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寻访手艺老人:随心作画,古稀之年话平生

来源:平顶山学院 作者:皮倩倩

矮矮的土墙,略显简陋的房屋,志愿者来到梁同周老人家里的时候,老人和老伴正坐在门口拾柴。灰白的头发、略微佝偻着的脊背、憨厚的笑容,已是75岁的梁老,却还是精神抖擞,看不出憔悴,梁老看到志愿者们的到来忙站起身来迎接。

“终于找到您了,我们可是走过好几个村子,一路询问才找到您的,能见到您真的很幸运。”志愿者周钦天笑着说道。

为了感受水寨乡的风土人情和深厚文化底蕴,7月8日下午,平顶山学院赴叶县助力脱贫服务团志愿者们来到叶县水寨乡董刘村找到了75岁的梁同周老人。梁老很热情,欣然地接受了志愿者的采访。

“我是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自己琢磨,也没有拜过师,自己想到哪就画到哪。”回忆起刚开始画画的时候,梁老这样说。

梁老,1942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水寨乡,从小热爱画画,后来上学毕业为了生活不再系统的作画。1960年担任村内生产队会计,1980年开始继续画画,涉及山水画、国画、油画、玻璃画、布画、壁画等不同的种类,从开始到现在已经画了三十多年。

梁老作品 摄影 曹雨欣


在当时那个年代,农村人画画总是不被看好的,家里的老人们认为农村的孩子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我刚开始画画的时候,家里人都不支持,极力反对我,他们认为画画既不能挣钱,又不能当饭吃,根本不会有好的出路。”梁老回忆道。年代思想的束缚,让当时的梁老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画笔,在学业结束之后选择留在了村里生产队担任会计,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1959年,17岁的梁老跟现在的老伴结了婚,当时的他还在自己画画的道路上摸索。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人士的指导,一切画画的原因都因兴趣而起,一路摸索,一路坚持。“当时还年轻,我有时候就会跑到城里,找到那些玻璃店、美术店,站在店门口看他们作品的着色和手法,然后在回去进行临摹,那段时间兴趣很高,自己画着画着就画了下来。”大概也就是梁老的这份对画画的坚持,才使得他在干了二十年会计之后决心回归,重新拾起画笔。而这一次的坚持,不仅让家人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也让梁老的生活从此有了转变。

梁老夫妻和志愿者合影 摄影 曹雨欣


玻璃画在当时那个年代十分流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从1980年起,梁老尝试开始在玻璃上画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越画越有感觉。“当时村里人结婚,我就去帮人家在镜子上、窗户上画一些装饰,也不要钱。后来越画越大,也在村里出了名了,人家有事就会来找我画,慢慢的靠画画也赚到了钱,从那以后家里人也开始支持我画画了。”经梁老描述,志愿者们了解到他曾在禹州画过15年,大多画一些山水画和国画。在平顶山市区也有工作过,给当时的饭店画一些墙绘,很多人都知道他。梁老说,他还在宝丰、鲁山做过玻璃画,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就是因为这个画画的手艺才逐渐好起来的。

梁老有三个孩子,并且因为他的影响,三个孩子都会画画。志愿者进到梁老家里时只看到一间狭窄的房子。房子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艺术气息,梁老告诉志愿者,正对正厅门口的这几幅玻璃画就是他和他的女儿共同完成的。看到这,志愿者们不禁惊呆了,“您要是不说这是您画的,我还以为您这是买的呢!”志愿者刘莹琪感叹道。环顾四周,志愿者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布画,看到了立柜上活灵活现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论是玻璃上的山水、布上的花鸟画,还是柜子上的人物画,都给人一种及细腻的感觉。一泻而下的瀑布、远近分明的房屋、驻足花间的鸟儿,每一个细节都凸显了梁老作画手法的细腻和老练。

听到志愿者的赞赏,梁老不禁腼腆的笑了笑,“这些画都几十年了,现在就不行了,现在科技发达了,玻璃画都是用电脑直接制作的,这手艺也赚不上啥钱了。”听了这话,志愿者们心里泛起了些许的辛酸。随后,志愿者们了解到,近几年来梁老都没有再进行作画,电脑绘图的高效高质,人工画卖不出去,再加上梁老年纪较大这门手艺也就慢慢放下了。

梁老现在和老伴两人一起生活,因为没有较好的经济来源,之前赚钱的手艺因为市场变化也已经没法继续维持生活,现在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生活条件相对来说比较拮据,但梁老表示,不管之前怎么样,都已经走过来了,“现在就剩我跟老伴儿两个人,年纪也大了,就这样过着也挺好。”梁老的态度很是乐观,就像他画的作品一样,随心所欲,想到哪就画到哪,随性一点,生活自然就更轻松一点。

