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英语四级考试这一天,“双培生”许欣第一次回到她的母校——北京工商大学。
当天早上7点,天蒙蒙亮,许欣和另一名双培生就开始从中央财经大学出发。她们要从北到南穿过整个北京城,近70公里的距离,地铁换乘4次,才能到达北京工商大学。
“这是第一次回来,心里有些慌慌的。”尽管下午才参加考试,许欣和同伴还是早早地就出发了,担心坐错车,担心找不到路,一路紧跟着手机导航。
虽然高考后她被录取的是北京工商大学,但被“双培计划”选入后,从开学报到、军训到上课,她一直都在中央财经大学。
这源于2015年北京市推出的高校“双培计划”。许欣是“双培计划”首届招收的幸运者之一。
2015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出“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该计划由“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培计划”等三部分构成,其中“双培计划”颇受争议。
据公开文件《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显示,“双培计划”每年会遴选出一批市属高校优秀学生,按照“3+1”、“1+2+1”模式,到在京的部属高校进行为期2-3年的中长期访学。该计划每年在京投放约2000个名额,选拔适度向远郊区县倾斜,其他部分则将采取在市属高校学生中遴选的方式,适度向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倾斜。
2015年该计划在京招生2008人,招生专业共计122个。据《北京晚报》报道,当年,首都医科大学“双培”、“外培”计划在各区县录取最高分为655分,最低分为553分,最高分差达100分以上。
对于这些双培生,有人羡慕“刚过一本线就能去清华、北大读书”,有人不屑“就算去了也是跟不上”,更有人不服“为什么这个计划主要针对北京户口的学生”?
这些被选中的“幸运儿”,自己的感受又是如何?
2016年12月中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数位参与“双培计划”的学生。于他们而言,“双培计划”是他们实现“名校梦”的捷径,即使高考有着100分的差距,仍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
但他们在学校的经历却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觉得“集两校宠爱于一身”;也有学生在学校积攒了满肚子的委屈,课业跟不上,学习挂科,对未来迷茫;有学生甚至表示,“两个母校却都不是亲妈”,“王家的孩子,偏偏要去李家呆着,累得要死,找工作时却还是王家人。”
一本的分数能进重点大学读书
高中时,许欣曾多次路过中央财经大学。
她说,自己成绩平平,从未想过会和这所“感觉高不可攀的名校”联系起来,没想到几年后,她被“双培计划”录取,中央财经大学成了她的第二所“母校”。
今年9月,原本应该按部就按入读北京工商大学大一的她,因被选入“双培计划”,未来4年将在中央财经大学访学三年,最后一年再回到北京工商大学,继续大四的学业。
实现许欣“名校梦”的,正是2015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出的“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中的“双培计划”。
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在大学4年里,将有2至3年时间进入对应的在京部属高校访学,如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大四则回到母校继续学业。
这些被选中的学生,无需交纳任何额外费用,访学所需经费全部由北京市级财政按生均10万元/年的标准,补贴给接收访学学生的中央高校。在对应高校,他们被称作“双培生”。
许欣告诉澎湃新闻,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指导老师建议超过一本线不足60分的同学都试试。许欣连忙回家询问家人意见,父母惊讶且茫然:“真的可以去央财读书吗?”
