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不同年龄段调查对象生育意愿情况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作者:陈婉琳

未婚的受访者年龄基本在18~24岁,其结婚意愿比较不强烈,且比较不愿意生育。他们普遍认为生育孩子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自己可以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孩子是家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生育养育会带给自己来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压力,同时会限制自己的自由,其理想子女数以两个为主,无性别要求。

年龄在25~32岁的受访者中多数仍未婚,且其结婚意愿以一般及不强烈居多,他们普遍认为有了孩子,婚姻会更加稳定,自己人生会更加完整,孩子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其理想子女数以两个为主,无性别要求,但养育孩子给自己在经济及教育等方面带来负担,其中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会生育孩子是因为父母逼迫,并且身边的人都已生育,自己拥有较大的压力。而已婚的受访者多数已经拥有一个孩子,他们目前普遍没有再生育的打算。

年龄为33~45岁的受访者普遍已婚并且大多数已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他们大部分仍然愿意再生育,他们的理想子女数以两个或三个为主,对于孩子性别其中有10%的受访者希望能生育男孩,他们普遍认为生育孩子能使自己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孩子是自己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孩子能让自己的婚姻更加稳定,而问卷数据显示此年龄段中有30%的受访者生育孩子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已生育,自己不生会有很大的压力。

年龄在45~60岁的受访者中户籍为城市的对象,他们多数只生育了一个孩子,他们均比较愿意生育,理想子女数目以两个为主,他们认为有了孩子自己的人生会更完整,家庭更圆满,自己可以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

年龄超过60岁的受访者均比较愿意生育,并且年龄在70岁以上的受访者都希望自己能有多个孩子,早生早育多育是这一年龄阶段受访者的普遍现象,他们普遍认为生育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了孩子婚姻会更稳定,如果自己已婚但没有生育孩子,自己的压力较大,所以他们都愿意生育,其中一部分人更期望能生育男孩。

http://www.dxsbao.com/art/557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体验农耕活动,感悟劳动智慧
体验农耕活动,感悟劳动智慧农耕活动是一种有趣的、具有收获感的生态旅游体验,它可以让人们更加贴近自然,在劳作中寻找乐趣和满足感。近日,江西农业大学计信学院赴共青城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潘家湾,亲身参与…
学习《人口与粮食安全》心得体会(三)
在2022年11月15日,世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80亿,地球现在正在负载运行。而80亿人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地球上有大约8亿人仍在挨饿,在那些土地贫瘠的国家,年粮食产量更是少之又少。在饥饿的人眼…
学习《人口与粮食安全》心得体会(二)
虽然现在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我国的耕地资源却是非常少的,而近年来,在农村许多家庭的年轻人都选择到城镇工作,而家里的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也不再适合进行耕作活动,导致许多土地抛荒,也有人非法占用耕…
学习《人口与粮食安全》心得体会(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仍记得,父母和我说过,他们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每天只能吃两顿,而且每一顿都是吃不饱的,那个年代,是真真正正会饿死人的年代,…
关于学校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的有关事项通知(四)
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体育、教育部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专门人员,加强日常工作沟通,定期对接双方需求,切实帮助学校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要将贯彻…
文化传承与村规建设:潘家湾三下乡活动的双重体验
文化传承与村规建设:潘家湾三下乡活动的双重体验2023年6月28日上午9点,江西农业大学计信学院赴共青城实践调研团前往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共青城市泽泉乡关帝庙村潘家湾的仙姑岭进行了三下乡调研。仙姑岭,又…
关于学校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的有关事项通知(三)
扩大场地供给,为学生课余锻炼创造良好条件合理规划利用社会体育场馆。各地要指导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体校、青训中心等合理规划时段,低收费或免费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课后服务等提…
关于学校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的有关事项通知(二)
统筹整合资源,推动专业力量参与体育课后服务大力加强兼职教练员队伍建设,让一批有优秀思想品质、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退休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等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体育课后服务,向…
关于学校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的有关事项通知(一)
坚持挖潜创新,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丰富拓展活动课程门类,各地各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标准,组织开展基本的体能训练以及依照学生兴趣且合适的转向运动课程。其中还鼓励设置中国式摔跤、棋类、…
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不仅仅只和人的身体素质有关,它还与人的人格与情绪、意志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通过进行长期且适合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现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能让我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