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传承传统文化,吉首大学志愿者湘西塔卧调研石雕技艺

来源:吉首大学 作者:文欢 谢双

  本网讯(通讯员文欢谢双)红色塔卧,它有名不只是因为是革命老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一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的民间技艺——塔卧石雕,所谓“塔卧岩匠遍天下,塔卧石雕甲江南。”这里,走出了以“湘西鬼才”李宏进为代表的一大批匠人,塔卧石匠已成为该地脱贫致富的生力军。近日,吉首大学志愿者走进红色塔卧,调研塔卧石雕技艺。

  (图为塔卧石雕匠人张辉人为志愿者介绍塔卧塔卧石雕文欢摄)

  一雕一刻展现红军魂

  塔卧是革命老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曾在此建立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中共湘鄂川黔边省委、省军区等旧址目前保持完好,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来参观学习,开展党性锻炼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因特殊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塔卧石雕和红色文化产生了深厚的联系,塔卧石雕具有红色基因,承载着红色精神。志愿者走访了塔卧镇政府相关负责人。据他们介绍,现在塔卧镇很多红色景点的浮雕、碑文等等都是由塔卧石匠一笔一画刻出来的。塔卧石匠用他们的技艺,用精良用心的作品表达自己对革命先辈的敬意,展现红军魂。

  志愿者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塔卧烈士陵园遇到正在为烈士雕刻墓碑的李师傅。在志愿者采访他时,他说道:“烈士们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生命,为他们刻碑,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要用心做好。”

  (图为李师傅为烈士雕刻墓碑黄霜双摄)

  “岩匠村”的故事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志愿者了解到塔卧镇有一个“岩匠村”——广荣村。7月21日,志愿者们来到了这个传说中著名的“岩匠村”。

  与志愿者想象的不一样,这里并没有充满叮叮当当的声响和灰尘飞舞的繁忙的做工场面。志愿者们满怀疑惑。带着疑惑志愿者开始了调研工作。在走访村干部和村民的过程中,这个疑惑解开了。

  据该村支书李发敏介绍,自己以前也是岩匠,前几年没有再做了。目前村子人口3000多人,有近1000名岩匠。因为考虑到经济效益的缘故,所以这些岩匠大都选择外出到周边县市、湖北、贵州等地做事了,目前村里在家的岩匠不多。所以,今天没有看到志愿者想象的场景。

  在调研中,志愿者们看到了李发敏和石匠张辉飞的石雕作品石狮子、蟾蜍等。这些雕刻手法细腻,形象生动,充分展现了塔卧石雕精细的工艺。据走访村民了解,该村已经形成一个较完备的石雕技艺传承体系和就业辐射区域。因此,才会形成“岩匠村”的美誉。光荣村2016年实现脱贫,生力军就是庞大石匠队伍。

  (图为广荣村村支书李发敏向志愿者展示他的雕刻作品邓水银摄)

  走出国门的塔卧石雕

  通过调研,志愿者了解到,塔卧石雕已经跟随匠人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了解,较早走出国门的塔卧石匠有丁云树等一批著名匠人。他们把塔卧石匠带出国门,把塔卧石雕技艺带到了东南亚,北非,西欧等多个地区。尽管不能于他交流,但志愿者们从村民的口述中,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浓浓的自豪感。

  群众心目中塔卧石雕的带头人物,就属“湘西鬼才”李宏进了。他的代表作品有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恩施女儿城、彭水蚩尤土家风情园等,个个都是大手笔。据广荣村干部和塔卧镇介绍,他每年要从塔卧带出石匠几百人,帮助塔卧石匠实现就业。另外,他多次参加对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永顺塔卧石雕。塔卧石雕,跟随着无数塔卧石匠的脚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于塔卧石雕匠人的情况,志愿者从塔卧镇政府了解到,塔卧石匠数量庞大,仅外出的就有30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也有3000多人。文化富农,勤劳致富,塔卧,这个著名革命老区,老百姓靠着勤劳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http://www.dxsbao.com/news/1205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赴益阳市桃江县暑假社会实践团开展闭营仪式节目排练
(通讯员:蒋嘉伟 何泓亮 王靖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赴益阳市桃江县暑假社会实践团闭营仪式召开还有两天,在学校内,闭营仪式的节目彩排正在紧张进行。 节目形式有合唱、歌舞、武术等,形式多样化 …
石湾陶瓷博物馆秀陶艺
2018年7月19日,“石湾瓦,南风陶”第四天出发,今天我们来到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在博物馆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一番不一样的陶塑文化。…
化工学院2017级14班暑期进行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实践活动
  化工学院2017级14班暑期进行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实践活动  2018年7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2017级14班“纪念台儿庄战役胜利八十周年,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暑期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7月19日,实 …
岭师小螺号助力乡村教育——神奇的生物
生物是当代的重大科学课题,然而却又是至今依旧了解甚少的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2018年7月25号,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生物这一学科,全方面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潜能,岭师小螺号社会实践队生物科学技术专业 …
于石湾公园,看居民对陶塑文化的了解
2018年7月24日,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石湾瓦,南风陶”社会实践队抵达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石湾公园,于公园内采访不同人群对于石湾陶塑文化的看法,并对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且总结分析,得出相关认知。…
到群众中去,听听群众对于石湾陶塑的看法及建议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上午,岭南师范学院石湾瓦南风陶社会实践队来到佛山石湾公园,采访公园里的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石湾陶塑文化的看法,并对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小厕所 大文章丨 德州农厕改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了解和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了部分优秀大学生,以山东德州为实践基地,以“鲁班青年”下乡 …
商学院社联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跳马镇政府实地调研
调研陶塑的脚步永不停止
2018年7月25日星期三,今天是“石湾瓦,南风陶”社会实践调研队的最后一天行程。为了能够把我们过去九天的经历形成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15个队员在最后一天决定整理出所有资料。…
岭师小螺号助力乡村教育:指尖上的玫瑰
为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7月25日,岭南师范学院小螺号社会实践队在潭边村小学开展了一节手工课,指导孩子们用海绵纸折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