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牛郎织女传说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意蕴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常云静

(一)牛郎织女传说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

产生于秦汉之际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体现出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特点以牛郎为代表的“耕”和以织女为代表的“织”是古代农耕经济的两种主要生产方式。据《左传·禧公三十年》“唯是脯资汽牵竭矣”句,杜预注:“牲生曰牵”,可见“牵牛”原意就是牲畜,即一头活的牛。织女的“织”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治丝也”,织女即意味着一位织丝的女子。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牛与丝织业,都和农业文化有相当大的关系,是汉族农耕信仰和农耕文化的反映,体现出汉族文化的农事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封建经济中又一直以农业及依附业的家庭手工业为主。“牵牛”、“织女”最广泛地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劳动人民。在“重农”政策的压制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贯穿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的自给性生产,具体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亦即“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这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特色。历史文献谈到小农的生计时,经常耕织并提。牛郎与织女的结合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的,这里的牛郎是千百万中国家庭中男性的代表,而织女则是靠织布为主的千百万中国家庭中勤劳、善良的女性代表,他们的结合组合成了一个男耕女织的家庭,自给自足,它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基本家庭模式和家庭生活的缩影。

(二)牛郎织女传说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爱情与婚姻已不仅仅是当事者的个人行为,而是要在社会与家族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和实现,当事人必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门当户对等封建礼教的约束。爱情和婚姻的当事者犹如网中之鱼,已经丧失了情感的独立和行为的自由。牛郎织女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的爱情悲剧,正是封建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构成牛郎织女悲剧的原因,表现为一种社会的传统力量、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对人们自由恋爱的扼杀。

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天庭制度造成了俩人的分离,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和姐妹们下凡的途中和牛郎相爱了。显而易见,两人的地位悬殊,怎么可能得到祝福。“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是古代女子出嫁的命运,自己没有追逐爱情的权利,只能听从家族的安排,失去人身自由。在婚姻面前,只有门当户对,没有自由与爱情,王母以一个古代封建家长的态度出现在相爱的两个人的面前,一只玉簪就轻易的摧毁了他们的爱情。但是他们是坚强的,就算有人阻止,不被人祝福,他们还是要力争为自己争取机会,追求爱情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尽管不能天天见面,但是每年的七夕是他们全家的幸福之日,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倾注了从古至今多少人的愿望理想,封建礼教摧毁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只能将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放到自己所喜爱的故事里。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牛郎织女的凄苦的结局,就有它的深刻的意义。这既反映了生活真实,也激起了人民的同情,但是人民口头创作者,他们不甘愿使牛郎织女故事完全变为悲剧性的结局,所以当每年七夕,他们一心要成全牛郎织女,又幻想以“喜鹊架桥”来达到牛郎织女的愿望,而实际上这也是为了满足人民自己的愿望。

(三)牛郎织女传说中所蕴含的传统的爱情婚姻文化

牛郎织女,一个是人,一个是神,却在红尘里相爱了,先且不论这段恋情的结果如何,单就故事本身,这段“人神恋”的传说却表现天、神、人的自然融合,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理想追求。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牛郎织女传说“人神相恋”的特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和心理特征。“和”是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牛郎织女的爱情婚姻正顺应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求人伦和谐、天人协调的美好愿望。“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核心、天地人并列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思想。透过牛郎织女奇异的形象系列及平凡人物展示的超凡力量,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众对人类自身的肯定与骄傲。身为天仙的织女放弃神仙的身份来到人间和牛郎相恋,这一热爱人间的神仙形象渗透着民众对人与人世生活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四)牛郎织女传说中所蕴含的牛神崇拜文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与土地有关的各种牲畜,它们中有的甚至是某社会集团或族群的图腾,被赋予神性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牛郎织女传说中老牛被赋予超现实的本领和品格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我国劳动人民对牛的崇拜,主要来自现实生活,农业经济社会里。

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中,老牛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与牛郎终日为伴,还是成就牛郎织女美满姻缘的“红娘”,以及牺牲自己献出牛皮帮牛郎织女相聚的义畜。老牛成为人的忠实帮手,同人的命运有了直接的联系,传说对老牛这一形象的描写和刻画体现了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人们对牛的崇拜,说明了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牛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在牛郎织女故事中,牛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没有牛,牛郎和织女就不能结合,就没有了这段至纯至美的爱情故事;同时,没有牛,牛郎也就没有任何方法上天庭与织女再次相会。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art/526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商学院开展“+乡计划”主题座谈会及暑期家访活动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9日上午,由中和农信主办、平江县人民政府协办举行“湘遇金融扶贫,成就青春梦想”+乡计划主体座谈会,商学院院长李军、党委书记何勇、学工办老师肖鹏及商学院赴…… 何静 伍国聪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县城实地调研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8日,是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最后一天的实地调研。今天的任务仍然是走街串巷,对平江县城的百姓面对面访问。调研主题是农村金融现状,现在这是一…… 何静 伍国聪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对个体工商户展开调研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7日上午,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城区内的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总结了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个体工商户的特点。调查显示…… 何静 伍国聪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资助宣传工作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6日,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结合岳阳市平江县虹桥镇高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契机开展了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活动。近年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备受关…… 伍国聪 何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三墩镇实地调研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5日上午,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向当地金融监管局了解情况后,由平江县出发前往三墩镇中武村进行实地调研。从当地的村支书处了解到,三墩镇离平…… 伍国聪 何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前往平江县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4日上午,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前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早上七时三十分,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队员在湖南师范大学天马学…… 伍国聪 何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前往平江县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4日上午,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前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早上七时三十分,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队员在湖南师范大学天马学…… 伍国聪 何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讨论

(通讯员何静伍国聪)7月13日,商学院赴岳阳市平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商学院中和楼210教室进行与调查问卷设计相关的讨论活动,队长赵璇组织大家一起就此次社会实践调查问卷的定量性指标和…… 何静 伍国聪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新生杯女篮(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学生会主办)
10月22日下午迎着秋日里那抹温煦的阳光新生杯女篮5-8名的比赛正式打响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实力相当的劲敌——外语学院我们毫不畏惧,丝毫不敢松懈早早热身完准备比赛01上半场随着比赛推进,强度越来越大场上的碰…
湖南师范大学ACCA班举办“书香校园,悦读乐读”志愿活动
(通讯员杨贝熠彭心怡)2022年10月27日,湖南师范大学ACCA班参加了“书香校园,悦读乐读”志愿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能够帮助大家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书籍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大家放下手机,在…
建党一百周年党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是温暖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党是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党是母亲的手臂,关爱着我们。100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团结拼搏展风采 拔河比赛获佳绩
本网讯(通讯员余锦胡安祺)10月28日,第六十届运动会拔河比赛在南苑排球场上举行,我院队伍荣获亚军佳绩。比赛开场,队伍连胜三局。短暂的休息后迎来半决赛。随着开始的哨音响起,双方选手开始发力,队员一…
牛郎织女传说概述
“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自先秦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牛郎织女凄美动人的故事催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促成了盛行于各地民间的“七夕”“乞巧”等…
公管院校运会运动员选拔顺利完成
(通讯员王乐雨温暖)为确定公共管理学院校运会参赛运动员的名单,10月15日及10月16日上午,公管院学生会文化体育部组织在北院田径场进行公管院校运会运动员选拔。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员有报名参加校运会的公…
《活着》中的人生道理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
《百合花》的情节结构特色
小说的情节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
洛阳婚嫁风俗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
《雨巷》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教材分析】戴望舒的《雨巷》是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本单元学习现代新诗,重点是诗歌的欣赏,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诗言志,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