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于庄严天地间追寻人性的自由——读《诗经》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冯骏潇

当《诗经》沉默,以文字之态停驻于书页,穿梭千年被我们翻阅,眼前所见是横竖撇捺,耳边却丧失了那些悠然曲调,我过往总会惋惜不能真正感受到《诗经》的魅力。此番恰逢出行莫干山,于民宿小憩时翻开随手携带的《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彼时清风引得团团翠竹流动,霎时间山头碧波万顷,胸腔中忽然产生了一股力量,促我放声长啸。也就忽然想到,《诗经》的内容未曾凝固,而是一直暗流涌动在薄薄的纸张之下。这些文字的归宿,不在书斋,而在这片庄严的天地间。那些曲调,即使已在岁月的更迭中亡佚,也不等同于今人无法再赏其魅力。他们化作风雨之声,流淌在天地之间。当我们身处山川草木之间,心头突然涌上那些亘古的字句,歌声就在天地的韵律中与心灵共振,缓缓而起。

幼时读《诗经》,老师便教给我们“赋比兴”的手法,谈及“兴”时,总会让我们试着想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以此感受《诗经》中的天地,由景入情。那时的我们便已懵懂地感知到,汀洲上的伊人宛若水中仙,纯洁恬静,一尘不染;返乡途上绵延不绝的大雪,又牵扯着怎样粘稠的思念与悲凉。而这些情感,在我的想象中,应当是浓烈与深沉的,落在文字间,却仿佛刻骨化作绕指柔,变得淡而轻。这是我一直未曾明白的,那些古人,是以何种心情,将这些情绪汇入短短四字,又以怎样的腔调将其吟唱呢?

而今,这山谷中无穷无尽的风向我直直吹来,穿过发梢,又扑向更广阔的山峦。我感到这浩渺的自然对人有着一种引力,使得情感被缩小。而淡去的部分,会化作天地风雨,四时草木,潜藏在不言之中,由天地共同承受。大地的本身就是一首首写不尽的诗,“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温暖的日子里有美丽的姑娘采摘嫩桑,却因贵族的剥削而满心愁苦,这是农民们质朴心声的表达,在希望与绝望并存的日子里微微发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方安宁的净土之上,人们祈愿着拥有美好的梦乡;“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温柔和煦的风如母亲的手,抚育我们成长……这或许便是庄严天地的力量,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在无形之中,牵动着人的情绪与思绪,也在默默地给予人们一份无言的陪伴与力量。

现代的人们常常觉得《诗经》是高雅的,但其实一篇篇细读过去,我们会发现,其实其中并不仅有阳春白雪,更多的,是紧贴着大地生存的老百姓的真实咏叹。《诗经》是躬耕于大地上的文字与歌谣,人们站在黄土地上,站在死亡、贫穷、病痛、战火、天灾上,也站在爱情、亲情、友情、乡情上,不只停留于写,而是歌唱。那些生活细节的现实性触动着我们,也让我们惊觉,这距离我们已有千年的诗歌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夫也不良,歌以讯之”是对坏人的斥责与教诲;“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是等心上人的焦灼;“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是对主子的怨诉。没有虚情假意的逢迎,无病呻吟的矫揉,有的是真实质朴的个人情感的表达,是沁着血泪的生活里依然乐观的歌。这是《诗经》最为感动我的地方。

当人们在如北风冷酷的暴政中高唱着“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一同努力奔向一个自由的理想乐园,即使那并不存在,人心也因存着这滚烫的希冀而充满力量。庄严天地,因人们的活力与歌声,而透出勃勃生机,胜过十分春色。而大地上的人们,懂得敬畏天地,也在与自然同等重量的呼吸中,耕耘着生活,追求着内心深处的那片自由的桃源。而歌谣,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旋律,在哼唱出悠扬旋律的那一刻,众生平等,万物自由。

