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娱乐至死》读后感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作者:王雅婷

(一)相机与电视

在阅读《娱乐至死》之时,我便不由想起刚刚读完不久的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前者探讨的媒介是电视,后者则是相机。探讨的媒介不同,但是核心观点却不谋而合。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早于《娱乐至死》。相机的历史更是要追溯到19世纪。如果更较真一点的话,1550年卡尔达诺的“双凸透镜”都可以算作世界上的第一台相机。电视和相机,归根到底都只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和收集信息的辅助工具。《论摄影》的译者黄灿然先生对这本书的主旨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给观者造成影像即是现实的印象,给影像拥有者造成拥有影像即是拥有实际经验的错觉。”而在《娱乐至死》的结尾,作者的话语(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警告)则更加直白而直击人心:(电视使得)“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人们使用相机和电视,最终目的是为自己服务——记录、了解、观看、娱乐……然而,任何人都不得不说,工具的魔力实在是太大。它让我们使用它,进而依赖它。我们试图反抗,但最终发现这种反抗只是徒劳,甚至还会让我们陷入一轮新的痛苦——想要挣脱这种依赖而无果的痛苦。于是我们逐渐放弃反抗,放纵自己对于工具的依赖,直至沉迷而全无所觉、享受其中,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工具。

工具的意义在于服务和便利使用者,然而现在的使用者却忙着钻研如何改变自己以适应工具。

于是乎,波兹曼发出一连串时代之问:“如果我们没有听到痛苦的哭声呢?谁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娱乐?当严肃的话语变成了玩笑,我们该向谁抱怨,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抱怨?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良方?”

鲁迅先生曾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现在,我们只能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对于自己的沉睡一无所觉、甘溺其中的人,他只会惊觉你是个疯子,正如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跳舞的人是疯子。

(二)何为“娱乐至死”

随着《娱乐至死》的大火,“娱乐至死”这四个字出现的频率也随之直线上升。部分人在为本书叫好的同时,却似乎误解了书名的含义。

《娱乐至死》的英文名为“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乍一看,似乎翻译为“娱乐致死”也并无不妥。然而一字不同,含义便大不相同,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致,即导致。娱乐致死,即娱乐导致消亡。也许这句话本身并无太大过错,然而,如果要是认为这就是波兹曼在本书中所表达的意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防止读者的误解,波兹曼在书中作了明确的解释:“我对电视上的‘垃圾’绝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而且,我们衡量一种文化,是要看其中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而不是看那些毫无伪装的琐碎小事。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情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

在我看来,最后一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意图——不是批评电视机,而是批评人们企图将严肃的文化用电视这一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将理性、严肃变得肤浅、庸俗,还自得其乐,美其名曰传播文化、发扬文化。

波兹曼还提到:“电视的思维方式与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也即,电视的作用就是娱乐,娱乐是电视的使命。然而,人们却忽视电视媒介“娱乐性”这一倾向性,不断向其输送并不适合的内容。

放眼当下,不论是个人还是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都对泛娱乐化的各种眼花缭乱的有流量而无质量的电视节目(其实不止是电视节目,在此只是着重强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些抨击中,人们常常打着“娱乐至死”的口号,企图唤起人们吝啬的注意。也许有些人只是单纯觉得这个口号出名、凝练,但也不乏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波兹曼的原意。

事实上,如果要用波兹曼的观点来解释上述现象的话,那么,不论是选秀节目还是虚假的真人秀,其遭受的批评与嘲笑都是毫无理由的。在波兹曼看来,“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这些节目,只是在忠实地履行电视制造娱乐的使命罢了。

而在促进“娱乐至死”这一事上,CCTV、BBC等才是功不可没。波兹曼认为,传递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传递信息的改变。正如他在《走向伯利恒》这一章节中所说的:“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换句话说,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娱乐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娱乐的内容,也即严肃的文化可能会成为娱乐的内容,而人们还把这种娱乐当作严肃。

(三) 互联网时代下的反思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讨论的主要是美国电视时代下媒介的控制。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控制不断没有衰退,愈演愈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的控制几乎是无孔不入,娱乐的细胞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肌理。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人类会死于他们所热爱的东西”的预言似乎已经成为现实。

在2020年特朗普与拜登的大选中,网友们哀叹川普的败选,竟然是因为失去了一大表情包和鬼畜素材的来源,而对这次大选对于国家将会产生的影响视而不见。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大选信息——准确地来说——是娱乐信息。对此,借用波兹曼的话来说就是:“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

但正如《娱乐至死》“媒介即隐喻”这一核心观点所表明的:媒介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出人意料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对此我们还浑然不觉。

电视虽然是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但是文字却还并未全然就一文不值。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文字的地位却可以说的上是真正的一文不值了。30秒甚或是15秒的短视频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短短数十秒的视频中,连图像都好似嫌空间不够而不断往里塞,我们又如何奢求能有文字的一席之地呢?

