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2年度资助项目进行了公示。由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邵吟筠教授主持的小型舞台创作项目《走近蓝夹缬》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
邵吟筠,舞蹈美学博士,温州大学舞蹈学教授、硕导,温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浙江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温州市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第六批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二批温州市特支计划“文科领军”人才,温州大学“青年榜样人物”、温州大学“最受学生爱戴教师”,曾获“浙江舞蹈奖”,为该奖项设立五届以来省内唯一理论类获奖者。研究主要集中于舞蹈美学视域中的歌舞电影研究和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两个方向,同时兼顾舞蹈作品创作。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级项目5项;创作指导的作品获国家级艺术作品类比赛荣誉6项,省级奖项18项。代表论文《自律与他律——-歌舞电影中的艺术融合》、《你我眼中的身体——关于舞蹈的现象学思考》、《曲终人未散——歌舞电影的影像符号分析》等,代表作有《走近蓝夹缬》、《匠心》、《那个年代的我们》、《心中的纸鸢》等,其中《匠心》获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舞台创作项目资助立项并结题,《走近蓝夹缬》获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立项。
《走近蓝夹缬》
编舞:邵吟筠、贺捷频
表演:王淑娜、施瑞徐子、金君睿、陈涵、陈帆等
作品介绍:
舞蹈取材温州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 蓝夹缬是千年传统技艺,主要流传于浙南地区,被誉为“雕版印染的活化石”、“蓝花布上的昆曲”。蓝夹缬工艺具有纯天然的材质以及朴实无华的传统风韵。创作团队据此精心设计,以柔美江南风的舞蹈体态和极具特色的劳作动作,宣扬当代大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的同时,刻画江南女子温婉秀丽、勤劳智慧的隽永形象,表达传统工艺的魅力及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邵吟筠说:
我是在瑞安长大的,再大一点就到乐清去了。这两个地方都有蓝夹缬工艺制作,那个时候很多人家里都会使用这种蓝夹缬的布,包括被单或者杯罩这些最常见的日用品。像这种被子我是盖过的,那种给人感觉到粗粗的棉布,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特别是夏天在盖蓝夹缬被子的时候,凉凉的触觉,直至现在都还让我印象深刻。因此,哲学界会有一个身体美学的回归,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身体感觉很多时候是优于理性思维的,身体的记忆是永恒的。所以当我看到蓝夹缬的时候,便再次激发了我记忆深处的东西,让我有了很强烈的创作欲望。希望用作品留住这份记忆,留住一项地域文化带给一代人的记忆。
小时候的蓝夹缬记忆在邵吟筠心里绘制出蓝白相间的梦,作为温州舞蹈家协会主席、温州大学教授的她,通过创作,将她和蓝夹缬的记忆,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在舞台上,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一富有温州特色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以“染印”与“水乡”双重意象构织起江南富有舞韵的叙事模式,刻画江南女子温婉秀丽、勤劳智慧的隽永形象。
此次作品立项,是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在国家基金项目上的又一次突破,显示了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艺术学科的研究实力,并对提升学院在艺术领域的创新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刘信义
http://www.dxsbao.com/news/4356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