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因” 的词义及其语法化研究
【摘要】 “因” 在秦汉时发生了 语法化演变, 具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多 种语法功能。《史记》 是西汉的代表语料,通过分析 《史记》中 “因” 的词义及其语法化,笔者可以清楚地发现:“因” 的语法化是语义制约的, 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位于连动式的第一个谓语中心位置。 “因” 的语法化方式是一个层级体系,而不仅是一个语法化的斜坡。“因” 在秦汉时期正处于语法化的活跃期,在句法功能和语义上都具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四类独立的用法, 同时这四类又存在交叉。
【关键词】史记;因;语法化;层级性
语法化是一个实义词的实义逐渐弱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弱化是逐渐完成的,因此语法化是呈现出层级体系的。“因”在汉代前后发生了 从动词演变为 副词、介词和连词的语法化。“因”在两汉时期的语法意义表现出 “有时与引进条件有联系,有时又与引进原因有歧义”,“这种不稳定性正是一个观察其词义演变机制的窗口”。
《史记》是西汉的代表作品,是研究西汉时期语言的典型材料。本文将全面描写《史记》 中单音节 “因”的使用情况,探讨西汉时期 “因” 的句法和语义功能,描写出“因”语法化的层级体系,从而揭示“因”语法化的途径和机制。
一、《史记》中 “因” 的使用情况
《史记》中共使用了单音节的“因”785 例,具有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多种用法。“因” 的形容词义为 “亲近”,2 例,名词义为 “缘由”,3例,由于名词和 形容词与本文关注的语法化无关,所以下面的分析不再涉及。
《史记》中单音节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 “因” 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在这四类词中, 副词占56.3 %,介词占 21 %,连词占11.5% , 动词最少,占 11.2%,说明 “因 ”已经发生了不同层级的语法化。
1《史记》中的词的“因”
第一,动词“因”的词义网络涉及六个基本义项,其各自用,例如:
(1)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张仪列传) [依靠 ;凭借]
(2)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 (吕太后本纪) [通过]
(3)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种,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秦始皇本纪) [沿袭;承袭]
第二,据周俊勋(2007)来看,“因”是“茵”的本字,本义是“草垫”。由这个意义引申出动词的用法“依靠”,然后形成一个词义的网络。从《史记》中动词“因“的这些义项可以看出,动词“因”的这些词义系统也是经过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这些义项可以形成一个词义逐渐弱化的层级系统。
第三,《史记》中副词的“因”
在《史记》 中,“因”有五个副词义项,这些副词的义项是通过动词“因”语法化而来的。从这些副词“因”的用法可以看出,在动词“因”语法化为副词的过程中,其语义保留,而功能发生了变化。
第一,表顺承。就;於是。表顺承的“因”,一般用于前句使用静态动词/状态动词的后-分句中,如:
(4)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夏本纪》太史公言)
(5)田忌闻之,因率其徒袭攻临淄, 求成侯, 不胜而奔。(田敬仲完世家)
例(4)、(5)中的“崩、闻”等属于静态动词/状态动词,由于这些动词所表达的事件属于一个完结事件,而后面小句中的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又与前一分句的动 词的动作在时间上具有短时性,所以导致用于后一小句句首的“因”具有了表顺承的副词里法统计《史记》中的此类动词,有“闻、以、知、朝、失”等。表全文: 6,007所表达的完结事件的语义限制,也可以不用动词的语 义农达,如:1《史记》中的词的 “因”
1.动词 “因” 的词义网络涉及六个基本义项, 其各自用,例如:
(6)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 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张
仪列传)[依靠;凭借]
(7)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 (吕太后本纪)[通过]
(8)孝公既没, 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 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收要害之郡。(秦始皇本纪)[沿袭;承袭]
2《史记》 中副词的“因”
在《史记》中,“因”有五个副词义项,这些副词的义项是通过动词“因”语法化而来的。从这些副词“因”的用法可以看出,在动词“因”语法化为副词的过程中,其语义保留,而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表顺承。就;於是。表顺承的“因”,一般用于前句使用静态动词/状态动词的后一分句中,如:
(9)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夏本纪》太史公言)
(10)田忌闻之,因率其徒袭攻临淄, 求成侯,不胜而奔。(田敬仲完世家)
例(9)、(10)中的“崩、闻”等属于静态动词/状态动词,由于这些动词所表达的 事件属于一个完结事件,而后面小句 中的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又与前一分句的动词的动作在时间上具有短时性,所以导致用于后一小句句首的“因”具有了表顺承的副词用法。
