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戏剧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演员被贬称为“戏子”。自现代开始,戏剧才与诗歌、散文、小说一起成为文学的正宗体式。20 世纪初,现代戏剧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现代性的重大试验。然而,在中国现代戏剧中居主导地位的始终是从西方引进的全新剧种话剧。话剧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早在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等批留日学生就在日本东京组成了春柳社,他们接触并尝试了欧洲话剧演出。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出现了用话剧形式表现辛亥革命内容的戏剧,这个时期的话剧被称为“新剧”、“文明新戏”。辛亥革命失败以后,“文明新戏”失去了现代革命的内容,出现越来越浓厚的商业化倾向,过于迁就小市民的欣赏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糙和演员的堕落,沦为游戏消遣的闲适作品。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真正提供了契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现代戏剧的出现系题中之义。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傅斯年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一直对旧戏特别是京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大力推介西方话剧,尤其提倡现实主义戏剧
“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胡适就推崇、介绍过易卜生主义”,1918年6月“易卜生专号”介绍了《玩偶之家》,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极其重要的事情,对于处在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下的中国青年,影响很大,娜拉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在此剧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话剧作家与作品,如汪仲贤的《好儿子》、欧阳予倩的《泼妇》、洪深的《赵阎王》、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 、《获虎之夜》、《古潭的声音》,余上沅的《病变》、熊佛西的《洋状元》,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呈现出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特色。
“五四”时期是一个吸纳新潮,脱离陈套”的时代,引进的作品、流派众多,剧本高达170多部,剧作家有70多个,尤其以莎士比亚、萧伯纳、泰戈尔、王尔德、高尔斯华绥、斯特林堡等人最为著名。引进的戏剧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新浪漫主义等,当时,西方已经产生和正在兴起的戏剧思潮,几乎都被中国人敞开胸襟吸纳过来。如唯美主义戏剧对中国早期戏剧的影响。欧阳予倩《潘金莲》,女主人公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一个“淫妇”形象。但在作者笔下,潘金莲却成为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她对猥琐而矮小的丈夫武大郎毫无感情,却深深爱上了她的小叔、仪表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思潮,也同样吸引着中国剧作家。它对人之心灵的探索和使之外化的手法,格外引人注目。洪深在他的《赵阎王》里,表现一个中国士兵赵大携不义之财,逃遁于黑森林中,内心惊恐万分,经受着灵魂的拷问和幻象的纠缠。因此,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为中国话剧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存有了更深的立足之地,也逐为中国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成为中国诗化现实主义的机构成因素。
宋春舫作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6年在北京大学文科设置专门的戏剧课程,讲授欧美戏剧史及戏剧理论,介绍西方现代戏剧理念,是最早向国内剧坛介绍了欧美近现代戏剧思潮、戏剧流派、戏剧理论、舞台艺术和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成为我国在高校开设戏剧课程的第一人。遂成为“中国戏剧运动的开路先锋,使年轻的中国话剧得以与世界戏剧运动同步,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经过文明戏分阶段的过渡,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培育,这个舶来品”终于在中国确立。其标志是:新的戏剧文学的产生,有了一支从事话剧的队伍,有了专门的戏剧教育,爱美剧的兴起。”爱美” 即业余爱好者;业余的”爱美的戏剧”是借鉴了西方小剧场运动兴起时,反对演剧追求商业利益,专心戏剧艺术的做法。最早提出爱美的戏剧”是汪优游。他认为,商业势力的介入使得戏剧是片面强调营利,因而损害了艺术。此后的爱美的戏剧“运动,曾构成五四”戏剧的一道风景线。包括一出《少奶奶的扇子》(洪深) 轰动上海,使之话剧声名大震。
其对文明新戏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话剧导演制的初设建立了新的话剧体制,变以往的演员制为导演制;建立了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提出“第四堵墙”的概念,提倡“剧场的艺术”。
戈登克雷在《论剧场艺术》中提出剧场艺术“既不依附于剧作家的剧本,也不依附于以明星演员或演员——经理,为中心的表演,更不屈服于商业经理人的意志,而是在导演的统一构思下,通过剧场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创造出完整、统和谐而又富于诗意的独立的剧场艺术”,构成现代剧场艺术的5大要素是观众、剧作家、导演、演员与后台人员。
最早使用“第四堵墙“这个术语的是法国戏剧家让柔琏。1887年他提出,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台前沿应是一道第四堵墙,它对观众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它的作用是试图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忘记观众的存在,而只在想象中承认“第四堵墙”的存在。这是适应戏剧表现普通人的生活、逼真地表现生活环境的要求产生的。是对演员表演真实性的要求,也是戏剧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要求。
中国经过文明戏分阶段的过渡,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培育,这个舶来品”终于在中国确立。其标志是:新的戏剧文学的产生,有了一支从事话剧的队伍,有了专门的戏剧教育,爱美剧”即业余演剧制度的兴起,业余剧团的活跃,话剧导演制的初设等。
二十年代话剧创作围绕三个中心展开,强调“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 ,强调文学性与舞台性的结合,强调视与听的结合,强调对于戏剧本体特征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art/379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