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大国重工,感悟工业兴国。近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河南省、重庆市社会实践团”一行走进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五个重工业企业,在工厂员工的带领下,了解企业发展历史,考察调研重工业企业是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升级等问题。
图1 实践团来到中信重工
图2 实践团来到中国一拖
通过本次对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的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其企业崛起背后的艰苦发展历程,收获颇丰,现归纳如下:
1·“借机”谋发展
现今,多数重工业企业因为工业产能过剩等各种因素进入了其自身发展瓶颈阶段,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成为了各个重工业企业的首要难题,而中信重工的应对方法则给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些启示。
2004年初,中信重工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果断调整结构,实现了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的转移,主机制造向工程总承包的转移,建材设备为主向煤炭、冶金、水泥、有色、电力等行业均衡发展的转移。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最终使企业走出低谷,让这个“共和国长子”重焕生机和活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煤电油运紧张、原材料价格暴涨,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考验。中信重工再次抓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壮大自己,在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发展自己的重大战略机遇,在一片萧杀中以出色的经营业绩“带来一股股春风暖意”。
图3 团队成员走进中信重工车间内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危机中其实蕴含着很多机遇,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敏锐地发现它、抓住它。中信重工就非常善于将危机化为机遇,这一点是很值得其他企业和我们学习的。
2·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中信重工的发展思路核心就是“变革创新”。目前市场的态势不断变化,客户的需求不断更新。以变革创新适应市场和引导市场是企业智慧的外在体现。永不停歇的变革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
图4 成员在中国一拖博物馆内认真学习企业相关历史
中国一拖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体制改革,剥离办社会职能,减轻了企业发展负担;坚持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使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体制性弊端局部得以攻克;在坚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同时,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内部活力逐渐增强。
而我们也深刻意识到,外界再怎么变化,不如自身主动变化,改革才是永恒的主题。
3·人才是制胜的关键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只有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才能围绕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知识生产力,挖掘知识资源创造财富。
正因如此,各企业近年来开始关注人的塑造。他们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例如中信重工的“焦裕禄精神”等),在企业治理的各个方面都注重“人”的潜能与创造力的发挥,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图5 团队成员来到中信重工内部的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形成企业“致力于发展”的指导思想,企业又用这种指导思想,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培养、打造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正是各重工业企业成功转型的诀窍。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均对重工业企业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型升级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相信成员们在这次实践中收获的知识与经验一定会为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限裨益。
供稿|东北大学2018年信息学院赴河南省、重庆市社会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news/131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