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评朱熹《偶题三首》艺术高低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 作者:王怡

评朱熹《偶题三首》艺术高低

以诗歌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内容,“言理”似乎并不是诗歌主流。但古代诗歌长河中,不乏将情、景、事、理各要素完美融合的例子,陶渊明的诗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玄言诗是叙事和说理割裂的典型,玄言诗人在诗中阐发玄理,但事理与情景分离,几乎将诗歌写成了“有韵之论文”,显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宋代诗人写的理趣诗词,也颇为直白的阐发道义,只具备了诗的形式而破坏了诗的审美意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诗与理不可共存,理趣诗中的优秀诗篇往往情理相生,在生动鲜明的事物中蕴含着宇宙人生的道理,让人读来如沐春风。例如,朱熹的《春日》、苏轼的《题西林壁》。因此,结合课上所学,我将以情景与事理是否浑然一体、具体的物象与抽象的道义是否相生相长,作为评判朱熹《偶题三首》的艺术高下的标准之一。

再来看钱钟书的《谈艺录》,材料所给的文献讲的也是理趣诗情景事理交融的问题。诸多文献列举了不少诗歌来论证这个问题。如杜甫的《绝句》《江亭》、石曼卿《提章氏园亭》、黄庭坚《雨丝》等,都体现出景中含理、以景传情、借物说理的理趣诗的魅力。同时还指出,杜甫在自然之中所体会道理,与曾点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达到的境界相似。具体来看有两种表现形式,如“迟日江山丽”与“月到天心处”相一致,即作者的体会含蓄的寓于景物之中;还有一种是“水流心不竞”,作者的体会在诗句中直接表达出来。因此,结合文献材料,我将以作者事理表达的含蓄委婉程度,也就是诗文中是否有“人”的出现,作为评判朱熹《偶题三首》的艺术高下的另一个标准。

结合以上两个标准,我认为朱熹这三首诗中《其三》的艺术水平最高、《其二》次之、《其一》最低。下面我将依次分析。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这首诗写作者随着水的踪迹去寻觅水的源头,但行到溪流的尽头却发现此地并非真源而不禁惘然。原来水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拄着手杖欣赏随处的潺潺美泉吧!这首诗按照第二个标准,“人”这个说理主体明确的出现在了三四句中,理应达不到含蓄蕴藉的标准,但我依旧将此诗定为榜首,就是因为此诗叙事、抒情、说理浑然一体、宛如天成,颇有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

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诗,依人生感悟来看,作者此时已年过中年,突然有兴致探寻溪源,但真源难寻啊,诗人不禁感慨: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诗人觉悟,何必一定要追根溯源呢?人间事物真真假假,辛苦探寻也可能是一场空,不如依仗而停,欣赏、嬉闹清泉,这才是人生是真趣所在。整首诗自然天成、妙趣横生而不忸怩造作,叙事、抒情、说理一体真切的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这时“人”的身影出现诗中,反而更显出诗的构思巧妙。

这首诗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将“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理解为对真理探寻的感悟:我们为何认为真理一定在尽头,其实真理随处可寻。作者豁然悟得万物归宗的理趣,“道”寓于万事万物之间。在叙事抒情中得出探寻真理不可固执一端、忽视过程、不顾全局,说理自然、准确且颇具情调,突破了普通借景说理的套路,实现了情景事理的浑然一体。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剩下的《其一》《其二》可以对比着来看。这里两首诗都做到了借景说理,但仍然存在艺术高下之分。

《其二》写水流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这首诗开篇就气势雄伟,形象地描绘出水在出山之时雷霆万韵的奔涌之势,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水流经历波涛来到平原之后,“断梗枯槎”都被沉淀下来,只留下一川清泉自在萦绕。全诗体现着人经历波涛取得成功的奋斗精神,在宁静高雅的境界到来之间往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这首也达到了第一个标准,但是它的情景事理并没有浑然天成之感,更倾向于一个普通的理趣诗。不过这首诗高于第一首之处,就在于它说理十分的含蓄委婉,作者并没有在诗中现身、全诗没有人的身影,这样的理趣诗处理的比作者直言体会要来的要更高妙。因此,我将《其二》列为第二。

《其一》首先描绘了山色云气,接着就云这一事物展开哲理的阐发,为什么只看到雨从云中来,而不见云从哪里来呢?可见作者的探究精神,得出万物皆有本源的道理。这首诗相较于其他两首就显得简单直接了,先写景,接着“人”出现,提出一个有哲理的问题。虽然也借景抒情了,但显得很生硬,有种为了说理而说理之感。因此,我将《其一》列为最次。

钱锺书在《谈艺录》还有过关于诗歌情景事理的评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恨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从这也可以感受出第三首与这种境界较为接近,第二、第一首就相差甚远了。

http://www.dxsbao.com/art/451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学习百年党史,激扬奋进力量!
2022年6月26日上午9点,我们开始学习党史的第一天,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学史力行…
勤劳致富,迈进乡村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文芳)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2022年6月25日,武汉东湖学院樱你心动实践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城关镇八里村开展实践活动。八里村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地势较平坦是一个…
武韵实践团:初识武当,领略文化魅力
为开展武当文化调研,领略武当文化魅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武当文化调研采访”暑假社会实践团队7月1在校内武当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进行了采访活动。队员们通过老师的一系列讲解,初步领略到武当…
比较分析唐传奇《红线传》和《聂隐娘》
比较分析唐传奇《红线传》和《聂隐娘》根据三种艺术评判的角度:神圣性的脆弱和平实性的坚强、平淡的生活与离奇的情节、传奇的寻常演绎。其中可以总结出优秀作品的两条规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
从萧云仙、汤镇台等人看吴敬梓的雅俗观
从萧云仙、汤镇台等人看吴敬梓的雅俗观《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第一次读是在大二刚开学,一气读完可谓是酣畅淋漓,感慨于吴敬梓人物塑造手法之高妙。它塑造了经典腐儒周进与范进、迷信文章举业的马二先生、人…
从《女驸马》分析爱情悲喜剧的文化场元素
从《女驸马》分析爱情悲喜剧的文化场元素《女驸马》的故事背景设在中国封建社会,作者对它的创作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场而言的。文化场是指文化与产生这种文化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范围。在文化场中…
艺智营暑期实践团参观大坪村乡村企业
6月30日下午,艺智营暑期实践团开展了大坪村乡村企业参观活动。此次活动由大坪村村妇联主席兼妇女主任夏波带领,参观队伍由艺智营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组、教学组、宣传组部分成员构成。本次活动的目的地是大坪…
《锦瑟》阐释空间分析
《锦瑟》阐释空间分析对于一首诗,重要的不是找到诗人表达的本意,这是历史问题,重要的是发现多种解释的合理性。这种对于诗歌的阐释,可以从以下四个空间维度着手。我们以《锦瑟》为例分析。(一)从作者入…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与玉堂桥社区合作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与玉堂桥社区合作2022年7月2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跟进,“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今天来到玉堂桥社区,并…
蓄力时代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
蓄力时代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恰逢七一建党之际,为庆祝建党101周年,加强团队思想政治建设,将社会实践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7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生环学院赴师大花津校区植物多样性调研团队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