“双培计划”2015年才开始实施,可供参考的信息有限,学习效果、用人单位及国外大学的认可程度都是未知数,但许欣和家人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她说,自己高考分数并不突出,想要就读名校,总要承担一些风险,“只有好处没有风险,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
“我一直相信环境能造就人。”许欣说,名校学风好、教育资源丰富,周围同学也都是所在地区的佼佼者,“读书时大家都有过和学霸做同桌的心愿,如果能参加双培计划,那整个班都是学霸。”
许欣将“双培生”比作“时间拉长的海外交换生”,虽然拿不到名校的毕业证书,但将来无论找工作还是考研,都可以把这段学习经历放在简历里,“起码对保研很有优势。”
正如许欣所言,“双培计划”实施指导意见的第十条明确指出:交流学生参加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被推荐;部属高校可优先考虑录取参加“计划”市属高校学生。
与许欣的目标明确不同,2015年高考后,陈磊被父母强制报名参加了“双培计划”,理由则是为了“留在北京读书”。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高考成绩并不差,足够报考外地“211”,但因是家中独子,没出过远门,父母不想让他离家太远。
“双培生的学费是按照市属大学的费用交的,有的甚至比本校同学的学费还便宜很多。”陈磊说,“既能留京,又能在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书,也算给我们北京人的一点福利吧。”
据他介绍,“双培计划”名额按区分配,按照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即使未被“双培计划录取”,也不影响入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就是一时好奇,报名试试。”
2015年,陈磊成功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录取,也被选入了“双培计划”,因此,除了录取通知书是来自首都经贸外,陈磊的开学报到和军训都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于母校,和许欣一样,陈磊感觉很陌生,他坦言:“从开学到现在,我还没去过一次首都经贸呢。”
不敢大声说“我是贸大人”
对原本的母校首都经贸,陈磊实在一无所知,而对眼前访学所在的对外经贸大学,又有着重重的隔阂。
与许欣努力地融入中央财经大学不同。陈磊却担心,“在两所学校都没有归属感,最终也都没留下什么痕迹。”
陈磊告诉澎湃新闻一件事,
曾有对外经贸的学生在闲谈中,半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你们能来贸大?你们都是有钱的少爷吧。”他当场翻脸。
“可能是我反应过度了,但我真的只是远郊区县的普通考生,不靠关系不靠贿赂,经过正规程序来到这里,想老老实实地学点东西,却频频被误解调侃。”意外成为“公敌”的陈磊变得敏感而警惕。
他也曾尝试竞选对外经贸的社团,试图通过社团融入这所学校,但却失败了。社团负责人告诉他:“你的表现非常出色,但考虑到一些因素,我们认为本社团不是很适合你。”
“什么因素?是不是因为我是双培生?”陈磊会这样想。
“双培生看似‘集两校宠爱在一身’,其实亲妈不疼、后妈不爱,背后有很多压力和心酸。”他强调,他所在的区县教育资源并不丰富,但有些本校学生,出身省城重点中学,享受全省最好的资源,从而脱颖而出考入名校,却反过来说他不公平。
与此同时,双培生还是和本校生在成绩上存在不小差距,需要承担更大的学习压力、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勉强应付学业。
“之前经常学习到凌晨两三点,即使这样,还是挂了三分之一的科目。”陈磊说,学校为学习有困难的双培生专门配备了“红色助手”,由双培学校的学长学姐来给双培生辅导学业,但也收效甚微。
“有时想想也挺后悔的,王家的孩子,偏要去李家呆着,累得要死,找工作时却还是王家人。”陈磊说,入学一年多,自己积攒了一肚子的委屈,却不被理解、无处申诉。
他告诉澎湃新闻,在名校读书,不仅不能转专业、辅修,因为课业难度大,成绩会比在原来的学校低很多,从而影响未来申请出国读研和找工作。
“有人说有这个经历就是有优势,但国外大学的招生官真的能分清对外经贸和首都经贸吗?你说你在名校这几年,素质能力都增强了,你觉得找工作时HR会相信吗?”
而关于推免保研,虽然“双培计划”中提及在同等条件下,双培生可优先被推荐,部属高校也可优先考虑参加“计划”的市属高校学生,但陈磊并不看好,“直接点说,我们在对外经贸学的课程难度要比首都经贸高很多,但推免时还是要回到首都经贸,又不是说我们在对外经贸读书,就可以从对外经贸推免。”
更让他失望的是,不同于中央财大、清华等的混编上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双培生单独分班、单独分宿舍,在这里,他始终有一种无法融入的隔阂感。
我究竟算哪所学校的学生?陈磊曾试图确认自己的身份,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他没有底气像对外经贸大学本校的学生一样,大声说:“我是贸大人!”
