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尽快发展经济,抓紧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重工业。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日益加快。而对工业的重视却放松了对农业的重视,再加上农业本身成本回收慢、收益小,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从而导致当今我国社会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
2018年9月21日,习主席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成就。”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三农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本应该对经济发挥相当程度的支撑作用,却在现如今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相应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成为我国社会最突出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但没有改变的是,农业仍然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民仍然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仍有许多因素阻碍农村发展:
1、城乡要素长期单向流动造成乡村“失血”“贫血”。
农民本应该扎根于土地,然而由于缺失金融支持,农民种植土地出现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少等问题,导致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也催生了大批农民的“离家出走”。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口持续减少,大量人口向城镇迁移许多村庄出现“房堵窗、户封门、村里见不到年轻人”的尴尬场景,人际关系功利化、人情社会商品化,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村精神逐渐解体,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家庭分离,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农村“三留守”问题严重。
2、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
教育方面:据2016年调查结果,我国仍有67.7%的村庄没有幼儿园,又受到家中经济情况、家人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农村儿童缺失学前教育,给后期小学教育造成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中学学校对于农村青少年往往也是又少又远,许多农村孩子没有上到大学甚至高中就辍学外出打工,农村整体文化水平有限。
医疗卫生:农村医疗多为小诊所,大医院远切消费高,小诊所医疗卫生资源质量不高。导致农村人患重大疾病数量增多,而看病贵看病难又是许多家庭承担不起的,往往导致散尽家财却还是没有治好病的局面不断发生。
社会保障: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的局面已存在很久,大量年轻人口的外流已导致农村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却仍然跟不上,导致许多留守在村中的老年人生活得不到保障。
3、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仍有将近一半农村使用普通旱厕,甚至仍有一小部分还没有厕所。相应的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也远低于城市。
饮水、交通、物流、电力问题也尚未在全部农村得到改善,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还在贫困线挣扎。
4、城乡产业水平发展差异大。
相对于城市先进的制造业,农村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传统种养为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新的要求,也是农民贫困、大量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之一。
5、城乡居民收入比仍处高位。
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收入地区间差异大。
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增产增收难度大。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工资水平不高。转移性收入占比偏低。
总体来说,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有两个原因:
1、在市场自发作用下,农村原有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发展动力不足。
2、在过去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同的福利政策实施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由农民自身积累,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造成农村公共产品短缺。
目前国家已重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深知其危害,解决其危害也有许多方法: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情况并非个例,也有许多发达国家曾出现此类情况也都用了合适的方法化解。英国注重“集镇”发展并退出扶持政策,鼓励发展集镇从而促进就业。目前在英国,居民参与乡村规划设计已成为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模式。美国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则由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负担,农村区域规划的实施则由开发商承担,同时美国政府也在引导乡村进行“生态村”建设。日本农村则以其自然条件和物产为依托,以其特色农产品为核心,进行乡村规划设计。其乡村发展规划综合了地域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使其综合性规划设计的同时满足了当地生产和市场的要求。在日本的乡村建设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一村一品“。德国则通过土地合并给农场发展带来规模化效应,推进城乡等值化发展且坚持和保留乡村文化特色。这些国家的经验都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
2、贯彻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首先必须进行制度、要素、产业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城乡融合发展观,破除城市中心主义的错误认识;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前更加均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形成要素城乡均衡配置格局。根据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路线图,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惠普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
我国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从党的十八大开始我国开始逐渐重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九大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献,而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成效也日益显著,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加大、农村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村脱贫成效显著。总体而言我国的城乡平衡发展在政策加持下呈平稳向好趋势,乡村发展也指日可待。
http://www.dxsbao.com/art/4405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