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北上广深大概只占全国面积的0.33%,加上新一线城市,也只是占了全国面积的3%。在剩下的97%的土地上,有着约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40000个乡镇和66万个村庄。全国约84%的人在这里消费,生长。”这是歌曲《县城》发布后的一条热评。
“走不出,看不破……”伴随着极致渲染的悲伤曲调,那个带着泥土气息和灰尘蒙蒙的县城故事逐渐清晰。互联网上,一股名为“县城文学”的美学风潮悄然占据着不少他乡客的心。
可事实上,现在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非一线城市,按道理,应该对自己长久生存的环境十分了解。但在互联网上,家乡,或者或县城,却总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存在,“片面化的论调常常独占鳌头”。
有一句俗语:“望族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如果不是大城市,人们或许不会知道上海滩的繁华,也不会知道城市夜色的流光溢彩。就好像现在的电视剧,常常流行的戏码是,一开始地位低微的男主,到最后被发现是有着神秘、强大身份的大佬。穷人想翻身的戏码,并不少见。但脱离“戏班子”,回归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真实的生活往往不是这般奢侈,至少是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属于小镇做题家的既定命运,适用于大部分普通人。
但在小县城有房有车、踏实稳定的“躺平”人生,能否和在大城市为房贷车贷奋力拼搏的人生匹敌?答案是不确定的,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在衡量一段生活是否适合自己时,往往加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阅历。生活本就千奇百怪,每个人都对县城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有人会觉得县城的发达程度不亚于二线城市,当然,医院除外。有人也会觉得,县城文学里的县城就是自己印象中的故土模样,灰败、带着尘土的味道。
但“县城文学”在兴起后,并没有按照大家期望的那样,展现出生活的多样可能。与之恰好相反,“县城文学”将县城单一固化在不发达、需要逃离但总会被烙上影子的地方。“以一点顾影自怜的忧愁为情感基调”,但只旨在描摹“县城”的人对县城的单一想象。但县城可以不发达,带有那个地方独有的落后感觉,可对一部分人来说,它仍牵扯着离开故土的人们心中的柔软之处。每个人心中的县城可能各有千秋,但他们对于故土的四年,或是如出一辙。
http://www.dxsbao.com/art/6776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