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8月19日起,湘潭大学法学院赴湘西自治州暑期实践团开展为期一周的题为“聚焦精准扶贫下的‘隐形贫困’问题”的三下乡活动,回顾调研访谈内容和实地问卷成果,团队成员们颇有感触,纷纷生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心声。
三下乡启动仪式合影
何为“隐形贫困”?百度热词“隐形贫困人口”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也可以说这些人不节制消费。而团队成员所研究的“隐形贫困者”不完全等同于这些新时代里的“新穷人”,目前我们对“隐形贫困者”的定义大致分为几类,本篇主要描述其中的一类人——因灾、因病、因学等致贫或返贫的群体。
调研前,团队成员已对上述三小类返贫人群做过简单分析,例如:第一,因灾致贫者,一般而言莫过于遭受财产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第二,因病致贫者,一般指家庭收入担负不起巨额医疗费;第三,因学致贫者,指无力供养子女上学进而致贫。
赶赴调研路上的成员
然而实地走访中,终觉不同,团队成员了解到一户集灾、病、学三类于一体的贫困户。家有四口,母亲患有长期哮喘和宫颈瘤,自2016年起,曾动过几次手术,至今丧失劳动能力,卧病在床;父亲亦因病导致劳动能力弱,只能靠着打鱼贴补家用。虽然有着高达65%-85%的医疗报销比例,但也支付不起基数巨大的医疗费,往往需要向信用社原息贷款。
此外,大女儿是省外某高校在读学生,每年需要缴纳高额学费、住宿费等,还要每个月不低于1300元的生活费;小女儿年方四岁,在读幼儿园。国家对贫困户本科生一次性补贴5000元,当地政府再一次性补贴2000元,这也只能勉强缴付第一年的学杂费,其余生活费还得向亲戚邻里借。
该户人家为易地搬迁户,由当地政府出资协助建了新房,但是入住地离原有土地路远且险,往返一趟要花费数个小时,没有农户种植的土地成了荒地,没有土地的农民需要买米、买菜,原本享受到的生态补偿也随易地搬迁而取消,无形中又增加了生活负担。
与贫困户实地访谈
在走访之后,一位队员谈出自己的感受:“我们无法预料到这个脆弱的家庭未来将是什么样的光景,但触目惊心的现实写照却呈现在众人面前。国家政策下的“隐形贫困者”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怀,需要后续措施为扶贫工作增实效,添实益。”
http://www.dxsbao.com/news/1358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