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赴万仙山郭亮村”社会实践团,为深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广“春雁行动”豫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在司化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万仙山郭亮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郭亮村发展路径研究”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了解万仙山郭亮村。
万仙山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位于辉县市西北,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其中,郭亮洞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郭亮洞是通往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1971年的秋天,为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后代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带领全体村民开始修路。由于条件有限,他们没有借助任何机械设备,用钢钎和铁锤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8磅重的铁锤4000个,历时五年,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6月30日上午我们团队在司化老师的带领下,在郭亮村进行社会实践,欣赏郭亮的秀美景色感受当地人的风土人情,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中得知即将在郭亮洞上演的行浸式绝壁光影大片《郭亮1972》,为了更好的了解郭亮村的发展历程,7月1日晚在司化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有幸夜游亲身体验“穿越回”那段日子,并且“亲身经历”当时的那段时光,该灯会通过黄昏的老旧煤油灯带领观众穿越回1972年的郭亮村,带头的申姓老人以独白的形式带领观众会议凿洞时的艰难困苦,演员们生动展示了在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乡里组织各村代表开会,提出学习愚公精神的目标。申书记提出郭亮村要修路这一决定,通过实际复原当时凿壁时的装备与画面,演员们手持铁锤、錾子、麻绳等工具,通过行为展现讲述2000锤一个炮眼是怎么在那个没有电力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的,是怎么用土办法测量出隧道线,在一座刀劈斧砍,地势险峻的峭壁上凿壁开路的决心与困难,我们怀揣敬畏之心,保存这份珍贵的回忆。
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国人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观看完表演后实践团的成员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这座坚韧的山所展现的近代中国的精神。壁可凿,山可移的人文精神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合当之无愧的太行奇迹。
7月3日实践团队也参观了当地的展览馆,里边陈列着当时开凿的工具,这些工具留存至今,实践队员们满怀敬畏之情去感受老一辈人的不畏艰难,悬崖劈路的“郭亮精神”。
看到这些,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一辈人的智慧,造就了郭亮洞这一奇迹。我们采访了当地村民,听他们讲述不畏艰难、悬崖劈路的“郭亮精神”,在采访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了解到了有关“十三壮士”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13个人修路?“十三壮士”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而是为了保证凿洞工程持续进行必须有13名青壮劳力始终在工地施工。在凿洞过程中,队员是经常轮换的,“十三壮士”是一个流动的群体。实践团的成员在观看灯会时对一名失足落崖的壮士十分惋惜,据悉了解,该壮士名叫王怀堂是当时村里比较有文化的,可见郭亮洞的修建是多么的艰难。但当地村民说:“郭亮洞如此艰巨的工程竟然全凭王怀堂的目测和心算”。路面每前进100米,路面的斜度要下降10米,坡度掌握在8度左右。。村里人问8度是个什么样儿时,王怀堂就脱下鞋,伸出脚,把脚一弓,往下一斜,比划着说,路面就和脚面一样,跟鞋底比,脚面是斜着往,上走,往上的斜度就是8度。这样一比划施工员就全明白了。这也是郭亮洞著名“脚面坡”的来历。
随后实践团去采访了宋保群老先生,宋老先生家中依旧陈列摆放着当时开路的工具,宋老声情并茂的描述着未开路前山里居民生活的艰难。介绍了当时的三条“路”。第一条“猴梯”,第二条“寨门梯”,第三条“天梯”。其中三条山路中相对最好走的“天梯”来说。“高路入云端,望顶眼欲穿。一时不小心,脚错归黄泉。”村里流传至今的顺口溜记录了人们当年的出山之苦。天梯是苦难路,因为天梯的难走村里所有的劳动产品和生活用品全部靠人力运输。宋老:“现在的生活您觉得咋样啊?”宋老开心的笑着说:“现在生活可太幸福了啊,你们也一定要好好读书上学,回报祖国。”郭亮洞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悬崖村庄”打造了郭亮文化名片, “郭亮精神”成就了幸福生活。目前郭亮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国内外宾客数以百万,郭亮村几乎家家开起了家庭旅馆,郭亮村也成了著名影视村。郭亮村的独特建筑和宜人的景色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其中来写生的也不计其数。包括大学生,高中生,连几岁的小朋友也深深的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
太行山的壮美景色、悬崖村的民俗风情,以及绝壁长廊本身,都对外界构成了很大吸引力。郭亮村的旅游业日渐红火,这里除了是数百家剧组进驻取景的影视基地外,还是摄影爱好者,美术专业人士青睐的写生基地。借助网络,这个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悬崖孤村,一度成为声名远播的“网红”打卡地。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郭亮村民的交谈,切实的感受到了生活富足后村民内心的喜悦之情。最后实践团的成员们一同前往影视村,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发现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以售卖当地特产为主,其中主要包括食品,崖柏木雕,充分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我们见到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和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游览郭亮村的原因——被郭亮精神吸引,怀揣敬畏之情进入郭亮洞,感受它的雄伟壮观。郭亮洞也成是著名的网红影视打卡点,举起手来里的一部分场景就是在此地拍摄。
郭亮村不仅是一个著名影视村,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郭亮村的村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实践团的成员们也采访了许多前往郭亮的游客,这里秀美的风光,惬意舒适的生活,吸引着他们。夏天郭亮村是个避暑胜地,白天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晚上在挂壁公路吹吹晚风,温馨的灯光,热情的舞蹈,悠扬的歌声都是郭亮村独特的标签。但在旅游业发展中,成员们根据游客的反馈以及自身的观察,发现还是有不少“私家景点存在乱收费现象”虽然村民也知道这样的赚钱方式容易惹恼游客,但大家还是选择了向利益妥协。长此以往,是不利于郭亮旅游业的发展,希望郭亮村的部分餐饮住宿行业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自我改善,为郭亮村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只有餐厅民宿的菜单价格做到了统一价格,其他很多方面景区经营者和村民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和谐统一才能稳步发展,这也是旅游业的长久发展之计。
是什么支撑着中华儿女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风浪尖口,上矢志前行,越走越远?是植根在中华儿女心中不畏艰难的愚公精神。当代的愚公精神仍需传承与发扬,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愚公精神注以新的血液来传承下去, 坚定不移, 稳步前进!“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坎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用汗水浇作动力,用实干笃定前进,闯出新时代,新气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