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瑞士联邦委员会政府会议通过决议,将对动物保护行政法令进行修正。虽然在此次修正中,瑞士政府将重点放在了对狗的保护上,但是其中“将保护龙虾在下锅前拥有无痛死亡的权利”法规的提出却出乎人们意料。
传统屠宰的“深城府”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之为‘福礼’了。”这是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对中国传统过年习俗的描写。同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这样的歌词也向众人展示了大部分中国人喜爱在喜庆的日子里宰杀牲畜进行庆祝的传统。
作为传统农耕国家的中国,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种植农作物为生。根据“物以稀为贵”这一准则,肉类的价格通常较高。西汉典籍《盐铁论·散不足》中这样描述肉价:“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而这里所说的“中年之收”,一般是指普通年景里一个家庭一年的全部收成。因此往往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民众才会买肉享用。每逢过年过节,中国的许多地方都会宰杀动物,通过各种不同的烹饪手法,绘制出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并且在华夏地区,过年过节宰杀牲畜通常被用于祭祀神灵、祈福保佑,所以人们会对从清洗到制作的一系列流程都较为注重。据《中国民间禁忌风俗》记载:农家过年杀年猪,需要完成择期、请徒工和祭刀这几项前期准备工作。
传统新年时,年猪是最为普遍的屠宰对象。因此,人们在杀年猪上讲究也最多,尤其是在仍然保留着大量传统风俗的农村地区的居民,对于这样的习俗更是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宰杀的日子必须要选定在黄道吉日或者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有时还会对屠宰的师傅进行挑选,如果有些师傅曾有过没有一刀就将牲畜杀死的现象,那么一般很少会受到邀请。在宰杀前,主人会请师傅们喝酒,时辰一到,就开始宰杀年猪。
相比中国,越南宰杀牲畜似乎更加“痛快”。越南和中国一样,过年时都有杀年猪祭祀的习俗。在宰杀前,人们会组成一支队伍,将年猪洗干净,放在一个外形与轿子十分相似的架子上,带着年猪进行游行。游行过程中,会有专门负责鸣锣打鼓的人,附近的居民听到声响后,也都会加入到游行的队伍中来。虽然前期的准备活动将年猪“款待”得很好,但是杀猪的过程就不是那么温和了。越南人杀猪的手法十分干净利落:两个人一前一后,拉住年猪的前后四条猪腿,使年猪无法动弹。紧接着,屠夫拿着一把大砍刀,朝着年猪的腰部直接砍下去。宰杀完成后,地面上会有一滩猪血,当地人常会将钱币上沾满猪血,以此来祈求好运。
伊斯兰教对于牲畜的食用更是十分严谨。在经典《古兰经》中,就禁止穆斯林食用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宰杀的、以及各种意外死亡的牲畜。在屠宰牛羊时,需要割喉放血,减少动物的痛苦。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在选择宰杀对象时也充分展现了人性:在宰杀动物时不可被其他动物看到,并且不宰杀怀孕、年幼以及残疾的牲畜。
屠宰界“新贵”
纪录片《地球公民》中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屠宰场:“如果屠宰场的外墙是玻璃做的,你也会是素食者。”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大众的注意力也开始从最基础的物质需求转移到了更高的地方,比如食用肉食前对于牲畜的屠宰方式。2013年英国行为学家Robert Elwood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包括龙虾螃蟹在内的无脊椎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这一结论的提出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人道屠宰的讨论。
许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由此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来赋予动物无痛死亡的权利。瑞士在今年1月10日的联邦委员会政府会议上就宣布:“将从2018年3月1日开始,保护龙虾的无痛死亡权利。”根据这项法规,从今年3月开始,瑞士将禁止直接把龙虾扔进沸水中这一行为。在烹饪龙虾前,应先用电击棒将其击晕。除此之外,在运输龙虾的过程中,不可将其放置在冰块或冰水中,而要营造一种与其栖息习惯相似的环境。
这项法规提出不久就引起了大众的激烈争论。大众主要就是否应该采取人道屠宰的行动进行争论。其中,不少人认为人道屠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这项关于龙虾螃蟹的人道屠宰法是在科学家认为龙虾能够感受到痛苦的情况下提出的。但是反对者就对此进行反驳,认为不能将人类感到痛苦的情况照搬到龙虾身上。这些反对者认为,现在的多数动物保护法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对于屠宰来说,究竟怎样才能够被称为“人道”,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知乎网友@mon1st就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子非猴,焉知猴之痛?这种人道屠宰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人类’唯我论’的观点,难道人会因被热水烫而感觉痛苦,就一定代表龙虾螃蟹也会感受到痛苦吗?”