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段话说:“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相处起来让人如沐春风,舒服又温暖;但有的人相处起来却如芒刺在背,让人坐立难安。”
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频率不同。
和频率不同的人在一起,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靠得越近,越容易伤害彼此。
和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酒逢知己千杯少,两颗心越是相知,越让人倍感珍惜。
频率不同,不必为友
自媒体作者@十月曾经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记得大学刚报到时,寝室中有一位女生。
她非常羡慕对面宿舍三个人的文艺范小圈子,一直想和她们一起逛逛街、看看书,分享点小美食。
刚开始,对方看到她十分热情,不好意思拒绝,每次有活动都会带上她。
可好景不长,一周不到,这个四人组又变回了三人行。
后来,从她们其中一位女生口中得知,她们并不是看不上这位女生,实在是三观不同,没办法交流沟通。
比如,大家看了娱乐报道非常兴奋,想一起去看个电影,可她来一句:“网上免费的马上就出了,浪费那个钱干嘛?”
又或者是,最近有一场书籍签售会,大家都想去,可她却说:“有什么好看的?那些作家写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一次两次还好,可时间久了,其他三个人都觉得聊不到一起,便慢慢地疏远了这位女生。
听过一句话说:“频率不同的人,注定不会成为朋友。”
和频率不同的人在一起,你的心之所向,他无法理解;他的喜怒悲欢,你亦无法感同身受。
你们之间的对话,永远都不在一个频道上;你们各自的想法,常常是南辕北辙。
即便勉强成为朋友,对于彼此来说,也只能是一场消耗。
与其费尽心思地解释,迁就和妥协,不如聚散随缘,各自安好。
频率相同,才能相融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只有和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感情才能走得更远。”
民国初年,文学大师陈寅恪和吴宓的友谊,可以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1919年,陈寅恪和吴宓在美国留学,经同在哈佛的陈寅恪表弟俞大维介绍而认识。
两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当时,吴宓在哈佛大学作了一次关于《红楼梦》的演讲,陈寅恪热情地前去捧场。
知道吴宓也喜欢《红楼梦》后,陈寅恪便作了一首关于《红楼梦》的诗送给他。
吴宓欣喜不已,当晚便把陈寅恪写进了日记里:
“陈君学问渊博,识力精到,远非侪辈所能及。而性气和爽,志行高洁,深为倾倒。新得此友,殊自得也。”
字里行间,都是得觅知音,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
陈寅恪有写诗的习惯,然而对自己的诗并不自信,经常给人看完之后,又将它们揉作一团扔掉。
吴宓则是出了名的过目不忘,每次都把陈寅恪的诗记在心里,然后抄写在日记本上,这才让许多陈寅恪在美国的诗作得以保存。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那些频率相同的人,更容易一拍即合。
他们既能懂得对方的志趣,亦能理解彼此的追求。
两个人在一起,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共同话题,即便只是保持沉默,也是恰到好处的舒适。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
频率不同的人,即使朝夕相处,也终究不是一路人。”
http://www.dxsbao.com/art/347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