影和挫折,很多人以为,接受阴影,似乎就是拒绝阳光。实则不然,今天的这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下面请让我们跟随一名实习生的视角来开启这段“旅程”。故事发生在我在妇科实习期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