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黄金时代》以民国时代为大背景,讲述了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短暂而悲苦的一生,同时也展示了一批文艺青年追求理想的热情和坚持。
“黄金时代”这个影名,源自萧红东渡日本时说过的话:“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没有经济上的一点儿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笔者认为,萧红并不享受在日本安逸的“黄金时代”,那也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什么是黄金时代?民国时代,内忧外患,兵荒马乱,物资匮乏,这似乎与“黄金时代”扯不上半点关系。但正是这个特殊的时代,成就了一个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造就了一批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胡风、聂绀弩、丁玲等等。更确切地说,这是萧红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她脱离了家族,没有物质来源,饥寒交迫,爱情的曲折和物质的贫乏伴随着她短暂的一生。而爱情的曲折和物质的贫乏,恰恰唤醒了她的文学天赋,成为她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
尽管“黄金时代”指的是文学创作,但影片并没有着重叙述萧红的文学创作历程,而是把重点放在萧红文学创作背后的源动力――曲折的爱情经历。
萧红一生中曾跟四个男人纠缠不清,抛弃了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死因不明。如果撇开她的文学成就,撇开她的苦难经历,她可能会被称为当代的“渣女”。但影片展现的更多是萧红对纯粹的爱情的追求。她只是想要一份简简单单的老百姓式的爱情,但她爱过的男人都给不了她。她的表哥迫于外界压力抛下了她,未婚夫在一夜间人间蒸发,萧军虽爱她最深,但他的大男子主义和多情注定与多愁善感的萧红相知,相爱,共患难但却无法相守,就连端木也曾两次抛下萧红独自逃难。萧红一生不得不依附于男人,但却没办法从男人那获得依靠,带着对纯粹爱情的期望,在失去了一段爱情后,又急切抓住下一段爱情。
而对萧红爱情历程的着重叙述其实是影片的一大硬伤。影片展示的是被贫困和饥寒折磨的萧红,受爱情煎熬的萧红,被病痛缠身的萧红,而在文艺路上一步步走向巅峰的萧红,在文学上有着极高造诣的萧红却极少涉及。如果仅看影片,观众能大致了解萧红的爱情和生活轨迹,但却不能了解萧红在文学上的精神跋涉和成长历程。影片展示给观众的,是不完整的萧红。这与萧红在弥留之际说的话有着微妙的呼应——“我写的那些东西,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看(不能确定)。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
当然,影片仍有许多值得赞赏的地方。
影片对细节的刻画十分到位。萧红同弟弟在咖啡馆见面时,紧紧地盯着邻桌的蛋糕,此时萧红流浪在外的贫苦就通过她盯着蛋糕的眼神和蛋糕的特写展露无遗;与萧军在一起不久时,萧红说鞋带掉了,萧军就捡了片石块割下自己的鞋带给萧红的鞋子系上,体现了两人恋情刚开始时的甜蜜和共患难的温馨。
服装的变化与人物不同的情感阶段和心境相呼应。萧红与萧军一起过着艰苦的流浪生活时,衣服大多是破旧的,服装风格多为中式,而与端木一起时,她的穿着则换成了偏西式风格,与端木的服装风格协调一致。
对于影片使用的“仿纪录片式”人物旁白叙事方式,即萧红弟弟,舒群,白朗等人轮番面对镜头,向观众叙述不同时期萧红的故事或对萧红进行评价,不少人觉得这样适得其反,我倒不这样认为。尽管使用这种叙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影片情节不连贯,容易令观众出戏。但这种方式可以拉近观众与影片人物的距离,更清晰地展现了萧红的人生脉络,而且增添了电影的话剧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呢?
http://www.dxsbao.com/art/2632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