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段晓莉 田晨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的救赎。

——题记

一段刻骨铭心的友谊,一个是富贵的大少爷,一个是先天不足的仆儿,看似不可能存在的挚友的关系,却在人性的救赎与毁灭之间展开了一场盛大的博弈。

阿米尔,像是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样,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尽自己一切努力想要博得父亲的关注,却一次次的被打击。那个最终走投无路的男人,杀了爱妻,捧着杯子流下一颗颗眼泪,泪珠化作珍珠,盈满杯底,这是阿米尔创作的第一个故事。当他拿着去给父亲过目的时候,得到的是父亲的不屑和鄙夷。他的父亲,是年轻时“赤手空拳和一只黑熊搏斗”的孔武有力的典型普什图人,本来是可以让阿米尔引以为傲的巨贾,却和阿米尔在爱与恨的边缘纠缠。这样一位热衷比武的武夫膝下竟出了叫做阿米尔的柔弱书生,他热爱创作,更是在少年时就饱读诗书,然而这样令人艳羡的经历,在父亲眼里可谓一文不值。他本应是上马定乾坤的少爷,是和父亲一样“让魔鬼跪地求饶”的武夫,但是懦弱胆怯的性格让父亲对他心生厌恶,以至于落得父子二人同在屋檐下,各自不同区的尴尬境地。

或许处在这样的童年之中,阿米尔长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孩子,他一面克制自己不去让父亲生气,一面想方设法讨得父亲的欢心。但另一个人物的出现,让他的嫉妒心彻彻底底的爆发了,这个人,就是与他羁绊了一生的哈桑。

天生兔唇的哈桑,是阿米尔一出生就跟随的仆从和玩伴,他们生于同一片屋檐之下,共同吮吸一位乳母的乳汁,一起玩闹一起成长,就像双生花一样的彼此依存。身为仆人,哈桑没有上学的资格,只好每天和父亲阿里一起照料阿米尔一家的衣食住行。某天他从一些下三滥的士兵口中偶得自己的身世谣言,他在刚出生时就因为丑陋的兔唇被母亲抛弃,自小和阿里相依为命。他是卑微到谷底开出了花儿的蒲公英,虽然自己渺小的不值一提,却没有停止过播撒爱的种子。

“哈桑和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同一个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

他是宗教中最弱的什叶派、阿富汗国最低贱的哈扎拉人,他生而为仆,只懂衷心护主。所以在阿米尔怕的颤抖的时候,他站出来字字铿锵的说道,“到时候别人会说你是独眼龙阿塞夫,如果我对准你左眼的话。”

所以有了“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喀布尔就是那一片生长着这棵石榴树的地方,苏丹就是国王的意思。既然阿米尔是国王,那么哈桑就是国王之手,任劳任怨。

所以有了“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样强烈的真情,让我不禁唏嘘。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到底能承载住多少的情深意切,能掩盖住多少的虚情假意?

“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如果我喊出来我生命中剩下的光阴将会全然改观。但我没有,我只是看着,浑身麻木。”

“结果,我跑开了。”

“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制,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爸爸紧紧的抱着我,不断的抚摸着我的后背。在他怀里,我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那感觉真好。”

我想起了阿米尔在后山拿着那本经常念给哈桑的书,试探性的问出那句“如果,我让你去死呢?”;

我想起了哈桑在雪中强掩痛楚,血渍浸染了洁白的雪地,手中紧紧握住那只蓝色的风筝,“阿米尔,我追到了。”;

我想起了阿米尔掀开毯子,露出那块昂贵的手表,身后是哈桑的木鄂……

那年冬天以后,哈桑的兔唇消失了,可是他再也不会笑了。

此后阿米尔和父亲开始了逃亡之旅,他们劫后余生,幸运的在美国度过了后半生的安宁时日。那段时日,哈桑如人间蒸发一般的从他的世界中彻底消失。父亲辞世后,拉辛汗从阿富汗赶回来告知他关于哈桑的现况,得知了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以后,阿米尔震惊之余,也开启了他的自我救赎之旅。