可以肯定的是,人性的本质应当可以是自由的,我们无法决定出身的阶级与环境,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怎么爱,怎么活,怎么忍受惨淡的现实却依然在心中绽放理想的花朵。在《诗经》里,人们以歌谣记录着生活,也在庄严天地间不断追寻着自由表达的力量,或是批判当权者的贪婪暴力,或是思念着家园,或是祝福着亲友。同样,我们可以听见不少女性的声音,她们发出了“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控诉,也发出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感怀。这些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对自由与平等的质朴的向往。他们辛勤地耕耘着现世,也在向往着理想中那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观照当今生活,我们相较于千年前的人们,多出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显然,生活方式早已天差地别,信息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捷,原有的森严等级也在人人平等的当今社会变成了糟粕。我们或许已经活在了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奇异乐土之上。但是,如今城中的我们所见的不再是“燕燕于飞”,而是钢铁森林,即使在山野,也难觅“毖彼泉水”,这或许就是高速发展时代里,人们将自然祭献给所谓的美好生活而付出的代价。全球生态环境的危机成为了悬在当今社会之上的一把利剑,这比疫情更长远,也需要更多的关注。自然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肆意破坏它,无异于自我毁灭。天地庄严,我们要守住的,是对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风雨日月的敬畏。人类对自由净土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而这基础在于天地依然多姿。顺从贪欲,向自然无限索取,我们终究会沦为强大的困兽,再无自由可言。

读罢《诗经》,那股万物初始之风穿越千万年吹向我的脸。我想,《诗经》的意义或许也在于一种有感而发,自然而然地咏唱,它是真诚而清新的,也是可爱而有力量的。我期待着遇见更多属于现在的,真实而亲切的文字。也期待着自己,以踏实的态度,以自由的心态,以不灭的热情,写下生活的篇章。

不过,在书写生活以前,就让我们与《诗经》一起回归到山原,去凝望天地风光。在那一刻,无论生在何时,将归何地,一切都能让人重拾希望。有歌的地方,就有自由的曙光。

http://www.dxsbao.com/art/624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用青春挥洒汗水,用脚步丈量祖国
2023年7月13日下午,为让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家乡。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阜阳颖上“红烛行动”爱心支教实践团队给颍上县六十铺中心学校的学生开展了一节有趣的地理科普课。在课堂上,老师以…
聚焦儿童性健康,长医学子在行动——长医学子三下乡纪实
为认真落实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厚植儿童爱党爱国情怀的实践活动部署要求。2023年8月12日长治医学院“青春向党‘医’路同行”爱心医疗服务队于长治市南董村南董小学开展性别与隐私部位健康系列教育活动。近年来…
为有担当多壮志 初心坚守更映红
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院红色逐梦队积极响应号召,于7月4日至7月9日,在山西太原开展了为期6天的“为有担当多壮志,初心坚守更映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山西太原中国共产…
青春献力量,调研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下乡|青春献力量,调研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湘潭理工学院“下‘竹’功夫,青春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骐骥队,7月17…
更好的挑战自己——暑期公司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事。而暑期社会实践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一直是倍受所有老师和同学所关注的!作为老师,当然希望我们学生能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
保护黄石美丽生态 ——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邓婉馨)
保护黄石美丽生态——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邓婉馨(生命科学学院22D02班)【摘要】1.为了了解黄石社区居民对于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借壳净水调研团深入商都水司访谈实践
2023年8月8日,借壳净水调研团成员开展了相关访谈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线下采访了孙博主任。了解污水处理主要需求为了让项目研究更贴近现实,充分了解社会对“借壳净水”的需求以便展开后续工作,团队访问了水司…
青春“三下乡”——张家村|禽畜粪便化为宝,循环生态养殖好
8月1日上午,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矿区蝶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烟台市龙口市张家村,在对当地“龙口市钦悦臣果蔬专业合作社”走访的过程中,经负责人的介绍着重关注了合作社养殖…
用实践赓续红色血脉,让青春续写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
用回忆浇灌心灵的荒原 ——读《朝花夕拾》
我见过这朵花,记得她落下枝头时依旧鲜艳,露珠颤巍巍地停在花瓣上。回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在它发生的时刻,你很难说出它有着什么样的启示或是隐喻,但它就那么停留在了那里,像这落在所行之路上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