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耘耘”众生与千古江山调研团 民生与大地——农业开发与环境改造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葛洁

本次调研团葛洁同学进行了线上调研学习,跟随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研究了农业开发与环境改造,收获颇多。 农作物植根在土地上,但在人类操持农业生产之前,大地上布满了天然植物,并没有农作物的任何空间,农业发展就是农作物在空间上取代天然植被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存在合理不合理,只有必需,因此全然质疑农业用地,不是科学的态度。 不取代天然植被就没有农业,没有农业就没有我们,这是顺理成章的道理。但是农作物与天然植被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农作物取代天然植被完全改造了环境,其显著之处在于:第一,天然植物是与复杂的自然环境对应的产物,就其种类而言包括乔木、灌木以及草本,种属繁多,而农作物多属于草本植物,且种类单一,由农作物取代天然植被导致植物多样性消失。第二,天然植被长年覆盖在地表,即使一年生草本结束生长,也会将枯草留在地表;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造成一内周期性的土地裸露,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裸地的出现均带来明显的环境后果。第三,长年连续耕作与收获,秸秆不归土地,若不采取人工举措,必然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结构改变、土壤退化。今天我们讨论农业带来的常态环境后果,几乎没有离开上述三点;而三点之中,我们能够减免的只在后两者。 农作物取代天然植被及其引发的后果,深受当代关注,古人考虑最多的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说起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我们会想起古代先哲发人深省的见解《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人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人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先秦诸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思想肯定了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与人类生存的互依互利关系,不但构成人们早期环境意识的核心部分,而且一直影响着后代相关政令。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诏曰:“献岁之吉,迎气方始,敬顺天时,无违月令。所由长吏,可举旧章,诸有藏伏孕育之物,蠢动生植之类,慎无杀伐,致令夭伤。”宋代帝王也发布过这样的诏令:“方春阳和之时,鸟兽孽育,民或捕取以食,甚伤生理而逆时令,自宜禁民二月至九月,无得捕猎,及持竿挟弹,探巢摘卵,州县吏严饬里胥,伺察擒捕,重置其罪。”辽代也有“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的规定。古人的这些环境思想,不仅出于官府与圣贤的倡导,也是依赖土地为生的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于保护生物资源起了一定作用,也成为数千年内农业发展的保障。 然而人的理性存在限度,在无饥馑之忧的地方一切均会依规而行;而对为求生而寻觅生存资源的人来说,规则就显得十分无力。回顾中国历史,非理性的农业开发渗透在各个时代与南北方各地,但从历史遗患至今,唯宋代以来江南地区围湖造田、宋元明清以来南方山区开发、清代以来沿长城地带开垦农业三者最为显著。 宋代以来江南地区围湖造田引起的湖泊面积萎缩 水乡泽国是江南一带的环境特点,人类社会早期没有人口压力,也不具备征服自然的技术,因此对于水乡环境的利用小心翼翼。唐宋以来,伴随人口增多,人地矛盾日益加重,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环境的利用,改造环境并取得更多的农业用地成为那个时代群体性的追求,围湖造田是其中对环境扰动最大的举措。 圩田是江浙水乡围湖造田的主要形式,宋人称“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这种田制创始于宋代以前,宋代随着人口增加不但圩田面积和数量不断发展,而且名目与形制也有所更新,如涂田、沙田等均属此列。由圩田派生的各种新的土地利用形式,是江南农户的创举。元人王祯《农书》结这些垦殖形式,圩田“凡一熟之余,不惟本境足食,又可赡及邻郡”,是类围水造田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在涂田上布种,“其稼收比常田,利可倍”;种植在沙田上的庄稼更“以无水旱之忧”而胜于他田。尽管王祯的有夸大其词之嫌,但无疑圩田等各种围水造田形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圩由于具有诸多优越性,迅速在江南各地推广起来。 #FormatImgID_0#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8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宣法之精神,筑反诈城墙

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在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以前总在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社会实践?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活动和实践…… 胡宗源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筑法之基,行稳致远,社会实践感悟心得