走出梁老的家门,低矮的房屋镌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此刻的房屋在夕阳的映照下多了那么几分陈旧的历史感,不论是梁老,还是他的老伴,就连墙上落满了灰尘的艺术品都充满了生活的隽永气息。就像梁老的那句话,“过日子就跟我画画一样,没必要非要跟别人的作品临摹的一模一样,随心一点,自由一点,就会画出自己的特点。”

(皮

http://www.dxsbao.com/art/316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于丹曾经说过“文化不应该是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玩赏,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需要我们用心领悟其中的含义…… 张亚欣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观屏盗碑,感受文物的魅力

观屏盗碑,感受文物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队队员前往巨野屏盗碑,…… 李靓静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游孔子故居,弘传统文化

游孔子故居,弘传统文化一代智者万代师,被称为”至圣“的孔圣人孔丘,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腐朽的世界上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他坚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使用”温故而知新,…… 郭河莉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着眼文化传承,展露时代魅力

着眼文化传承,展露时代魅力家乡文化就是你一出生所烙印下的文化痕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人不可避免的会受自己出生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反之我们也在影响着家乡的文化。在我粗浅的看来…… 高家杰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都说成都人的标配安逸生活不是打点儿小麻将,就是吃点儿小火锅,一天的悠闲时光就这么巴巴适适的度过了。其实不然,在成都一一碗惬意的盖碗茶,才是蓉城悠闲生活的灵…… 吴瑞霞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为了感受春节…… 张一凡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山东济宁作为孝贤故里,孔孟之乡,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为了更好了解历史文化,领略历史文化之美。2023年2月2日傍晚,“薪火相传队”实践…… 张月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为了对章丘所有非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视频宣传;为了实现非遗爱好者们不出家门学非遗,不出家门就能看见非遗的梦想,章丘区文化馆非遗的保护中…… 石少润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知了声声叫着夏天 维修点点暖遍七一
知了声声叫着夏天 维修点点暖遍七一——许昌学院家电义务维修实践队C队走进七一社区在无声的世界里用手语表达爱心;在有声的世界里用语言表达爱心;许昌学院家电义务维修队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爱心。2017年7月8日 …
白河扶贫办:坚决落实政府扶贫政策
2017年7月8日星期六下午,在队长刘佳琦的带领下,支农团队一行人参访了白河镇镇政府扶贫办公室。很让人感动的是周末扶贫办工作人员仍在加班,扶贫办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改造废旧物品,共建文明城市
改造废旧物品,共建文明城市“鼓励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7月9日,理学院“乘科技之风,创湖城之美”暑期实践团队全员出动 …
点石成金,以旧创新
点石成金,以旧创新以响应“绿色、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7月8日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乘科技之风,创湖城之美”暑期实践团队全员出动,在学校内清拣、回收垃圾,为“变废为宝”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前期准备。 …
理论实践 创新突破
理论实践 创新突破-------许昌学院“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生物质碳基电极材料开发社会实践科研队纪实2017年7月9日上午9点,生物质碳基电极材料开发社会实践科研队经过前几天的实验,队员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暑期 …
聚焦火灾防与控,理学学子在行动
聚焦火灾防与控,理学学子在行动“聚焦风险防控,强化责任担当,切实织密筑牢火灾防控网,全力维护公共消防安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7年7月9日,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红色之旅团队来到余家漾社区,为 …
注重细节 方得始终
注重细节 方得始终------许昌学院“生物质”碳基电极材料研发实践队二次碳化实验纪实2017年新材料与能源学院“生物质”碳基电极攻坚科研实验队响应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再次齐聚科研实验室,继续攻坚科学 …
众志成城 普消防知识
众志成城普消防知识在广袤的大千世界中,面对着一切危险的事物,生命是如此的渺小与脆弱,如同暴风雨笼罩着大海上漂泊着的一轮失去航向的游船,只要风暴与大海高兴,便能一击摧毁。但生命亦是如此的宝贵,因此, …
腹有知识气自华
许昌学院“锰”向未来创新实践队第二轮样品表征实验…
莘莘学子情真切,杳杳粉筋趣清越
莘莘学子情真切,杳杳粉筋趣清越爱迪生说:“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理学院点滴学园科学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们饱含着一颗颗奉献的心,结合生活知识,利用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技,将趣味的科学带进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