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的对比—借鉴“美国梦”追寻“中国梦”
摘要:本文通过《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嘉莉妹妹和孙少平的对比, 以两人的个人命运为例,从二者的价值观、道德观、实现梦想途径等方面对比分析,揭示了美国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差异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和中国梦的升华。最后从美国梦中吸取经验教训, 借鉴美国梦从而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美国梦、中国梦、命运、差异
导言:
20世纪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嘉莉妹妹》再现了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 描写了美丽的农村姑娘嘉莉妹妹为了生存和梦想独自来到大都市芝加哥闯荡的故事。原本美丽、善良、单纯的嘉莉妹妹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腐蚀下, 变得贪婪、自私、冷漠, 最终只能永远孤独地在渴望的梦想中跋涉。这部作品通过嘉莉妹妹个人“美国梦”的幻灭,暗示了“人人机会均等”的“美国梦”根本就是无从实现的,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虚伪本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长篇巨著。它揭示了1975—1985年这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成功塑造了像孙少平、孙少安这样在生活的种种磨难和考验中逐渐成长并最终找到人生目标与价值的青年形象。
嘉莉妹妹和孙少平都是两部作品中为了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而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年轻人, 二人分别是“美国式梦想”和“中国式梦想”的典型代表。然而从二人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以及结局来看, 他们又反映了“美国梦”和“中国梦”所存在的差异。嘉莉妹妹与孙少平梦想的出发点都是想改变命运, 但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 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最终获得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一、
所谓的“美国梦”, 其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开创时期。那时移民们怀抱宗教上的坚定信仰, 在北美新大陆上白手起家寻求机遇和发展。所以, 精神上的追求和对物质富裕的渴望从一开始就是美国梦基因的构成部分, 它决定了美国人对待世界的认知方式。特别是20世纪后, 极端的拜金主义和精神上的极度匮乏使美国人思想中的“美国梦”演变为不择手段的追逐金钱和利益。“美国梦”似乎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随时面临着幻灭的命运。《嘉莉妹妹》就是一部描写“美国梦”破灭的代表作品,是反映当时美国人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以及梦想的破灭。《嘉莉妹妹》的女主人公嘉莉出生于哥伦比亚一个平民家庭 中,怀抱着追寻财富、幸福的梦想的嘉莉来到芝加哥谋生,然而制鞋厂的繁重劳动使嘉莉患病并被迫离职,生活拮据的嘉莉面临着梦想幻灭的困境。为了实现梦想,嘉莉成为杜鲁埃的情人,在与杜鲁埃相处的过程中,嘉莉重拾自己的“美国梦”,这种别样的“美国梦”是以出卖身体和灵魂为开端的,这也是《嘉莉妹妹》不为传统伦理道德所接纳的重要原因。借助社交广泛的推销员杜鲁埃,嘉莉结识了更有地位和财富的酒店经理赫斯特乌德并迅速地抛弃了杜鲁埃,随后嘉莉与赫斯特乌德私奔至纽约,但二人在纽约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拮据的生活使嘉莉必须出去工作——成为歌剧的群舞演员,群舞演员的工作使嘉莉意外走红并成为明星,成为明星后的嘉莉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赫斯特乌德,至此嘉莉实现了自己关于财富和地位的“美国梦”但进入上流社会的嘉莉却没有获得预期的幸福,内心的空虚与孤寂如影随形。
二、
然而“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之处在于, “中国梦”更强调的是个人命运和国家的紧密相连。近代落后的中国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压, 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就在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 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 救国救民,历经了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最终走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来。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每个人都是人单力薄, 但是依然坚信能为祖国发展增添一份力量。毋庸置疑, 在历史进程中, 社会和我们自身的局限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都明白的是这些局限是社会进步到更高阶段上产生的,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的。“中国梦”实质是人们在竞争中相互勉励, 向善求真。
在《平凡的世界》中,与嘉莉妹妹同样出身贫寒的孙少平来自贫困的山村,但他从不甘平庸, 坚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在苦难的人生中,他却时刻怀着梦想激情地前进,时刻都在成长, 然而他关注的并不只是他自己的生存状态, 还关心着国家的事情, 所以在田晓霞的引导下, 他才能不甘平庸, 而是敢于迈出步伐走出双水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平凡的世界》中, 充满着苦难意识, 但是这种苦难意识所关注的中心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缺失, 这种缺失是社会的、时代的乃至全人类的。孙少平的成长经历和作品中所体现的苦难意识生动形象的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
