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通过对毛泽东《实践论》的阅读,我了解了毛泽东思想中对于真理与实践的一些探讨,下面讲一讲书中的内容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改造世界
正文: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的一篇“发愤之作”。当时,随着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一些党内人士以“马列主义理论家”自诩,鼓吹“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指责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是“狭义的经验论”,最终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造成重大损失。全国正值革命关键期,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为端正党内思想,把革命带向正路,写下了这篇《实践论》。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并且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文章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其次,阐明了认识运动的规律是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不但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要经历从理性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再次,文章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即认识运动,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且要不断得进往复和发展,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规律。过去我们党犯过许多左倾或右倾的错误,其中很多错误就是因为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所以,要养成实践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实践论》为我们供给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有感性到理性,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细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同时,在认识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还依靠于感性认识,我们必需坚持反对“唯理论”即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事物要完全地反映整体,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用脑子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后要将理性认识提升到革命的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才能改造自我,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我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本事,尤其是实践本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勿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实践论》是一篇杰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贡献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既丰富和友展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行、知问题,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增添光辉的一页。它与《矛盾论》等为我们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需应当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进取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落实行动,用知识武装自我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注重理论实践创新,激发自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的活力,不断拓展自我的新视野。不断探索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我的素质,做到看清对象,有的放失,对自我,对社会生活的梦想付诸行动。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素质的本事,争取做有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http://www.dxsbao.com/news/5564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