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实习需要加之毕业论文选题,我在这段过程中阅读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这本书,简单作了一些摘要和心得体会。
书本摘要
(一)评判性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
1.树立批判性阅读观念: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符合批判性思维的要求,要以探究和批判的态度来审视阅读教材,教学活动中要营造各抒己见、利于交流评价的良好探究氛围,组织学生以开放的、积极的态度来探究文章的内涵,分析、综合、评价和应用阅读教材所传递的信息。
2.培养评判性阅读的能力: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质疑、概括、分析、比较、归类、推理及评价等评判性阅读能力。
3.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问题的设置不能局限于对文本信息的查询和理解,还要有深层次的、开放性的、拓展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将文本知识与自己的经验或现实生活进行联接、比较、分析、讨论。
4.优化多元化评价手段:追求开放性、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超越课本、挑战教师、标新立异、反常规地、逆向地思考。
(二)评判性阅读策略的运用:
1.预览(preview)
预览是指学生在真正阅读前对文本的大概内容和结构进行一定的了解,快速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框架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标题和副标题、篇首段、篇尾段;阅读小标题或每段的首句;关注文章黑体字;注意插图。
2.评注(annotating)
评注包括标出重点的词、词组、主题句、重要信息、不理解的内容;在文中空白处写下生词释义、关键词、问题、疑惑、评价。
3.概述(summarizing)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文主题,要求区分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要先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各个部分的大意,找出全文主题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完整的概要。长度一般为原文长度的15%-20%。
4.分析(analyzing)
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能通过分析识别字里行间隐藏的意思。教师可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语言、内容、结构、作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
5.提问(questioning)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提问可分为提问自己、提问作者、提问文章三个层面。
6.预测(predicting)
要求学生激活头脑中原有的背景知识、阅读已获得的信息,并用它们进行信息交互,深入思考,预测下文的信息和问题。教师让学生阅读前观察插图、看标题、课文出处、写作时间、开头结尾等预测内容体裁、作者的语气态度,阅读中不断修正预测。
7.评价(evaluating)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文章内容、作者目的、作者措辞、篇章结构等多方面评价。可以是赞同欣赏、质疑反对、延伸或对比。在评价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尝试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
阅读心得体会
反思自己在实习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在使用问题链教学法时,我发现自己对文本处理确实多多少少都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简单肤浅的文本处理;缺乏层次的问题设置;过度重视“语言点”的阅读教学;不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
1.阅读课应关注阅读过程本身
阅读课的重心应在于阅读文本和深层次解读文本,它包括对语言内容的关注、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处理以及对文本的深层次探究。应该把阅读课的重心回归到阅读文章本身,而不是为了课堂气氛的热闹,把本该属于阅读文章的时间花在大量的课前导入和课后话题延伸或拓展活动上。可以设计快读、细读、句意深层理解、总结回顾、主人公情感分析等活动对文本进行多次反复解读,从而达到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2.活动设计要体现思维性和开放性
成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最积极活跃的状态,只有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我们教师要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设计不同的活动,活动的层次和难度各有不同,可以是对图片的理解、对句子的分析、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总结,比较、有推理、有评价等等。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解读,我们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3.阅读课要让学生产生共情
共情就是读者能深切体会作者以及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能走进故事本身,阅读其实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我们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章,与他们产生共鸣,那就是最成功的阅读。在一个优秀课例中,我有学习到在外研版八上Module6 Unit2中,可以让学生以动物的身份设想,让学生体会动物的心声,不同的动物之间进行对话等都能激发学生与动物之间的共情,这样就很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主题,体会主人公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评判性阅读的目的。
4.问题设置要有科学性和层次性
采用“问题连续体”的问题设计,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由浅入深,有梯度,层次明确,不仅涉及对文本进行表层理解,还有与文本有关的深层次的、 开放性的,拓展性的问题,能够最大限 度地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http://www.dxsbao.com/art/5336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