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第七讲
微格教学方法与操作要点
核心提示: 4月19日下午,在第七期“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讲座上,曹敏惠教授以“微格教学方法与操作要点”为主题,结合自身学习微格教学方法的经历 ,与130多位近四年入职的老师进行分享与交流。
曹敏惠在演讲一开始便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教学设计?动科动医学院教师周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教学设计即是针对学生需求,按照课程大纲要求有目的的传授知识的过程。曹敏惠给予肯定的同时,通过探讨一幅主题为“教狗吹口哨”的漫画,针对当下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学习贵在改变,教学应符合学生需求,教与学不可分离,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能只是单方面地讲出知识而不注重教学效果,要做到有效教学。曹敏惠由此提出了微格教学方法。
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并按照BOPPPS教学模式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曹敏惠解释到,“B”即导言(Bridge-in),“O”即确立学习目标(Objectives),第一个“P”是前测(Pre-Assessment),第二个“P”是参与式教学(Participatory Learning),第三个“P”是后测(Post-Assessment),而“S”则是总结(Summary),BOPPPS模块是微格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并能让教师有效地设计和讲授一门课程。
曹敏惠特别提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可控制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利用BOPPPS模块,年轻教师能够迅速掌握授课节奏,显著地提升教学效果和自身教学能力,也能够让资深教师进行自我审视,改进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效果。
曹敏惠将微格教学与使用模拟设备练习驾考科目二进行对比后提出,微格教学就是将教学过程微型化、规范化、即时化、声像化,微格教学关注模块的成效,不纠结教学内容,不针对个人特质。 在解释 “教学效果为什么得不到改进“这一现象时,曹敏惠认为是因为找不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她借此谈到,微格教学就是让教师能从学习者的角度,虚心接受他人建设性的意见和支持性的建议,陈述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断地挖掘自己,反思自己,并
从中获得鼓励。
结合自身十六年来的教学经验,曹敏惠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变”即 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她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无止境,只有做到这“三变“,方可不断前进。
据悉,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在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首先在北京教育学院展开了学习研究,并进行了实践。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教委师范司的意见和要求,先后举办了七期全国部分教育学院教师参加的“微格教学研讨班”。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微格教学作为一种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很快便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微格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扩展到中等师范学校、许多中小学和部分高等师范院校。
http://www.dxsbao.com/news/156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