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多数网友的认同。百度公众平台百家号“加拿大龙虾的故事“认为,如何定义痛苦是判断该法规是否合乎情理的基础。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同人道屠宰这一做法。河南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荆汝顶教授就在论文《从人道屠宰谈动物福利》中提到:“人道屠宰是实现动物福利的最佳途径,更体现了人们对即将死去动物的人道主义和悲悯主意。”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人类开始由单纯追求物质的富裕转向到了追求万物平等等更为深刻的精神层面的满足,比如: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和人类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从众生平等角度来看,任何动物都应该受到相同的待遇。虽然在食物链中,人处于较高的位置,但是在屠宰动物时,人类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动物的感受。
在瑞士颁布关于龙虾螃蟹的“禁止活煮”法规后,芬兰同样也推出了相关法律,不过与瑞士处理龙虾方式不同的是,芬兰提倡在宰杀动物前将其打晕而不是采用成本高昂的电击法。除此之外,其实早在2007年,中国河南就已经开展了人道屠宰的项目,这一项目涵盖了培养人道屠宰专业人士、制订并推广人道屠宰相关规范、推动人道屠宰纳入大学兽医课程等不同方面。
传统屠宰VS人道屠宰
传统屠宰方式带有鲜明的古老色彩,是人们在宰杀动物时较为简单快捷的方式。而人道屠宰存在历史较短,是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提出并在全球展开的一项倡议,主要指人们将动物宰杀时应该确保动物福利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性的技术操作。起初,人道屠宰主要被用于猪这一类动物,然而随着科研发现的进步,这一概念渐渐不再单独用于猪,其范围更加广泛了,牛、羊、龙虾、螃蟹都被考虑纳入其中。
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屠宰方式进行对比,传统屠宰耗费时间短,因此在新鲜度方面较人道屠宰更优;屠宰者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成本较低;并且许多传统屠宰方式都蕴含着国家、民族、宗教的悠久文化。但是人道屠宰近年来的新兴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动物的痛苦,从道德意义上更具优势;且人道屠宰减少了动物被杀害前紧张、恐惧的心情,这对保障肉质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各界对于二者的取舍及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张家诚认为:“让待屠宰的动物安静地死去更有利于改善肉质口感;而死前过于惊恐,对肉质口感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激素分泌也会增加。”而对于商家来说,采取人道屠宰的方式势必会增加一笔不少的成本,无法为自身带来直观的收益,因此这也是人道屠宰未能推广普及的一个原因。
传统屠宰与人道屠宰各有优劣,二者适用的范围其实也有较大差别。瑞士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而且在瑞士这样的陆地高原国家,龙虾属于小众食品,因此人道屠宰法案的通过确实可行。而在中国,人们对于小龙虾这样的美食需求量较大,如果采用人道屠宰这样高耗时、高成本的方式,显然是会出现众多问题的。
除此之外,消费能够对生产工作起到引导作用。在中国,肉类的购买者对人道屠宰的了解不够充分,推广力度较瑞士也低了很多,因此人们依旧采用传统屠宰。但在瑞士,国家将人道屠宰纳入法律体系,这一行为也促使瑞士民众接受并使用这种新兴的屠宰方式。
传统屠宰充满着浓浓的地方人情,而人道屠宰立法则给屠宰这项活动加上了一条法律的“锁链”。二者之间如何取舍,关乎到不同利益群体。残忍杀害动物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被人们所接受的,而以对待人的方式对待即将变成食物端上饭桌的动物,也有很多人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屠宰与人道屠宰也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更新,如何取舍的问题也需要针对不同群体,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来做出回答。
在传统儒学体系中,“人道”与“天道”相对应,并在随后的不断发展中,“人道”开始被赋予了更高的人文含义。但是人道屠宰中的“人道”,更多的则是指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人道主义。它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对人的前途和利益进行研究。接连几次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使得现在的人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世界。人道作为思想高度发展后的产物,在未来的几年,其使用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屠宰方面,更多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也将会渐渐散发人道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art/840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