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选定读《教育家叔本华》这本书,是被尼采所吸引。真正拜读了这篇作品之后,我百感交集。我感到庆幸,庆幸自己因为这本书而穿越时空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话;同时我又感到羞愧,羞愧于其实自己和书里所批判的一些人、一些所谓的追求真理的人别无二致;再者我感到震撼,为尼采、叔本华之类的真正的哲学家享受着孤独与痛苦仍能跳出时代的大圈来实现理想而震撼。
下面我想就文章的第五章来具体谈谈我的感想。
第五章主要是尼采试图表明和证明叔本华式的人能够引导与教育我们。作者所认为的教育并非泯灭人性、强制性的,而是春风化雨、顺其自然的。而所谓的哲学教授与真正的哲学家也是不同的。在尼采看来,叔本华式的人是孤独又伟大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与一个永恒的存在而享受痛苦的,是勇敢站在一切事物之外、用人性与爱包容一切创伤的。他们有智慧、善思考,是时代的先导,能够带领人们走向另一个高度。书中如是写道:“是否把那高高在上的目标拉近与我们的距离,好让这理想能够教育我们,也能往上提升我们?”叔本华式的人是天才,他们深知自己要的是什么,而身边的群体,大多数普通人自然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一旦他们进入更广远的范围,那他们就既不会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因为困难实在太大,芸芸众生没有能力去付诸实践,所以只能空想,这就产生了惰性与依赖性,最终连这种遐想的能力都失去了。
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这也是我读起来感到相当吃力的部分。由于我的学识经验尚不充足,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所以所思稚嫩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尼采笔下的大自然就如同人类的母亲,大自然希望人类摆脱动物性,创造出艺术家、哲学家来引导千千万万普通的人类,希望造就出“通人”,一起探寻真理获得智慧。但真正的艺术家、哲学家又有多少呢?在大的时代环境下,尤其是统治阶级王朝下,专制、蛮横的统治怎么会允许有与现世相悖的思想出现,所以舆论谴责他们,人类孤立他们,这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自然需要认知,却又对其真正的认知感到恐惧。”“在某些瞬间,我们都知道,我们在生活中做足了详尽的布置和准备,只是为了逃离我们真正的任务;我们多想随便找地方把头藏起来,就好像我们那长者百只眼睛的良心不会逮住我们似的;我们迫不及待把我们的心交付赚钱、社交、国家或者科学,纯粹只是为了不再拥有这颗心;我们比实际所需的更加狂热,更加不动脑子的沉湎于每天的繁忙工作,以便生活下去,因为不动脑子,似乎是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到处都是匆匆忙忙和迫不及待,因为每个人都在逃离自己,到处也都是羞答答地掩饰这种匆忙和迫不及待,因为人们想显示出一副满足的样子,都想迷惑那眼睛锐利的旁观者,不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可怜。”这是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也是最让我羞愧的一段话。我开始不断反思,每天繁重的工作能给我本身带来什么?这是我真正愿意去做的吗?原来不动脑子地沉溺于繁杂的工作只是由于懒惰,只是由于惯性,只是我在逃避,我在逃避无聊罢了。在时代的舆论压力下,或者说是由于羞怯而不忍、不愿认清真正的自己;在拥挤的人流中自动屏蔽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正如狄更斯的《双城记》中写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然而我们忽视了,或者说是故意不愿承认后半句话:“也是最坏的时代。”于是我们庸庸碌碌,成为时代的拥护者崇拜者。于是我们盲目乐观,努力地融入大的环境,却未曾想过我们的存在对于我们自身作为人而言有怎样的意义。所以和许多人一样,我在谋杀时间,我在逃避自我,我很惭愧。
在我固有的思想中,哲学是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而现在我的观点出现了一些改变,我认为哲学是对于一切合理存在的终极关怀。当人类尚未抛却动物性,尚处蒙昧,尚对于醒来心怀恐惧。“越是接近醒来的时分,所做的梦就越加生动,越加令人不安。”“而只是把头浮出水面、达到瞬间的清醒时间,单靠我们自身的力量也无法成功。我们需要被举起——但,能够举起我们的是谁呢?”是的,那就是真正的人,不再是动物的人,是哲学家、艺术家和圣者,是教育家、时代的先导者。作为仰视圣者的受教育者,我又开始反思。能否承受较长时间的、至深的冥想?能否主动跃出水面获得片刻清醒?能否自救?能否救人?能否承受清醒带来的痛苦、舆论与孤独?然而我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感到困扰迷惑且折磨。“知道自己就是树上的一颗果子,但永远不会成熟,因为所处太过阴暗,而咫尺之外却有着自己所缺乏的灿烂阳光。”我尚且没有能力、无法达到先哲们的高度。但我或许会最终掉过头来,不再费劲追求那不会有结果的东西,去发现新的一连串的义务。
大自然与人应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整个大自然为了自身的解救所全力争取得最终和最高的目标:成为“人”。自然为我们造就了艺术家与圣者,教育人类走向新高度,叔本华式的人便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者。我们不能泯灭了人性,我们要站在时代洪流之外,用我们的理性去探寻:文化到底是什么?而在这途中,我们要不知疲倦地与所有妨碍我们实现存在中最高目标的东西作斗争,亦即与妨碍我们成为叔本华式的人的一切作斗争。
这本书放在今日仍对于我们全人类全世界有着不言而喻的教育意义。这可能也就是哲学的魅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魅力。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复,于是我和母亲说了如上我的一些想法,但她似乎不太能理解,并害怕我的思想偏离正道。我竟有一丝欣喜,尼采在几百年前就看到了这种结果,这种追求真理、追求永恒的存在的路上必定会遇到的障碍与不被理解。在某些方面上,人类的悲观也就相通了,于是我们进步了。
因为许许多多原因,如时代的局限性,人们拘泥于传统,憎恶与现世生活有些许相悖的真正哲学。人们追求刺激、渴求新鲜地去一再追求冰冷、无爱的知识,科学的武装动摇了愈发虚伪的宗教信仰。这看起来似乎是发展的,而尼采竟能跳出大的客观环境,从人性、自然的角度出发,探究其背后与文化本质的冲突。实在是令人敬佩。
对于尼采与叔本华以及千千万万的真正哲学家、教育家,我想用短诗来赞颂他们:
我痛恨自己生于此时
于是我孤身一人站上云巅
不需要上帝
就让我来审视这片混沌
我拨开云雾
想让阳光普照大地
而无数利刃
摸着光刺痛我身
只要光芒尚未泯灭
带着我的真理
我将永恒存在
http://www.dxsbao.com/art/415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