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系统运作的新兴力量,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群体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乡村振兴不能少了大学生“方阵”。
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初心使命。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地处川西平原的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被誉为“竹编之乡”,为进一步了解道明竹编,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竹编韵与天府味”团队来到了地处道明镇竹艺村的赵思进工作室。
作为道明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赵思进的工作室里,各种竹编艺术品琳琅满目,除了传统的箩筐、凳椅、提篮、食品包装盒等竹编产品外,还有竹制灯具、图画工艺品等。道明竹编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主要材料为当地特有的慈竹。赵思进更擅长立体竹编,他选用更有韧性和弹性,且硬度较高的白夹竹,更易让作品成型。在工业化器械化的时代,手工业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手工无法被机器替代,手工让作品更有温度。手工业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为传承道明竹编,作为传承人,赵思进采取了开班教学并宣传竹编技艺的方式,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到道明竹编,感受到道明竹编的魅力。竹编技艺的发展更需要把作品展示出去,不少手艺人与企业联系,借企业的平台让竹编从竹艺村走出去。对于道明竹编未来的发展,赵思进有自己的看法:竹编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传统的编织方法比较困难,现在的竹编主要采用抽象编织的方法,抽象编织与传统编织截然不同,传统编织有一定的方法和技艺,具有技术含量,在时代的发展中,抽象编织也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抽象竹编是新时代竹编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发展的主流,但却成为了这个时代中竹编技艺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
通过走访当地村民,我们了解到,自竹艺村成为以竹编艺术品为生的网红艺术村,许多村民从外返乡创业,编织手工竹艺品在家门口卖,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住宿、餐饮,或就在家乡当起了导游,不用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能够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的发展,竹编技艺的发展与传播贡献了自己绵薄的力量,还可以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不用分开。乡村振兴带给村民的不只是外在的影响,更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竹编韵与天府味”实践团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来到当地开设的竹编体验馆进行竹编体验,在村民的帮助下,一条一条细竹条在成员手中不断交换、穿插,最终成为精美的小竹篮。
实践团在这过程中过得非常充实,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很轻松的完成,在这途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一代又一代青年不畏艰险、奋力前进、坚持不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一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百姓就有幸福,这才是大学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自己价值的真正意义!
http://www.dxsbao.com/gongyi/4494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