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北京中关村二小近来发生的学生受伤害事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引发了关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的广泛讨论和反思。如何让此次事件真正成为我们关注校园安全的开始,促使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出台,从而能够保证无数的孩子能够在将来不必因为受欺凌而恐惧上学,成为了当下公众所关心的一个话题。
事实上,美国的公立学校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80年代也深受校园暴力的困扰,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94年国会通过《学校安全法案》(Safe Schools Act of 1994),该法案通过联邦政府拨款的方式鼓励各州的公立学校实施暴力预防措施,对校园暴力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对违反规则的学生实施包括“开除”在内的惩罚措施。到目前为止,美国50个州都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反欺凌法案”。因为这一系列法案的出台以及民众的对于欺凌事件的认识和参与度的提高,美国学校的暴力事件在21世纪初有了大幅骤减。
在我新近出版的《儿童保护: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一书中,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发生在美国儿童保护领域的划时代事件的研究发现,所有这些历史性事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都起源于一些普通民众在儿童保护的某一方面的诉求。这些普通民众可能是一个家庭妇女或者一个社会底层的家长,而这些始于民间的诉求之所以能够得到重视,并且最终成为立法和社会的共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迅速得到了社会上层人士以及民间团体的帮助。没有这些个人和组织在专业知识、金钱、社会关系网络上的帮助,这些民间诉求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在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中,值得欣慰的是这位母亲在与学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并没有保持沉默,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做这样一件事情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家长绝对是儿童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没有大人勇敢地为他们站出来说话,孩子在遭遇困境的时候,通常是没有能力自己为自己发出声音的。这位母亲的文章之后所得到的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也许是她自己都始料未及的。那么,在校园欺凌这样一个严峻的现象通过这位普通母亲的诉求引起关注之后,我们的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上层要怎么样接过这一棒,才能让这个一个危机转换成造福千千万万的孩子的契机呢?
制定校园安全计划以及对大众的教育
美国康涅狄格州曼斯菲尔德镇公立学校家长手册。作者供图。
解决任何一件事情,美国社会和学校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就是教育,教育,再教育。只要在网站上输入“校园欺凌”这几个关键字,你就可以看到从学校,到民间组织, 到政府的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教育资料。这些教育有针对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等的,告诉民众如何发现和解决校园欺凌现象。比如说,这些宣传资料一般会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一定要报告大人(老师或者家长),不要想着自己解决,或“以恶制恶”。为了自己的安全,你在报告的时候,可以要求匿名(并且很多学校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匿名举报的方式,比如说意见箱,或者是热线等等)。
“安全校园氛围计划”中对“欺凌”的定义长达一页多。
当我就校园欺凌现象的问题采访我家附近的小学校长的时候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每学期开学分发给每位家长的“家长手册”翻给我看。在这个大开面的“家长手册”的开始部分,有13页纸是介绍本学区的“安全校园氛围计划”,内容包括:对“欺凌”的详细定义(根据“家长手册”的定义,“欺凌”不仅仅限于“身体”上的攻击,它可以是包括书面的,口头的,电子的,甚至是对另一个学生做的某个手势,只要是让这个学生感受到了身体上或情绪上的伤害,或者是让这个学生感到害怕,这些都算在“欺凌”的范围之内。);学区和学校负责校园安全的行政负责人;每个学校都要组成一个校园安全小组,并制定自己的校园安全计划;关于欺凌现象的报告和调查流程;如果一旦确认了欺凌事实的存在,接下来应该实施哪些措施;学校对于欺凌事件的调查的详细记录所应该包括的要素;关于预防和干预欺凌的教育资料等等。该计划指出,在调查的过程中,如果校长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欺凌行为构成犯罪,校长应该通知执法部门。
美国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现象从上到下是非常重视的。在采访过程中,校长指出,她是这个学校欺凌现象的直接负责人。也就是说,老师或家长会把关于欺凌现象的报告通报给她,由她涉入调查,并且邀请学生以及双方的家长进行谈话。美国学校的校长通常活跃在教育的第一线,对自己学校里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课堂里的问题学生,老师通常会带到校长办公室和校长谈话;如果哪个学生获得了荣誉,也会到校长那里领取奖品,和校长共进午餐等等。另外,学校还配有心理咨询人员。如果欺负人的孩子有心理上的一些障碍,这个孩子会被纳入学校的特殊教育范畴,如果有需要,会配备专门的老师跟进,对孩子实施专门的训练和疏导。
在校园欺凌这件事情上,学校方面有一个坚决的态度以及相应的应对计划非常重要。孩子世界里残酷的“以强凌弱”的现象一旦出现,如果没有一个来自学校的鲜明的态度,校风就会变得越来越“正不压邪”。到后来,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感觉到不安全,连老师都会觉得受到威胁。在这一点上,学校以及学区需要制定出像刚才提到的完善的校园安全计划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我们对“欺凌”事先有一个详细的定义,我们就不至于像这次事件发生后,还在争论“玩笑”和“欺凌”的界限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很多国家都在校园欺凌问题上做过不少的研究工作,我们在对“欺凌”的定义以及应对措施上都可以加以借鉴,并且也要加强对民众的教育,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以及应对能力。
