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让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三峡工程,进一步调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2018年7月1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同行宜夏”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坝进行参观、学习和调研。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我国治水史上的创举。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其巨大的综合效益,成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工程建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场。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同行宜夏”实践队通过游览三峡工程展览馆,得知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的论证和决策;改革开放保障了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进一步展示我国人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同行宜夏”实践队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实地游览、导游介绍,得知三峡工程的发展历史:从1932年至1989年,历经孙中山、毛泽东两位伟人,三峡工程从最开始的一个开发设想到具有高水平建设和运行巨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队伍,三峡工程的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而今三峡工程已成为人们旅游和瞻仰的亮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300万人(对国人免收门票)。很多国际政要为三峡工程点赞,港澳台及华人华侨携祖孙三代参观三峡,肃然起敬。
经过亲临现场,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气势恢宏以及蓬勃气势,实践队全体队员一致感慨,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推动了我国基建战线和重大机电装备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使我国由水电大国跃升为水电强国,“三峡品牌”已享誉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巍然屹立的三峡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成的民族工程、圆梦工程,是改革开放铸就的大国重器,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精神铸就的丰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news/129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