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不论大小,责任为重;贡献不论多少,尽力为要;力量不论强弱,价值当先。当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工作需要相冲突时,当环境变迁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时,当自己所做的事情只是默默的贡献,不被他人所传扬时,你还能否做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你是否还有着不言苦累心如初的动力?有人可以做到,还做的很好,他就是西安科技大学的曾社教老师。在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暑期大学生赴西安校友建功立业调研实践团的采访下,曾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他的故事。
曾老师在向同学们讲述
将工作融入生活
曾老师于1989年9月到西安科技大学工作,一直在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实验室工作。由于对地质行业的热爱,当领导谈到博物馆需要一个义务讲解员时,他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这项工作,而这一担,就是15年。或许在别人的眼里,这只是一份工作之外的麻烦,但是在曾老师的眼中,讲解地质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年讲解80多次,每次讲解时长都超过40分钟,讲解时间更是不分节假,不辞昼夜,在周末5点起床前往地质博物馆准备,在忙完学院事务的晚上9点接到讲解任务更是常态。很多人说他忙得都没有生活了,曾老师听到后却大手一挥笑笑称:“义务讲解博物馆就是我的生活,我和这些矿物标本们已经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来看看它们都感觉我的生活缺了些什么。”
曾老师正在地质博物馆里讲解
将新意融入讲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地质博物馆被更多的人知道,普通模式的讲解已经满足不了各类人群的需要,因此曾老师不断创新自己的讲解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曾老师现在对各个年龄段的参观者介绍地质常识都不在话下;随着地质博物馆逐渐承担起对外交流、地质及相关专业学生实习、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工入学爱岗敬业培训、校友返校聚会以及中小学生地质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窗口,曾老师的任务越来越重,可他仍然兢兢业业,还常常自己琢磨怎样才能讲的动人,在对中小学生讲解时,曾老师还编了一些顺口溜和打油诗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曾老师在为学生团体讲解
将经验化作文章
为了以后别人也能够更好的讲解博物馆,曾老师将自己十五年来的讲解经验和地质基础知识写成文章来指导学生,在写文章的途中,也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多次修改。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曾老师的文章写得够好,被西安博物馆的编辑看中,将他的文章收纳进了《西安博物馆》一书中。编辑通知曾老师时,曾老师称:“只要我能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发一点光热,就是我的光荣,我感到很荣幸。”
收纳曾老师文章的《西安博物馆》
曾老师的工作仍在继续,他的志愿服务精神正在浸染着我们的心灵。调研实践团将会带着曾老师的精神继续前行!
http://www.dxsbao.com/news/195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