索拉博,一个新生命的出现,给了阿米尔重生的希望。如果前半生的阿米尔是在哈桑“千千万万”次守护中安存,那么后半生的阿米尔决心将自己对哈桑的所作所为一一弥补,而这一切的承担者,都转移到了这个叫做索拉博的孩子身上。

“‘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吹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回,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我体无完肤,我并不知道有多糟糕,后来我才知道,我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耳边仿佛回荡着阿米尔的这句话,我好像看到他在笑,那种涣然冰释的笑容,好像是冰封了万年的冰山一隅,终于盼到了一丝暖阳的青睐。

闭上眼睛,回忆一幕幕涌入,儿时的陪伴,少年的背叛,父子的矛盾,家国的战争,个人的救赎……

我在知乎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写在故事的开头,在此引用,借以解释我对自我救赎的理解。

“在面对自己犯下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的错误时,会产生两类人。一类人是逃避、隐瞒、甚至欺骗,总之不想直面错误,不愿承担责任,害怕认错带来的痛苦,最后跟随时间的路过慢慢忘却。另一类人逃不过良心的谴责,从此种下心结,备受煎熬。而解脱的办法却只有一个,即正视错误,承担后果。”(作者:扶梁)

愿我们都能敢于承担后果,正视人生的自我救赎的过程。

http://www.dxsbao.com/art/844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奔赴山海,与“爱童行” ——暑期实践队实践纪实(十五)

中国青年网黄石7月17日电(通讯员杨双瑞)经过十多天的支教服务活动,“爱童行”实践活动也即将迎来尾声。临近活动结束,“爱童行”实践团队积极准备文艺汇演活动,带领各班同学努力排练…… 杨双瑞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查看全文 >>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下乡:支教献爱心,奋斗写青春

中国青年网王曙村电(通讯员杨双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到乡村一线去实现人生价值。“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为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杨双瑞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查看全文 >>

艳阳三伏天,难阻“爱童行”

艳阳三伏天,难阻支教梦——暑期实践队实践纪实(二)中国青年网黄石7月3日电(通讯员杨双瑞)“爱童行”实践队经过王曙小学昨天一天的磨合后,已经较为熟悉本班的学生。同时也发现到教学…… 杨双瑞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湖南师大实习队:长郡双语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教室里,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成员戴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授课。戴颖此次授课内容为“6…

最新发布

音乐舞蹈学院“喜迎八十华诞&#8226提振学院内涵”2018年学术活动周圆满落幕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朴永光讲授《多主体、多样化表述的传统民间舞种类与形态》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陈永博士讲授《土家族音乐的研究现状和后续学术空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灿烂千阳》读后感
我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合上书的瞬间,我的脑海中回荡着那句阿富汗诗人Saib-e-Tabrizi在参观喀布尔之后创作的诗,“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 …
《群山回唱》读后感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继《灿烂千阳》和《追风筝的人》之后,这是我读的第三本,也即将是最后一本胡塞尼的小说。在搜索这三本中的任何一本书时,我常常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这本书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富兰克林的家族和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通过他这些经历展现出他如何自学成才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观其一生,富兰克林并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生于一个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之中,由于家 …
富兰克林自传英文版摘抄
1 As the chief ends of conversation are to inform or to be informed,to please or to persuade, I wish wellmeaning and sensible men would not lessen their power of doing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解忧杂货店…
探析日本文化特性
日本文化…
白鹿原读后感
白鹿原…
湖北民族学院举行“践行爱国主义 争做优秀大学生”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汇报
6月18日,湖北民族学院第三届“践行爱国主义 争做优秀大学生”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汇报会在医学院会议室举行。来自医学院的3位新疆籍少数民族优秀毕业生代表进行了成长汇报发言,学校2017年新招聘的两位少数 …
山重水复,迷踪而后起;长风破浪,蛰伏而后立
人生不是一场一帆风顺的旅程,沿途总会有玫瑰与风暴共舞;年华需要用努力和成就点缀,青春应不枉激情和汗水。大学四年,对于已经成功考取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的于林海来说,是挑战,是选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