校园欺凌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在采访的过程中,校长还特意提到,她在学校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交及情绪”方面的发展,促进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分享和了解,在班级里营造的一个爱和帮助的氛围。她觉得这一点对于制止校园欺凌现象非常有效,而她的做法也得到了学区的大力支持。一周中有四天的时间,每个班都会在早上花半个小时开一个班会,班会上孩子们大多会围坐在一起,进行彼此的问候,并且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有趣的事情。
美国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班级营造一个爱和互助的氛围,以及从小就培养孩子强烈的规则意识。校长提到的这个做法,我在其他小学也都有观察到。我还记得有一次观察他们分享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口吃,说话半天说不清楚,但是老师没有跳过这个孩子,而是耐心地倾听,并且让旁边的孩子帮助他表达自己,这一切对周围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国内校园里越演越烈的校园暴力,其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在我们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大的文化氛围上的诸多问题。一味地追求分数以及通过分数来考核老师和学校,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学习,而不太重视培养一个孩子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以及对于孩子之间爱和互助关系,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才有可能带来改变。美国联邦政府对地方公立学校政策的干预能力不大,但是会通过资金的杠杆来鼓励学校进行改革。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学校安全法案》其实就提供了一笔总额五千万美元的经费,凡是有志于实施暴力预防措施,以及对暴力采取零容忍态度的学校、学区和教育机构都可以来申请这比经费。联邦政府的这一态度成为了美国学校治理校园暴力的开始。由此可见,国家有一个具体、有效和宣明的导向是可以对地方学校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孩子每天所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养料。这包括孩子每天接触到的媒体节目、电子游戏以及阅读刊物等等,其中暴力和成人化的语言、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美国带孩子这么多年,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电视教育节目以及丰富的儿童阅读读物对这个国家的孩子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我在研究中提出大力引进这些电视教育节目和阅读读物的希望。它们的语言和内容纯粹,充满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爱;它们不仅教孩子语文、数学、关于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同时也教孩子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人和人之间的尊重、友爱和行为礼貌。这些电视节目和儿童读物能够经得起最严格的审查,但是又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巨大的、普及式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有这样高质量的精神养料,他们会更有能力和办法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会有更多的爱和温暖来支撑彼此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暴力和伤害也会减少很多。
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校园暴力,也折射出家庭和家庭教育所出现危机。夫妻关系的不和,家庭暴力的频发,婚姻家庭的瓦解,以及由于种种家庭问题而导致的父母对孩子关注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的粗暴化,这些都深深这影响着我们的孩子的内心和行为,让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缺少了第一层的防护线的保护,也让施暴者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帮助。网上有案例提到有些孩子在学校受到严重的校园暴力,但是却并未引起家长的注意,直到孩子采取自残的手段才引发关注,凸现出作为父母一方的严重失职。因此,在校园欺凌这个问题上,家长们也应当深入反省是否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否认真关心过孩子的内心。
有研究表明,生活在暴力家庭环境下的孩子会更容易成为施暴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者把美国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背后的原因归结为美国婚姻和家庭的瓦解。在美国,西班牙裔,黑人以及移民聚居区(通常有较多的贫困、单亲和问题家庭)的公立学校有根深蒂固的暴力问题,以至于人们已经把这些公立学校和暴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学校的学生上学每天要带上武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样的学校通常都要配上大量的保安来维护学生和老师的安全。一位学者这样描述这些学校的安保措施:“走到学校就像走进了机场,来迎接欢迎你的有金属探测器,安保人员,还有工作人员拿着对讲机走来走去。 在纽约的一个拥有150教员的城区学校(inner city school),就有110个安保人员来负责学校的‘安全’ 。” 尽管这种情况绝非理想状态,但在教育风气差、校园暴力的多发的校园,加强安保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治理校园欺凌现象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学校和各级教育机构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可以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也可以成为我们痛下决心的动力。最后,我想借用美国家委会创始人艾丽丝·伯尼100多年前,在面对孩子的困难处境时所说的一句话来做为勉励:“让我们不要再喋喋不休地抱怨哪些事情做不了了;让我们看看有什么是能做的,并且确保它能够实现。”
(本文作者为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教育发展专业硕士,教育政策和管理博士,现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州立大学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新书《儿童保护:美国经验及其启示》于2016年9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http://www.dxsbao.com/art/18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