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本色》作为全书的开篇,从“土”字入手,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来描写乡土社会的三特点。这也是了解阐释乡土社会的基础。费孝通先生叙述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而不难推及“乡下人”、“土”。“土”的基本意义指“泥土”,乡下人是离不开泥土的,他们以种地谋生,只有他们才知道泥土的重要性。住在乡下,你会发现,几乎每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几亩地。我尚且不太清楚这是怎么来,也不曾问过我爷爷奶奶,因为觉得没什么了解的必要,总觉得这乡土的世界离我是又近又远。然而,我是知道这地的用途的。作为乡下的孩子,应该是有过下田、拖泥带水的经历。那些地,用来播种稻田;这工作,首先得拔苗再插秧,大概到五六月的时候就可以来一次大丰收。稻田成熟了,一粒粒饱满的果实就被收割,此外还要进行暴晒工作。家家户户就是靠这些稻米来养饱一大家子。那些地,也用来种各式各样的蔬菜。我是记得,爷爷在田里种的豆角、冬瓜、生菜等,减少了家中一部分的饮食开支。所以正如费老先生所说的,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是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这个观点我是充分赞同的。费老先生还分析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四点,我就不一一在此写出。在我的认知里,我是认为他们大多是合作的需要,也就是第二点。每家的劳动力都是有限的,当各家盖房子或是收割稻田时,邻里之间就会相互帮忙,所以除了最基本的需要外,他们是需要合作的,因而聚集在一起,使其更加方便。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和人的关系发生了一种特色,好像这种合作已经成了规矩之外的理所应当的自然,所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再者,谈论到《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费先生从“空间之隔”“时间之隔”的角度论述在乡土社会推行“文字下乡”的困难之处。其中,分析到为什么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一观点时,我也非常赞同费老先生所讲述的。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是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说乡下人“愚”,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他们自出生起,所接触的事物、教育本就与城里大为不同。由此,我想起,我的弟弟曾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你在城里学习好,你懂的知识虽然比我多,但是这些生活的常识、技能,你还远不如我勒。”这段话我在读到《文字下乡》这一章时才深有感触。
对于阅读这本书的感受,我还不太想完全写关于里面的内容,而想浅谈谈通过这本书的写作经过,我个人对于费老先生的看法。费老先生说,他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没有热枕,世间便无进步”。不仅对知识充满热情,更要对未知充满激情,这才能将未知化为已知。“尝试”往往是打开新领域的钥匙,这是需要一种“敢”的精神的,费老先生就在这里提出了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而他身上也具备了这一种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难以成形的精神。在《重刊序言》里,费老先生还写到,“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正是这股年轻的“不怕”,费老先生尝试回答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才有了如今的《乡土中国》乃至更多著作。于我而言,我是“怕”的。我不敢做没有保障的事,我害怕错误;没有准备的工作,我会觉得自己像个无头的苍蝇般乱窜,脑袋一片空白。这也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个人的能力,我自认为能力强的强者,总会装有东西,总能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所以,我愿意说说费老先生,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读懂农村,才能读懂中国。人们常说“中国人死后要落叶归根”“各人自扫门前雪”,那究竟这些从何而得?我想,阅读完《乡土中国》,你也许会有答案。它虽是一部七十多年前的“老书”,但其中费老先生对乡土社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搭建了知识的桥梁,为中国农村的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这或许就是《乡土中国》的时代价值所在。而吾有幸阅矣。
http://www.dxsbao.com/art/7138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