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和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实践十九大精神,深入了解基本国情社情民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增长实践才干,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重庆师范大学校团委及相关上级部门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敲响。今天,马克思主义学院24名志愿者背上行囊,来到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海兰村。
出发前,整体社会实践团成员怀着期待坐上开往海兰村的车。达到目的地后,实践团成员看到了与想象中不一样的新农村,整齐划一的整体布局和热情好客的村民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的成果。
上午九时,实践团成员到达海兰村活动广场,宣讲团成员在此搭建场地,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及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进行阵地宣讲,在给一位老大爷讲到脱贫攻坚工作时,老大爷深有感触,主动向宣讲团成员说起村里的扶贫措施,宣讲团成员能深刻的感受到老大爷对党和政府的感谢,感受到政策在基层流动和实施。另一部分实践团成员则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流动宣讲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了解到海兰村村民的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村里的土地是自由流动的,村民对土地没有使用权,村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土地种植农作物,这样的方式也保障了村民基本的生活作物需要。同时,实践团成员也了解到,村内的基础设施较完善,从幼儿园到老年公寓,从节日礼物到文艺汇演,村里的老百姓都十分的满意。但是,实践团成员也了解到村里的群众反映渠道快捷性以及便利性不够,舆论监督制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时差性,在今后的村务工作中,村委会全体干部应该更加注重群众问题的反馈,为政务工作增添保障。
下午两点半,实践团中组建的访谈小组围绕群团改革对海兰村管理党群服务的团支部书记柯昌龙书记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从群团改革的定位、村内实施的具体措施、群团改革后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海兰村是最基层的群团组织,群众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我们主要侧重的是学生、待业青年、创业青年以及老年服务问题的交流和解决。”柯书记说到。针对群团改革的具体实施问题,实践团成员将学校活动开展与海兰村活动开展进行对比学习。海兰村群团改革实施同校内群团改革具体措施相同,都是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进行,线上建立网上团支部、线下搞活动。通过网上团支部的建立与活动的举行,村民之间加强了联系与接触,能够互相信任和帮助,增强了凝聚力和群众参与度,村内事务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挥活力。柯书记同时也谈到:“只有依靠群众,我们的基层政务工作才能越办越好。”
海兰之行,践于行,内化于心,群众力量增促于行。
http://www.dxsbao.com/news/41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