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古今考试说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作者:莓叻妥柠

考,即为测;试,则为试题也。然何为考试,测之以题,举才华横溢于考场者,其目的也,为筑国家之栋梁,抱学子鸿鹄之志,表象如此,实则……

从古至今,考生最悲催

纵横古今,阅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不难寻其规律,唯有延科举方能育盛世。“科举”一词名噪一时,更是被誉为“第五大发明”,暂不提八股文时期发展的低潮,我们大科举的影响延续至今哪,没错,现在让“无数学子尽折腰”的高考则是科举的转世,而在这个摩肩接踵的人口大国,这一影响更是波及了数以万计的学子毁了无数的童年。古代的文人们,有的“苦读寒窗最后飞黄腾达”,而更多的人则是“碌碌一生咬文嚼字一世却也免不了饿死街头”。以考试为目的的读书,这辈子就被文字圈禁在了科举中,考生,苦者,哭着!现在的考生们,在高考的束缚下照样是每日苦读,看起来差别甚小,其实不然,科举年年有,越挫越勇者大有人在,高考之威力则在于,没有人可以承受他人的眼光一次次重复参加高考。高等应试教育下的考试,不如说是一道门槛,跨过去者,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绩差者,只能是“为反衬成绩优异者正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罢了。十年多书香熏陶下,努力终是化为泡影。当今世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考场如战争正不断上演重复。不得不叹,学生,泪者,累着。

莘莘学子,久经沙场,意志弥坚

考试“来着而不可拒”,学霸们则是“来者不拒”。亲眼看见的他们:“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们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考试这点小事,不足为提,然而“古来征战又得几人回”?未还之人的苦痛又有多少人知道?作为一名徘徊在及格线的学渣,对此更是深有体会。特别是当考试成为了反映学习情况和态度的工具,问题就来了——压力,压力,如果成绩反映学习效果,那是否成绩差就代表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呢——或许家长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吧,他们注重的结果,却没看到许多人其中付出的泪水,汗水,过于注重成绩的他们给了学子们太大的压力,除此之外,将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还有那些年复一年学习的时光,独孤一注的压在那几张薄薄的试卷上,压力又怎么不大——这就是考试制度的缺陷,更成为了学子们心中最大的痛,‘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啊,但制度不可轻易改变,“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抱怨可以有,谩骂可以有,考试也是必须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步走,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偶尔出现相对误差,也应“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古今学子,不惧雾霾,又何惧考试?!

老班曾告诫我们:“意识超前”

苏轼曾说:“诗酒趁年华”,可我们的年华是献给梦想还是葬送给了考试,我们戴着厚厚的眼镜,手上布满了老茧,每天的各种“奋斗”的提醒萦绕耳畔,每每想呐喊却像被扼住了喉咙,可是如果有一天没有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我们又该怎样到达远方?那些拼命抱怨应试教育毁了自己一生的人,即便没有应试教育,或许仍然会一事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未曾想到路就在脚下。考试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通道,却是必经之路。有的人沉迷于学习之外的自由,可他们终会发现,自由离他们越来越远。这时,才会醒悟,那些曾经叫嚣着要逃离的日子,才是不自由中的自由。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因为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选择就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制约。老班曾告诫我们:“意识要超前”,不要只看见现在的苦于累,从长远角度而言,考试,真的一无是处吗?静言思之,则会明白:存在即为合理,被我们唾弃的考试制度,延续千年而不败,它带给社会甚至个人的至少有一点点被认可的益处。对学生,它给予了一个发掘自己长处的机会,并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于国家,它集齐天下贤士,集思广益,将国家的前路指向了一片以科技为主体的光明。

梁任公《少年中国说》大概每个人都会背上那么一段:“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但是,如果你想浪迹天涯,至少你得先学会掌舵,如果你想先翱翔,你至少让自己的寓意丰满。

何为考试,考,考验是也,试,试验也。考试,或苦或累,然以教学生掌舵之技巧,助学子丰满其羽翼为己任。

考试?考试!

http://www.dxsbao.com/art/4124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参加西部计划教育展馆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时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绘心绘意 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探黄河博物馆,知黄河前世今生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黄河博物馆是万里黄河的一个缩影,是一座黄河知识宝库。2021年7月15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你一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李凯茵前往河南…
回首脱贫攻坚,教育发生哪些变化
脱贫攻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覆盖了方方面面,其中不乏教育。为了进一步了解脱贫攻坚对本地教育方面的影响,鲁豫相约一队队员唐辛格前往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滨河初级中学与后勤主任陈…
西南石油志愿服务美丽乡村调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西油“美丽乡村调研服务团”,义不容辞前往目的地行调研,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7月10日,美丽乡村调研服务团抵达广东省…
回首脱贫攻坚,感受村庄万千变化
2021年8月31日,为了了解村中老人在脱贫攻坚期间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其对脱贫攻坚的看法,鲁豫相约一队的队员张祥东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满家村对村中的老年人进行采访。在此次调研中,张祥东通过与村…
河你一起,探寻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公益服务】印证过去 见证未来 ——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白大石摩崖石窟考察
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时代精神风采的体现,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21世纪文化大融合不断加快,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7月12日,是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考…
杏花深处有人家
小县城是最普通的小县城,县城的名字用标准的读法读出来平淡而有些难听,可用方言念起来却有几分呢喃细语的味儿。小县城里有条杏花路,杏花是“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沿着这条老路走下去,就会走到挂着红…
回收脱贫攻坚,大学生有这样的体会
8月31日下午,鲁豫相约一队的成员刘金金前往新疆石河子市红光镇132团对本地居民进行了对于脱贫攻坚成果看法的访谈。队员刘金金家乡所在地是生产建设兵团,采取线上访谈的方式,采访的三位在不同地点上大学的学…
【公益服务】感受文化色彩 领悟遗产真谛 ——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白大石摩崖石窟考察
中国石窟寺众多,很多大型石窟寺中,能编上号的窟龛有上百个。很多石窟寺名气很大,每个石窟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一尊尊灵性的石佛,一龛龛永不凋谢的灵魂;造访密密麻麻,匠心意造妙石生花的蜂巢。满山遍野…
三下乡思想感悟
对于三下乡活动,一开始的想法是目前的自己可以对社会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从小接受的教育也一直在告诉我,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回馈社会,于是我报名参加了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