担心遭误解,有些不良情绪和心理落差也需要克服
陈磊的困惑并非个例,在知乎上,有双培生无奈控诉:“双方学校都没有做好接纳我们的准备,甚至相互踢皮球,两个学校的运动会,谁都不会叫‘双培班’的学生。”
也曾有双培生在微博吐槽“双培生不能参加大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还有学生称,双培生在培养学校没有选民证,四六级考试也需回原学校报名,而原学校仅给双培生留了一个小时的报名时间,不管他们是不是正在上课。
还有双培生抱怨:“双培生处于三无地带、常常朝令夕改,学分制度、课程设置也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选课难、有些学校的双培生要比本校生多修学分等。”
录取高校是北京工业大学、访问高校是清华大学的双培生张墨说:“我父母也一直很担心周围同学会对我存在误解。”
他告诉澎湃新闻,11月2日,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曾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双培计划:名校里的中等生》的深度报道。
报道称,2015年,共有2008名学生通过了“双培计划”的选拔,其中有约40人去了清华大学,在精密仪器、社会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开启了他们的清华生活,“这项政策为成绩刚过一本线的北京学生提供了上名校的机会。”
报道还提及,一名和清华大学本校学生高考成绩相差近100分的考生,在上微积分课时,由于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第一周的作业只能靠抄宿友才能面勉强完成。
在大一上学期,这名双培生两门课不及格,成绩在全系80多名同学中排名72。该报道直言:“
挂科的情况在‘双培’的同学中并不少见。有的同学在发现自己跟不上大家的进度时,选择了放弃,从此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篇报道一度在校内和知乎平台上引起激烈讨论。
对此,另外一名2015年入学清华大学的双培生告诉澎湃新闻,看到这篇报道,自己确实有些紧张,“因为身边有些同学其实都不知道这个计划,很怕别人知道后,会有一些流言蜚语吧。”他坦言,这也是他不愿接受采访的原因,“说太多难免会被认出来。”
张墨的父亲也担心这个报道会对儿子有什么影响,甚至特意注册了知乎账号,现身说法,称自己年轻时一心向往空军,可空军偏偏不招北京人,他也只能服从政策。
“其实高考成绩比较低,并不代表不思进取、不学无术。” 张墨强调,某个区域的学生分数低,并不一定是智商问题,也有可能是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不平衡。
“也许我终将是这里的过客,这里却是我永远的家。”说完这句话,张墨沉默了一会,突然向记者讲起《天方夜谭》里的故事,“有个清贫但快乐的普通人,因机缘巧合进入一座宫殿,那里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可他才享受了一会,就被赶了出去,他非常怀念城堡里的生活,从此郁郁寡欢。因为他看见了界上最美好、又不属于他的东西,”
想到几年后,就要离开熟悉的校园、要好的同学,回到相对陌生的北京工业大学,看着窗外清华大学的景色,一阵难过和不舍向他袭来,“希望自己可以有个好心态吧,能克服这些不良情绪和心理落差。”
更多觉得是机遇、挑战,也是难得且珍贵的体验
尽管如此,对于在清华大学的学习体验,刚刚入学3个多月的张墨评价仍然很高。
他说,除了学籍这个底线不能触碰之外,清华给了双培生完全同等的教育资源。作为双培生,他们有两个学校的学生证、一卡通(清华大学的一卡通有效期为三年),在两所学校都可以畅通无阻。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张墨的母校,不仅为双培生保留了宿舍床位,还提供一定的交通费,用于双培生来往两校交流,体现联合培养之意。张墨说,两所学校他都经常往来,“我还是更希望有两个母校的感觉,而不是割裂。”
对“双培计划”,许欣由最初的怀疑也很快变为了肯定。乐观的许欣带着满满的冲劲在央财努力学习,她一直觉得“双培计划”是机遇、挑战,更是难得且珍贵的体验。
她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平时在央财并不会刻意隐藏“双培生”身份,有时在校园里偶遇了母校北工商的同学,她也倍感亲切,还被同行的央财学生笑称:“你的娘家人来看你了。”
在入学初期,许欣一度担心遭到区别对待,“怕学习跟不上,也怕和同学相处不来,更怕被孤立或看不起,心情忐忑。”很快就发现自己多虑了,非京籍、非双培的学生大多都不知道这个政策,而央财本校生和双培生的差距,感觉也没她想象的那么大。
许欣说,除了微积分这类容易挂科的科目被换成了知识点类似、但难度更小的课程外,其他科目双培生都是和本校学生一起上课、做作业,相处得非常和睦,而学校对双培生也没有太多特殊化管理。
许欣告诉澎湃新闻,每个学校的做法都不太一样,中央财经大学为双培生设计了很多人性化细节,帮助他们适应在央财的生活,“老师对我们很关心,但不会放松要求,感觉自己和本校生是一样的。”
随着“双培计划”的逐渐完善,许欣等双培生在央财也有一套学籍系统,分数、体检可以直接从系统录入,“我们在央财的校医院也有病历本,收费也相同,只是报销时要回原校,非常方便。”
而北京工商大学也从未停止对双培生的关心,即使许欣等人不在学校读书,但学校还是给他们发了校园卡,欢迎他们“常回家看看”。