有一名作家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谷歌是否让我们变得愚蠢》。文章开头写道:“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像是有人或者什么东西在胡乱鼓弄我的大脑,重塑我的神经回路,重新编程我的记忆……曾经,专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冗长的文章,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不过,这种情况如今已经很少发生了。现在的我翻了两三页书,注意力就开始飘忽不定,我会突然烦躁不安,失去头绪,接着就开始找别的事情去做。”

从博客到快手、抖音,人们交流的方式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文字的式微和声像的崛起。文字,尤其是印刷文字的缺失,让我们在沉溺于声色的刺激的同时,慢慢失去深入、严肃思考的能力。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最后一句话在任何时候读来都让人毛骨悚然:“我们的痛苦不是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这句警告似乎要一语成谶了。

http://www.dxsbao.com/art/348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爱心行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携手,情暖童心——我与孩子们的故事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四天,我想把艾青《太阳的话》分享给我们夏天遇见的小朋友们。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成为光,发散光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在仙桃涌动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每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叫醒的鸟始终沒有告诉我它轻捷的名字阳光纤细,像鲜明的学生们在树叶上闪出很多声“老师好”明信片一般的草坪,我就是邮票我发誓要给每一滴露珠写……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故事|在支教中,找到青春的意义

“支教”二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热忱和责任,倘若你向往,倘若你热爱,来寻找答案吧!目前我国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位于仙桃绿湾社区这所学校有百分之六十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里没有人教,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汇聚之处,希望生生不息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袁东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8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绿湾社区举办结业仪式。在结业仪……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趣味美育做手工,“童”样精彩伴成长,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8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开展美育,8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绿湾……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牢记疫苗知识 安全健康同行
牢记疫苗知识安全健康同行——记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多元抗疫,从‘苗’做起”防疫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6月28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多元抗疫,从‘苗’做起”防疫宣讲实践队开始了第一…
神奇的有机实验
柱层析分离的奥秘2021年6月28日下午三点,我们实验室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过柱子——柱层析分离,让我们实验室成员了解了有机实验的常用基础操作过柱子。实验前老师先向大家简单讲述了关于过柱子的一些常…
接种疫苗,防控疾病
接种疫苗,防控疾病——记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多元抗疫,从‘苗’做起”防疫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6月28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校“多元抗疫,从‘苗’做起”防疫宣讲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始了第一天…
柱层析分离
柱层析分离2021年6月28日下午三点,我们实验室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过柱子——柱层析分离,让我们实验室成员了解了有机实验的常用基础操作过柱子。实验前老师先向大家简单讲述了关于过柱子的一些常识,过…
TLC(薄层色谱)点板分析方法教学
实验的奇妙之旅2021年6月8日,在许昌学院化工楼实验室开展“靠近太阳队创新”社会实践,队内成员全体参加。队员进行讨论分工保证社会实践的高效进行,学长学姐们分好种类进行实验,当然也有大一的加入实验当中…
图书馆占座,请文明“上位”
记者:王雅婷提起图书馆,许多同学都是又爱又恨。之所以爱,是因为图书馆的设施条件、学习环境和氛围大多好于学校里的其他地方,是学习的最佳场所;之所以恨,则是因为图书馆座位通常都是“僧多粥少”,导致…
科普得支持,科技引未来
#FormatImgID_0#--许昌学院PVDF复合光催化膜的制备研究及环境市场调研实践队队员田翠翠街头调查2021年6月27日,也是许昌学院PVDF复合光催化膜的制备研究及环境市场调研实践队任务进行的第一天。实践队队员田翠翠在河南…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二届学生会学期表彰大会暨2018级学生干部卸任仪式
本网讯(校团委梁洁)6月25日下午5点30分,沈阳城市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在南楼宴会厅参加第十二届学生会学期表彰大会暨2018级学生干部卸任仪式。在表彰环节中,学生会主席团为学期飞跃部门、最具潜力部门、最具…
接种新冠疫苗 保卫生命健康
接种新冠疫苗保卫生命健康——记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多元抗疫,从‘苗’做起”防疫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6月28日上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多元抗疫,从‘苗’做起”防疫宣讲实践队开始了第一…
从唐诗观古今诗韵
林庚先生常说:“我首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一名学者。”林庚先生也的确是一名诗人,正是有着诗人的才情和敏锐,他才得以写出《唐诗综论》这样具有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诗歌鉴赏专著。也正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