首先要表达的是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暑期调研实践活动,本着能够提升自身能力的想法参加了本次实践活动。参加了活动之后,我发现参加本次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自己交流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提供…… 王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筑法之基,行稳致远”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今年的暑假,我第一次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不仅仅学习到了一系列的新知识,而且通过与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也更好地体会到了团队合…… 胡宗源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筑法之基,行稳致远”社会实践感悟

实践感悟参与本次社会实践是我第一次尝试,其中遇到很多困难一度让我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本次社会实践的意义让我感觉不负努力一场。首先我深深感受到防诈骗对我们社会的意义。有一句话很…… 胡宗源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治护行,抵诈骗之险

今年暑假,“筑法之基,行稳致远”社会实践小队对网络电信诈骗方面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律与文章,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相关专业人士的…… 崔昕然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筑法之基,行稳致远”实践队社会实践感悟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法律是一盏路灯,照亮征途;法治是桨,向着希望前进。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有些人却是心怀叵测,利用网…… 矫雅婕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赴基层检察院参观实习,多元化助力反诈防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它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呈现出专业化、跨平台化等新特点。8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筑法之基,行稳致远”实践队成员…… 范煣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克服贪婪,远离诈骗——“筑法之基,行稳致远”实践队第六十七次社会实践

电影《孤注一掷》的上映给了观众很好的警示,诈骗分子已经将诈骗活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坏人在暗我在明,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相信国家的力量,向国家寻求庇…… 李佳燕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护陵园红色遗产,谱黄河文化新章

在前往烈士陵园之前,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对陵园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郑州烈士陵园位于郑州市区西南部,始建于1955年…

走近抗战老兵,传承爱国精神

在阳光明媚的2025年1月15日,里巷相望实践队涌动着一股别样的热潮。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与满怀的敬意,踏…

曲阜文化宣讲之旅: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在华夏广袤的文化版图中,总有一些地方如熠熠星辰,承载着民族的灵魂与智慧。曲阜,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当谈及中…

追寻峥嵘岁月,走近抗战老兵

在阳光明媚的2025年1月15日,里巷相望实践队涌动着一股别样的热潮。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与满怀的敬意,踏…

最新发布

暑期下乡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
大部分的孩子比较想念父母,都喜欢父母呆在自己的身边,但是,从中看出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强烈,独立能力更加脆弱了,孤僻的心理也加剧,隔代的溺爱教育也很明显。更严重的是有些儿童作业…
品《论语今读》之“仁”
李泽厚先生还阐述了“仁”的观念。“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孔子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所以才说…
星火燎“援”,志愿你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昨晚观看完“中国青年志愿者”线上培训讲座后,我深有感悟。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我第一次在二年级上课,我一走进教室就有一个小男孩仰起头问我“老师,你是教什么的呀?”我回答到“…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让绿色生态永不息
【呵护生态,共建绿色家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取得了许多科技和经济上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日益严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环境,…
浙江农林大学“党在心中,实践于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党在心中,实践于行”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浙西南,这块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留有多处革命遗址,值得重视与挖掘的红色圣地,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孕育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浙西…
聚青春力量,踔厉奋发,传承文化薪火
聚青春力量,踔厉奋发,传承文化薪火。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岳藏之风教育计划服务团队,秉承童享教育的宗旨,自7月25号至8月19号,赴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开展为期二十多天的暑期实践活动。教育,是点燃…
安徽学子三下乡:宣传垃圾分类,争当时代接班人
安徽学子三下乡:宣传垃圾分类,争当时代接班人学校:安徽工业大学作者:陆航摘要:本次实践报告记录了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实践队的一次寻访之旅。我们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社区讲解员的带领下…
曲园社会实践——泰山行,为中国添绿
【推环保生活,促绿色发展】环境就是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镌刻在红色印记中,沉淀在红色故事里。我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星罗棋布,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遗址、遗迹。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倡导食安走基层,服务乡村促振兴,加强基层安全知识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