第二,表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用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如:
(11)卿因所忠欲奏之。(孝武本纪)
(12)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 蔡泽列传)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
第三,表机会[条件]。义为“乘机”。
(13)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 (燕召公世家)
(14)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日:“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
例如:(13)的“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是后一分 句“割”的动作的前提范围,这是 “范围条件。例(14)“何素不与曹参相能”是导致“老惠”在一般情况下不便于“问”的限制 条 件,
而“何病”是导致孝惠能够“问”的一个条件。因此,可以认为 这是“限制”条件。
第四,表程度,意为更加。
(15)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 下取履。父日:“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留侯世家)
表程度的副词用法在以后的文献中很难看见。这个用法是由“因”的动词语义“沿袭”演变为“累积”,然后再语法化为表程度的副词“更加”的。
3《史记》 中介词的“因”
介词的“因”也是通过动词语法化而来的。从介词“因”的用法可以看出,在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过程中,也是语义保留, 而功能发生了 变化。
(16)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本纪) [沿着]
介词在汉语中尽管与动词是不相同的词类范畴,但是由于汉语中的介词都是从动词语法化而来,且语法化的过程十分缓慢,所以不少介词除了其语法意义外,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其作为动词的语义,这些语义可以根据其搭配的 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清楚看出。
4《史记》 中“因”语法化的层级和机制
4.1“因”语法化的层级及途径
1.从语法化的层级来分析,本文认为“因”的语法化涉及一个层级系统,“因”的语法化从动词开始是二分的。
第一层级是动词,第二层级是“因”从动词分别语法化为的副词和介词,第三层级是副词再语法化为连词。
第二,从语法化的途径来分析,两类连词的 “因”都是从副词语法化而来的。用于下一个小句的开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因而”的“因”,后面都紧跟动词或者动词。从语法化的规律来看,这类连词是从副词语法化的。如:
( 17)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司马相如列传)
例(17)中的“因”是副词,但是表示原因,因此,我们推测表示因果的连词应该就是从这类副词演变的。
4.2词类上的兼类
《史记》中的“因”,有时既可以理解为副词,又可以理解为连词,出现兼类情况。这类情况共有38例。如:
(18)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张耳列传)
例(18)中的“因”出现在主语成分之后,谓语动词之前。从句法位置上分析应该是副但从句法功能上分析,一些学者归入连词。
4.3语义上的两解
语法化的动态过程还可以从“因”的语义上的两解情况看出。在《史记》中,既可以表示原因的“因此”义,又可以理解为表示顺承的“就”义。如
(19)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 (吴王濞列传)
(20 )今吴王前有太子之卻,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吴王濞列传)
4小结
《史记》中的“因”具有多重性质,具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史记》中的“因”在句法功能和语义上都可以兼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的功能,这说明“因,在秦汉时期正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从语法化的演变方式分析, “因 ”的语法化途径不是形成一个单一的斜坡,而是形成一个层级体系。“因” 的语法化是语义制约的,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位于连动式的第一个谓语中心位置。
参考文献:
[1] 周俊勋.“因”表时间和原因的关联性[]. 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p23、p24
[2] 管锡华、《史记》 单音新词新义 [M]. 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p43
[3]P.J.Hopper&E.C.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77、p181
[4] 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 [A].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p3
http://www.dxsbao.com/art/405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