在20世纪初的美国,贫富差距扩大,下层人们拼命追求金钱、地位,上层社会的人们纸醉金迷、贪图享乐。通过努力奋斗而致富的“美国梦”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它再也不能给美国人带来为之奋斗的力量了,人们追逐享乐却最终得不到快乐,从而也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的美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梦想,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梦想可以去追求,可如果追求的欲望过度,“美国梦”就会变成恶梦。从嘉莉奋斗历程来看,她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获得了成功,但她为此付出了失去亲情、背叛爱情的惨重代价,更为可悲的是,最终仍实现不了她理想中真正的幸福。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她是自私无情的,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享乐,可以牺牲身边所有亲人爱人朋友,因为对于嘉莉而言, 她的情人无异于是她迈向成功路上的铺路石,被利用后却被踩压于社会的最低层;同时她也是孤独和无助的。金钱和名利没能给她快乐,在她的情人们眼里,嘉莉更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摆设品、一个花瓶、一个在需要时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和虚荣的点缀。可怜的嘉莉所获得的金钱和物质并无人分享,也没有人真心祝福她的成功。她的“美国式梦想”终究还是破灭了,嘉莉的悲剧其实是美国社会的悲剧。以金钱和利益为核心内涵的“美国梦”终将走向幻灭。
在《嘉莉妹妹》小说的结尾,我们看见嘉莉仍然坐在摇椅里摇荡着、低吟着:“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梦想,你将永远独个儿渴望下去。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你将梦想你永远不会感到的幸福。”作者在小说的最后用嘉莉在摇椅里的不断低吟来质疑当时社会中风行的美国梦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命运和性格受控于自己强烈的美国梦,这或许就是嘉莉妹妹人生的悲哀,也只有嘉莉在不择手段地达到物质上的高度后,她才有可能考虑精神上的追求美国梦到底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而已,没有道德感做依傍,再美的幻梦都会幻灭的这也是德莱塞要表达的重要思想。也就是说,嘉莉妹妹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美国梦”在本质上的虚伪性, 同时也告诉人们通过追求物质而实现的“美国梦”是堕落的, 没有希望的。
“中国梦”具有传承性的, 是靠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国人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小说的结尾孙少平在一次井下事故中受了重伤, 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回到矿山, 用辛勤的劳动继续创造美好的生活。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在我们的生命结束之前, 也许还不会看到这个社会的完全成熟, 我们这代人所做的可能仅仅是, 用我们的经验、教训、泪水、汉水和鲜血掺和的混凝土, 为中国光辉的未来打下一个基础。中国有千千万万像孙少平一样平凡的劳动者, 他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同时, 这些平凡的人又是不平凡的, 因为他们累积的成功为实现的“中国梦”铺设了光明无限的道路。14亿的华夏子孙紧紧凝聚着中国力量, 不断发扬传承中国精神, 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之梦。
结论:
即使“美国梦”最终幻灭, 但它也有许多值得“中国梦”借鉴。“中国梦”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防止走“美国梦”个人极端主义的道路。再者“美国梦”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同样, “中国梦”也要体现社会中的公平正义。另外“美国梦”的意义是每个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财富和更美好的生活, 而不是靠他人和阶级。所以“中国梦”的实现绝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享受,更要提高精神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最后, “中国梦”要学习“美国梦”之中的创新精神,不忘民族灵魂,不拘泥于现状, 勇于提升自我,增强民族自信心, 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德莱塞著,王艳燕,胡莺译.嘉莉妹妹[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焦红乐.试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3]林友安,韩飞,梅运东,鲜碧洪.《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苦难哲学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
[4]刘芳.消费主义与《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幻灭.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8).
[5]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6]连幼平.共同的梦想、共同的美国梦——试比较马丁伊登与嘉莉妹妹的美国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7]胡戈.德莱塞笔下的美国梦与美国悲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25—127.
[8]夏源梓,谷野平.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0).
[9]焦红乐.试比较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异——以《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平凡的世界》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10]廖晓军,红色经典中的时代英雄与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比较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11]陈懿,《马丁•伊登》和《平凡的世界》中悲剧主人公的比较[J].考试周刊,2011(26).
http://www.dxsbao.com/art/4255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