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先生还阐述了“仁”的观念。“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孔子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所以才说,孔学(或儒学)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因为它虽然没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上,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并不相上下。而儒学之所以不是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学说、思想,其要点之一正在于它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论,建立在情感心理的根基上,总要求理知与情感交融,至今中国人仍然爱说“合乎情理”、“合情合理”,便是它的表现。
同时,强调“仁”不是某种外在的华丽,指出外在的容色和语言都应该服从于内在心灵的塑造,“仁”的特征是爱。由此来看,首先,仁是一种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体现。仁者爱人,包容关爱,孔子强调的始终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其次,仁是一种情感和思维的融合。仁塑造道德和品德,塑造中国人的心灵。这种情感不仅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能让我们摆脱功利的扭曲价值观,回归真正的自我和本真的人性。
在实践中,依旧以中学生为例,中学生德育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德育即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而“仁”可以制造中国人心灵,与德育目标相契合。现代的中学生在“仁”“爱”等方面有所欠缺,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例如,在实践中我曾遇到过有学生在试卷讲评时偷偷拿了别的同学的试卷,导致别的同学没有试卷可看。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它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http://www.dxsbao.com/art/6258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志愿服务进徐家儿童折纸欢乐多——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活动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徜徉数学海洋激发创新思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趣味数学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用五彩画笔让想象迸发——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简笔画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迎徐家朝阳,谱安全序章——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安全教育课”2021年7月14日上午9点50分,伴随着自信……
蔡明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3日上午7点30分,“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搬运所需物资和行李,准备前往相隔500公里以外的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
杨嘉丽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3日早上7:3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前往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经过……
陈子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前……
何嘉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再次走进徐家中心小学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自然科学课,希望能增强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