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古代文学
古往今来,在文学方面,中华民族的文人墨家层出不穷,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源源不断。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便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领风骚。然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先秦散文,楚辞汉赋以及建安文学也不败下风。而我最喜欢的,便是建安文学。它没有楚辞的辞藻华丽,也不似有唐诗宋词的繁荣璀璨为众人所熟知,却是魏晋文学的代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建安之前,文学只是儒家经学的附庸,和哲学、史学并没有严格的分家,到了建安时代,文学才开始摆脱经学,走向独立发展。鲁迅先生曾说过,汉末魏初的这个时代是个很重要的时代,因为它是“文字自觉地时代”,它是一个文人真正主动走向文学的时代。抒情自觉了,曹植的《洛神赋》通过对洛神的追求和幻灭的过程,书来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以及理想破灭;审美自觉了,在《洛神赋》中“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辞藻之美令人读起便心旷神怡。
因为东汉末期的长期动乱,在建安时期人们对于孔孟学说产生了质疑,各种思想观念应运而生,不断碰撞。这种情况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提升了他们的个人意识。一种是与昂扬奋发的时代风尚相应,建安诗人们创作出了反映社会动乱、描写人民苦难生活的诗篇。在诗中抒发建功立业、重建天下的宏伟抱负。此类诗篇的风格更是慷慨悲壮。这些诗人身居乱世,报国无门,目睹了时事的艰辛、抒发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正像曹植在《与扬祖德书》中所说:“昔仲宜独步于江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建安文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崛起的。
以三曹为中心,建安七子以及蔡文姬等等文学作家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最乱世悲凉的感慨,忧虑之情。曹操的《苦寒行)写士卒行军之苦,表现不得已而用兵的悲哀;曹植的《送应氏》其一写洛阳城的残破荒凉;女诗人蔡文姬痛定思痛,以自身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五盲诗《悲愤诗》……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主义、浓郁的悲剧色彩等,这些特征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特征——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文人们在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同时,“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一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创作出许多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这些诗篇汇聚在一起,使得建安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
曹氏父子兄弟,其地位足以领导群英,其诗才也足以为当时诸诗人的中心而无愧。曹操,曹丕,曹植都是伟大的诗人,其中以曹植的才华最为出众,他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更是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的人,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确立了五言诗在后世的主流地位。而为我们所众知的奸臣曹操对于建安文学的发展也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建安时期诗歌逐渐与音乐分离,在诗歌声韵和形式上,曹氏父子都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典范作用,
记得初中的时候才刚刚接触曹操的诗歌——《短歌行》和《龟虽寿》,这两首诗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当时这两首诗是所背诗篇中最长的,并且我还代表我们班在全校面前朗诵《短歌行》,这是我接触建安文学的开端。每当谈起曹操,更多人想到的便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奸臣曹操吧,后人都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人们都过于关注他广纳贤臣的度量和阴险狡诈的谋略,在兵学上的才能过于出众导致人们往往忽略了他本身的才华。一首《蒿里行》“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直接批判当时的社会,行文大胆直接不加掩饰,直抒胸臆。而最令我喜欢的还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对贤才的渴望以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龟虽寿》中,他感叹生命的短暂,却不是为了感叹而感叹,是为了激励自己奋进而感叹。这样的曹操才是那个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才子。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人,这个时代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一片盛世去吟诵,不似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唐朝盛世,东汉末年间有的是王粲眼中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他们没有安逸的创作环境,更多的是被强制压抑着创作欲望。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性情上的直率旷达,用新的视角去反思自我、重建自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自我价值观来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把文学作为了承载个性自由和生命意识的载体,文人们真正自觉地走向了文学,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抹光彩,为后世留下了典范。
看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无与伦比的美令我震惊心动;听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求贤若渴的真情流露令我停下脚步;一句“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将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变得积极昂扬起来,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令我对王粲心生敬意……正是这些使我对建安文学愈发好奇,深入了解,进而逐渐心生敬意。
http://www.dxsbao.com/art/425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