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我校暑假社会实践号召,同时为延续和传承粮油食品学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18年7月29日傍晚,携着满满的行李箱,“执子之手,与子同乐”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出发,前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德美支教服务点,进行暑期支教活动。
跨越千山万水,驶过曲盘山路,支教团队抵达目的地。卸下一身疲倦,小队成员与支教服务点负责人讨论了教学方案,服务点负责人总结孩子们具体教育状况以及成长路上的经历,团队了解到开设课程除辅导作业外还有其他课外课程,比如朗诵课,音乐课,同时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导致了其内向自卑,针对这些情况,团队成员修改教学计划,最终确定如下课程安排:
十六天的支教日程,队员将孩子们接到德美支教服务点开设4节课程。课程有文化课(弟子规、作业辅导、阅读写作),口才课(朗诵、演讲、辩论),心理课(心理辅导、团体游戏),体能训练课,安全教育课,手语课,观影分享课。
起初,志愿者们因初次支教而稍显紧张,可孩子们的纯真渐渐感染了他们,大家的支教热情愈发高涨,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在缩短。
朗诵课上,有人问,哪里是你的家,我回答,向东方走······童稚中夹杂着坚定顽强的声音在教室回响;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是他们对未来的坚信,对未来的向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是简简单单的对视,而是想要看到对方的内心深处,目不转睛拉近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欢声笑语充满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手语课上比比划划,指尖在眼前划过,内向自卑、不爱交流的他们懂得了分享,也感到聋哑人的不易。我是怎样的人的分享、默声合作作画编故事……无一不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自己,了解到对方。安全是任何事的保障,安全教育课上,小学生养成了安全意识,如红灯停,绿灯行,中学生远离校园暴力,关爱同学,大学生远离校园贷等。
8月8日清晨,伴着蒙蒙细雨,团队成员们前往三位被受助学生的家里。汽车行驶过一个多小时的蜿蜒山路后,抵达贫困家庭--这里没有城市的高楼林立,有的只是破落的土坯房;没有穿着华丽的行人,有的只是朴素无华的村民。家里劳动力薄弱,但却有着几亩孕育出胡麻、土豆、大豆的良田,团队成员帮助他们收割,除草,并为他们送去在学校挑选好的衣物。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这些孩子们在幼小的年纪承担了太多她们不该承担的。想起我们生活在一个美满的家庭,还有人为我们承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不容易,内心一阵酸楚涌上心头。相信此行一定会让团队成员感触颇深,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便会想起在大西北绝美的蓝天白云下,在这黄土高坡上还有一群人承受着生活的巨大困难慢慢前行,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8月13日傍晚,迎来了毕业晚会,孩子们将这十六天所学展现给一直帮助自己的爱心人士。《游击队之歌》虽女子主场,但气势不减,真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节奏性强的《小跳蛙》让全场所有人沉浸在欢快里,演出者们忘记了羞涩痛苦,想象着自己就是一只可爱的小跳蛙;一首《感恩》唱出对爱心人士的心声;这一晚的他们自信快乐。
“十六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在这十六天的时间里,让我从以前的不爱说话和不爱交流变得爱和朋友爱交流,爱说话了,我真的很高兴,谢谢你们。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与开心,感谢哥哥姐姐们对我的关心以及鼓励,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也没有像今天下午一样流着眼泪离开你们。在开学之后我一定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
“我们不说再见,常常联系!”拒绝了离别的悲伤,因为我们坚信我们很有缘,一定会再次相遇,只是时间问题。
支教活动就这样结束了,每每看到支教中的照片,心里总还是留恋与欣喜。尽管只是短短的十六天支教,但那群孩子给团队成员们的却是一生的回忆。家庭经历变故,他们变得内向自卑,不爱与他人交谈,但这一次活动结束,孩子们非常高兴,放飞了自我,比以前更加坚强,更爱分享自己。而对于成员们来说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收获了很多体会与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短短的实践活动似乎成为了一种形式,潦草过去,其实不然,时间再短,我们之间总会有心灵触碰,孩子们总会发现世间的美好,把自己唱给他人听。
http://www.dxsbao.com/news/1335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