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祭祀习俗之根,溯节日文化之源。6月27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传统节日调研团队的队员们历经三个小时的车程,辗转来到位于繁昌县孙村镇的中分村,开始了暑期社会实践第三天的调研活动。
素有“小南乡”之称的中分村始建于永乐八年,是一个山清水秀、白墙黑瓦的江南小村。绵延六百年的历史中,中分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以徐氏祭祖习俗最为著名,曾于2008年被认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师范大学传统节日调研团队此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探寻中分村徐氏祭祀习俗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方向。
“白发苍苍思万千,眉毛长长绪百年”,身着一身军装的老人徐孝旺在得知团队的来意后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徐老师不仅是安徽省优秀党员,还曾于2013年被评为“中国好人”。从民办小学退休之后,他便一直在村里的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遗址当义务讲解员,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千万游客讲解着中分村的民俗传统与抗战故事,可以说是中分村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在徐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中分村文化站。在文化站内,徐孝旺老人拿出了徐氏宗谱与徐氏祭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书,与队员们一起分享了徐氏祭祖的故事。
徐氏的祭祖分为春节、清明与中元三次祭典,因为历史传承的原因,只剩下春节、清明二祭,称为“做春节”与“做清明”。每年春节,吃完年夜饭之后,家家户户必须进行的活动不是看春节联欢晚会,而是前往位于村中的徐氏祠堂给祖宗上香行礼。徐氏的礼节严格,不论辈分大小,上香之前必须洗手以示对祖宗的尊敬。相较于“做春节”,“做清明”显得更为讲究。从200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徐姓后人从全省、全国各地赶来,就连旅居台湾的宗亲也有了与亲友团聚的机会,祭祖活动如一根纽带,将徐姓宗亲们联结在一起。祭祀队伍从徐氏祠堂遗址出发,徐姓子孙们列队整齐,伴随着清脆悠扬的唢呐声,前往位于寺冲的徐氏墓群为祖宗扫墓。“徐氏的墓葬形式非常特殊,各种合葬墓屡见不鲜,其中以父子墓、婆媳墓、兄弟墓为典型代表。”徐孝旺老人自豪地说到:“在过去那个婆媳关系紧张的年代,婆媳合葬可见咱们中分村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徐氏家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础。”
探寻徐氏祭祀习俗,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在徐孝旺老人热情的讲解中,传统节日调研团队的队员们初步认识了中分村徐氏祭祖习俗的传承现状,也对中分村这座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有了进一步了解。未来几天,他们还将在此进行更加深刻的调查研究。
(文/杨波 图/吉文龙)
http://www.dxsbao.com/news/23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