12月17日回母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时,许欣还专门拿着校园卡到北工商的食堂体验了一番,但找食堂也让他们费了不少时间。
对于这所陌生的母校,许欣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找考场和食堂就算逛了下吧。”考试结束后,她和同伴就匆匆赶回了中央财经大学。
乐观的许欣带着满满的冲劲在央财努力学习,她一直觉得“双培计划”是机遇、挑战,更是难得且珍贵的体验,从未觉得后悔。
“双培计划打开了部属院校的围墙,让市属院校的学生与高水平名校得到交流,获得进步。”许欣说,她承认与本校同学相比,自己可能并不优秀,但这个平台给了一次努力的机会。
与澎湃新闻记者见面时,许欣手里拿着即将要寄出去的明信片,封面上都是中央财经大学雄伟的校门,或中央财经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入读3个多月,她已经将自己看作半个“央财人”。
常以“不忘初心”自警的许欣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在双培生中名列前茅,“压力真的比高三还大,但每个个体都代表着这个群体,我想证明,双培生也能成绩优异。”
许欣希望毕业后能通过考研名正言顺的回来央财,而这也是多数双培生的愿望。
外界有羡慕也有嫉妒,让双培生们“更珍惜机会”
对于“双培计划”,被选中的圈内学生冷暖不同,圈外的看客却大多意见相同,矛头直指:计划偏袒北京户口,不公平。
2015年因12分的差距与梦想的中国人民大学失之交臂的魏松,在入学后不久,得知父母北京朋友的孩子高考刚过一本线不到20分,却因“双培计划”进入北京大学读书。
“我不太明白,既然这个计划是为了教育公平,那为什么只针对北京户口的学生?”魏松说,即使是北京远郊区县,在教育资源上也远比他所在的小县城多,但他们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承认自己得知这个消息后有些心理不平衡,他觉得这个计划确实不公平,“本来北京考生考北京的重点大学就比我们这些高考大省的学生容易,现在人家甚至差几十分都能上,我们还能说什么?”
而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外省市学生并不在少数。
在知乎平台上,每每涉及“双培计划”的问答,下面总有许多人在冷嘲热讽,甚至写段子调侃:“男孩告诉女孩,我走后门去了北京,报了双培计划,二本分就能上清华。”也有人称,“双培计划”会成为“非法高考招生的合法途径”。
对此,有了解详情的网友会耐心解释,“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培计划”其实不仅仅面向北京户口,也有部分名额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而且根据先期试点情况,未来也不排除会适时调整。
也有双培生试图用个人的例子来进行辩驳。
“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计划,就觉得我们就是走后门,托关系的,但实际上,毕业后又拿不到毕业证书,只是过来读书,风险也是很大的。”许欣说,双培生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学生,并非报名就能上,她身边很多双培生学习能力并不比本校学生差。
多名接受采访的双培生向澎湃新闻表示,外界的羡慕和嫉妒,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了入选“双培生计划”的珍贵,会珍惜和利用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
对于类似陈磊反映的单独分班、分宿舍,导致部分双培生感觉与本校生隔阂、无法融入等问题,12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该校招生办也给出了解释。
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确实是将双培生单独分班,但是课程都是一样的,和普通学生并没有差别。
“宿舍的话,因为我们本科生的宿舍都在一栋楼里,并没有隔得太远,学生之间沟通没有问题。”该工作人员称,学校对双培生和普通学生都是一视同仁,迎新、社团等活动都是一起参加的,不会区别对待。
此外,她告诉澎湃新闻,为了让双培生更好的融入学校环境,除了“红色助手”帮助双培生的生活和学习外,每学期期末考试前,还会组织优秀学姐学长给双培生开讲座。
“如果有双培生反映在学校无法适应,希望返回原学校,可以和原学校进行沟通。”她说。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会对双培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跟进了解,暂时未听说有学生学习跟不上或者生活不适应。
对于“双培计划”目前的实施成效及未来的发展,澎湃新闻记者曾多次发函、致电北京市教委,截至发稿尚未取得回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许欣、陈磊、张墨、魏松皆为化名)
http://www.dxsbao.com/news/18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