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在长沙逝世,全国人民为之哀悼,袁老一生只做一件事,让国民不在挨饿!
在古代,同样有为解决国民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古人。他便是“番薯之父”陈振龙,福州长乐县青桥村人(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番薯原来并不产于我国,陈振龙在吕宋岛经商时,见当地有番薯种植,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熟食,最重要的是容易种植,联想到家乡饥荒连年,陈振龙意识到若是将其带回国内,将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于是,陈振龙潜心学会了番薯的种植之法,在当时的西班牙政府禁止出口番薯的禁令下,等待时机,花费巨资购入了几尺番薯的藤蔓,将它们编成竹篮,冒着巨大的风险藏匿于回国的船中,经过七昼夜的航行带回故乡福州。引进国内之后,与当地的官员大力推行种植番薯,解决闽人直至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清朝的人口从1亿增加至4亿,据说也是因为番薯的引入,百姓能填饱肚子,人口便得以增长。
虽然在后来的饥荒年间,还是有无数人死于饥饿,但情况较之以往已是大不相同。我国的粮食问题直到近代才得以缓解,这都得感谢前人的丰功伟业,直至今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番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小,但我们要劳记前人的功绩,吃水不忘挖井人!
http://www.dxsbao.com/art/3458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