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在长沙逝世,全国人民为之哀悼,袁老一生只做一件事,让国民不在挨饿!
在古代,同样有为解决国民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古人。他便是“番薯之父”陈振龙,福州长乐县青桥村人(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番薯原来并不产于我国,陈振龙在吕宋岛经商时,见当地有番薯种植,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熟食,最重要的是容易种植,联想到家乡饥荒连年,陈振龙意识到若是将其带回国内,将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于是,陈振龙潜心学会了番薯的种植之法,在当时的西班牙政府禁止出口番薯的禁令下,等待时机,花费巨资购入了几尺番薯的藤蔓,将它们编成竹篮,冒着巨大的风险藏匿于回国的船中,经过七昼夜的航行带回故乡福州。引进国内之后,与当地的官员大力推行种植番薯,解决闽人直至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清朝的人口从1亿增加至4亿,据说也是因为番薯的引入,百姓能填饱肚子,人口便得以增长。
虽然在后来的饥荒年间,还是有无数人死于饥饿,但情况较之以往已是大不相同。我国的粮食问题直到近代才得以缓解,这都得感谢前人的丰功伟业,直至今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番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小,但我们要劳记前人的功绩,吃水不忘挖井人!
http://www.dxsbao.com/art/3458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给孩子举办升旗仪式。本着爱国主义教育从升旗开始,支教团提前准备就绪的升旗仪式今天正式举行。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针对五年级学生举办了“花漾篮球”趣味篮球赛,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激发学习活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迎着夏日的暖阳,伴着蝉鸣开始了第十天的支教生活,今天正好是周一,实践团组织进行了升国旗仪式。……
傅雅君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让学生写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命题作文。
……
樊庆惟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的支教生活进入了倒计时,团员们对华营小学的学生们有着浓浓的不舍,计划在最后几天里,给同学们讲述一下美丽的……
王鑫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教育关爱实践团支教接近尾声,为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团员张阳开展了题为“生命的进化”的科学课程。……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7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 "让爱传递 "教育关爱实践团在武安镇华营小学的第八天,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
宋伟健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县华营小学“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趣味运动会,第八天的支教生活随着太阳的微升开始了。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